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嵌入式以太网终端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嵌入式以太网网络终端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能灵活的特点,能够直接接入以太网。本文介绍了在基于SOPC技术构建成的嵌入式以太网网络终端上运行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IMP网络通信协议和开发网络通信应用软件的研究工作。在这一嵌入式网络终端设备上试验了VoIP网络语音通信和Telnet网络数据通信,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路,对以太网电话机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应用SOPC技术和嵌入式软件,能够以低成本制作出实用的以太网电话机。以太网电话机是P2P(PeertoPeer)计算机语音技术的嵌入式版本,把以太网电话机接人以太网后,不需要再在网络上增添任何其它专用设备,就可以按照传统电话机的使用方法拨号呼叫在同一网络上的另一台以太网电话机并进行双向通话。以太网电话机结构紧凑、性能可靠、使用方便,不仅可用于网内的语音交换,还可为网络语音调度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郑琦  郑瑜  杜朝 《中国水运》2007,5(8):159-160
介绍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Internet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基本原理;给出了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结构和软件算法;另外给出了一种配置方案,将NIOS软核处理器、以太网控制芯片DM9000A、LCM控制器等都集成在一片FPGA芯片(本设计是Cyclone II EP2C35)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高性能的32位嵌入式ARM芯片为处理器,结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设计和实现了实时性强、结构优化的电力负荷控制终端。构建了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详细阐述了应用软件的任务设计、优先级安排和各任务之间的关联性,由此设计的系统性能良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设计是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是一种灵活、高效的片上系统(SOC)设计方案,它将处理器、存储器、I/O口等系统设计需要的组件集成到一个FPGA/CPLD器件里,构成一个可编程的片上系统,Nios是ALTERA公司开发的可进行SOPC设计的软核处理器。NiosII处理器在雷达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雷达系统的可编程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视频监控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国家安防及日常生活中,其融合了计算机、多媒体、通讯及网络等多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μC/OSⅡ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解决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困难的问题,着重论述了以视频编/解码芯片和嵌入式芯片为终端的硬件平台及以操作系统μC/OSⅡ为服务器的软件平台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学科实验室,实践证明,此网络视频监控设计方案合理,运行稳定,对类似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嵌入式Internet是近几年来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概念和技术.目前,以单片机或微控制器构成的嵌入式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等各个领域.通过将以太网网络适配器功能嵌入到单片机系统中,同时加载UDP和TCP/IP协议就可以实现单片机和以太网的通讯.介绍了由单片机控制的基于以太网的通讯电路,阐述了如何应用Microchip公司的8位单片机PIC16F877和台湾Realtek公司的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D实现以太网的通讯功能,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实现与作为网络节点的PC机进行通讯.  相似文献   

8.
在嵌入式环境下进行舰船电路系统设计,提高舰船控制电路的集成性,提出一种基于DSP技术的低能耗舰船嵌入式系统电路设计方法,采用ADSP21160处理器为核心控制芯片,进行舰船电路的AD模块设计、控制单元设计、信号处理模块设计和通信模块设计,实现舰船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及远程通信功能,在ARM嵌入式系统中进行舰船电路的集成开发,降低电路的能耗,提高电路的集成性和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舰船电路设计,电路的功率放大能力较好,信号处理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电路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船舶在海上航行时遭遇严重危害,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船舶操作系统通用软件架构。通过嵌入式技术构建具备网络传输功能的服务端,并采用远程终端向嵌入式处理器发出控制指令,实现船舶操作系统远程控制;在远程终端中搭建包含嵌入式资源层、模块支持层、操作系统层以及应用层的分层通用软件架构,远程终端从嵌入式处理器中获取硬件资源数据,传输至模块支持层与操作系统层中依次进行存储与管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应用层进行控制。在应用层经PID航向控制器、舵角随动等控制后,传输至显示界面显示给操作人员,实现船舶操作控制。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可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精准实现船舶航线控制,规划最佳航行轨迹;还能够精准控制船舶航行速度,使船舶按照理想速度运行。  相似文献   

10.
何剑兰 《中国水运》2007,7(5):128-129
嵌入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在微控处理器、软件系统、开发工具和互联网的结合等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个嵌入式数控系统方,介绍了在S3C44B0X芯片的ARM7平台上移植μC/OS-Ⅱ以及添加TCP/IP协议,实现浏览器与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的具体方法以及这个系统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or model of a marine diesel engine based on physical, semi-physical, mathematical and thermodynamic equations, which allows fast predictive simulations. The whole engine sy...  相似文献   

12.
鲁远曙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3):25-26,30
简要介绍了国际上采用的几种数字集群系统标准,并根据海军勤务通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海军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客运信息服务系统的产生动因与作用机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其相关技术与组织体系的互动关系分析,为实现系统整合的可能视角及方法奠定了概念背景。针对城市客运信息服务系统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定位,分别从战略、执行力和推进动力角度对系统实现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以此为分析基础提出了以“服务应用层战略规划”和“信息环境层协调构建”为切入点的系统整合框架。最后在实现模式上提出了从初期建设利用少量接口直接联系各服务应用系统与基础管理系统逐步向共建共享共用信息平台转换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东亮 《船舶工程》2013,35(6):102-105
动力定位系统在船舶和海洋工程有着大量的应用,特别是在深水石油开发钻井平台中成为必备的关键设备。海洋钻井平台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要求其不受海洋气象环境的影响,保持在一个相对确定的海面位置上。早期浅水浮式钻井平台采用锚定位的方式可以胜任该项作业要求,但随着水深的增加,特别在大于1000米水深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已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本文集中介绍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和系统配置,为以后的动力定位系统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援潜救生体系和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军  肖国林 《船海工程》2007,36(2):90-93
分析援潜救生系统和体系的联系与区别,介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援潜救生系统和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提出建立我国独立的援潜救生体系和配套系统,整合资源,完善军民结合的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加快援潜救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动力定位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海洋工程中,且极大地提高了船舶及平台运行的操作性与可靠性。本文将结合在建的超深水钻井船,分析阐述了DP3动力定位的三大系统,即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控制/测量系统以及相关辅助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型船舶传统的手动驳运燃油方式已不能满足复杂而庞大的燃油系统的调驳运行。本文针对大型船舶多油舱,船员工作强度大,手动调驳困难的缺点,设计出一套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燃油智能化调驳系统。采用本系统的大型船舶能够大幅提高船舶燃油系统驳油自动化水平,有效降低船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8.
周喜宁  莫刚  陈伶翔 《船舶》2020,(2):15-21
文章总结了拆解平台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围绕平台起重和居住功能,对起重、动力和居住、压载以及定位等系统的布置进行规划设计,提出一种半潜起重拆解平台总布置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平台主要功能实现为基础,对总体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在满足最新规范的要求下,对平台关键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为后续项目积累经验和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9.
系统分析是现代系统工程学中的灵魂,是系统工程发展中最重要的 方法和过程。在简述系统分析的概念、目的、作用、要素和步骤之基础上,详细论述现代系统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军AN/BQQ-10声纳系统是第一型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声纳系统,其发展历史和核心内容显示当前的声纳系统和电子信息设备正在和已经发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变革,更体现在文化、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变革,从而为电子信息设备的发展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论文从AN/BQQ-10声纳系统发展背景出发,探讨这种新型系统的核心内容和所带来的变革,总结未来电子信息设备的一些发展方向,以及对发展我国电子信息系统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