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速单向离合器照片如图11所示,其外圈与5挡离合器壳体相连,内圈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锁止时单向固定5挡离合器壳体(太阳轮),使第Ⅲ行星齿轮组处于减速状态。  相似文献   

2.
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研究了汽车离合器壳体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离合器所用材料强度低、气孔多,使材料韧性降低;壳体两侧面的内表面无过渡圆角,导致应力集中;壳体在弯矩和强烈振动作用下,应力集中出现纹,导致开裂和破断.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热力学基本公式,考虑离合器1压盘、离合器2压盘、离合器1推力盘、离合器2推力盘、离合器中间盘、离合器壳体内空气和离合器壳体7个部件,建立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的温度模型,可以实时获得各离合器摩擦面的温度,并对离合器实施过热保护及温度补偿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4.
吉宏  于涛 《汽车科技》2013,(3):66-71
轿车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属于形状复杂的薄壁铝合金壳体,在以往的试制阶段中采用砂型重力浇注,废品率高。提出了采用砂型低压铸造工艺开发离合器壳体毛坯的设想,通过研究离合器壳体的结构特点,结合低压铸造原理,设计低压浇注工艺。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验证和优化工艺参数,通过砂型低压铸造工艺开发的毛坯具有制造成本低、周期短、废品率低的特点,并在某品牌轿车项目开发中得以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液力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在某些特殊工况下的过热及钢片间温度差异问题,通过对离合器进行滑摩工况的台架测试,结合离合器温升机理的分析与计算,提出改善离合器壳体结构的整改方案。结果表明,该措施有效提升离合器润滑油液分布,不同摩擦片间的分布差异由37%降低至17%,且钢片间温度差异由36℃降低至10℃,有效降低离合器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一双面槽型硅油风扇离合器为研究对象,考虑硅油黏度随剪切半径而变化,建立了硅油离合器传递转矩和散热量的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分析了硅油风扇离合器滑差和壳体表面温度随输入转速的变化。同时构建了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台,进行相应的测试。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了其它6款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滑差和壳体表面温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温度传感器:壳体中拧入了一个温度传感器(位置如图10所示),该传感器直接测量油池温度,从而可将离合器壳体中的机油温度传送到PTM控制单元.如果机油温度达到临界水平,则会分不同阶段实施各种措施,以防止离合器过热.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拥有16辆CA4110PK2汽车,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已经发生了多起离合器壳裂开故障,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和行车安全,故对此故障作一分析。 一、故障现象 在传动轴连接螺栓不松动的情况下,有个别车辆在行驶8万公里左右,发生离合器左壳体右(或左)上角螺孔处发生裂纹或离合器右壳体与变速器连接  相似文献   

9.
⑤多片式离合器的机油温度传感器G509 位置:传感器G509在变速器输入转速传感器G182的壳体上。如图50所示。  相似文献   

10.
用ADAMS和NASTRAN软件分析计算了飞轮壳、离合器壳、变速器壳之间连接螺栓的受力、动力和传动系总成振动模态以及3壳体的强度。并用试验方法测试了传动系部件在不同不平衡质量、变速器不同挡位和发动机不同转速条件下3壳体的应力变化。根据分析结果对3壳体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3个壳体部件的破裂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的核心问题是离合器与电控系统,离合器温升和磨损的难题要靠壳体冷却和液压管路设计来解决。通过对比德国GIF公司PhaseII阶段设计的DCT360双离合器液压管路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改进设计的双离合器液压管路,分析了双离合器液压管路改进设计前的缺点和改进设计后的优点,得出双离合器液压管路铸件缩孔发生率由非改进型管路结构的60%降为改进设计后的10%以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专利名称:汽车离合器助力器 专利申请号:02221754.1 公开号:2535266 申请人:黄喜全 该汽车离合器助力器包括推杆叉总成、防尘罩、气缸、活塞总成、壳体、放气螺钉、控制活塞总成、阀门总成、端头总成、弹性挡圈、堵头、挡板等,采取控制腔零部件从壳体前端装入方式,确保产品不会出现漏油、漏气现象;同时气缸前端与壳体排气口侧联接一导管用于气缸前腔的吸、排气,通气塞总成采用内置单向阀方法,保证了产品的密闭性和内部的清洁度;采用在活塞上套装耐磨环的方式来保护壳体缸孔不受损伤,有效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稳定可靠性和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密封性好,性能稳定可靠,寿命长,适用于各型重型汽车、工程车及大客车.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轻型车QX1060离合器壳体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适当的简化,利用CATIA软件建立壳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ANSYS软件对其进行静力数值模拟。在有限元数值模拟过程中,利用刚性区加载方式模拟不同方向的弯曲载荷,通过比较各种工况有限元计算结果,确定出最危险的弯曲载荷方向和该弯曲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应力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离合器壳体分别在扭转载荷、弯扭组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壳体最敏感的载荷为弯矩,应力分布最大的部位位于拱面边缘。  相似文献   

14.
<正>一款2009年欧宝安德拉(LSGPC52U49*料料料)装配的自动变速箱型号为GF6,是通用公司一款全新的6前速变速箱,有两轮驱动和全轮驱动几种配置,电控变速箱具有离合器一离合器控制换档功能。该变速箱被大量装配到通用各种车型上。故障现象客户开车到4S店,反映变速箱漏油,经过检查,确认变速箱壳体和发动机壳体有明显的油渍,并确认为变速箱油渍。对油渍进行清洗,进一步路试,发现短时  相似文献   

15.
福特S—MAX采用AWF21自动变速器,它是福特公司与日本Aisin Warner公司共同研发的新一代电控6速自动变速器。其结构紧凑,质量轻(总质量94kg),运用高精度液压离合器控制系统使变速器换挡平顺。它的变速机构由两组行星齿轮组组成,一组为简单的行星齿轮组,另一组为拉威那式行星齿轮组。在其TCM内部有TR开关,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并通过高速CANBUS系统进行多路传输信息。它采用先进换挡技术、自适应策略配合驾驶员操作及车辆运行环境的变化。其换挡执行元件使用3组多片式离合器、1组多片式制动器、1个制动带及1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来对行星齿轮组进行控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某变速箱离合器壳体与变速箱大壳结合面漏油进行了分析改进。在分析中考虑了胶线形状、螺栓数量及振动等因素,对变速箱漏油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文川  刘谦 《车用发动机》1993,(5):47-48,51
本文介绍了EQ140汽车离合器壳体3种不同铸造工艺的特点,并对各工艺方案作了相应的分析与评价,阐述了在生产中选择合理工艺方案所收到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名 《摩托车》2006,(12):40-42
三、两级自动离心式离合器 两级自动离心式离合器由初级离合器和次级离合器组成如图5N示(注意此图为B型,有的装在主轴上的次级离合器为A型,图中未画出)。初级离合器部件装在曲轴上,其初级离合器中的传动板用内花键与曲轴连接在一起,传动板上装有3个离合器蹄块组合,轮芯中的初级主动齿轮空套在曲轴上,而次级离合器部件中的离合器固定罩则用内花键套装在变速器主轴上。  相似文献   

19.
一辆2011款一汽大众新宝来轿车,搭载1.4T发动机,同时配备为0AM型7挡干式双离合器控制变速器。故障现象:据承修厂负责人讲,最早是该车出了事故,将变速器的后壳体撞坏了,当时买不到这个壳体,同时考虑撞击部位并没有油道,应该可以修复使用。这样该修理厂将变速  相似文献   

20.
一辆2011款上海大众朗逸轿车搭载使用1.4T发动机,同时配备使用DQ200(型号:0AM)型7速干式双离合器DSG直接换挡变速器. 故障现象:最早是因为事故更换变速器壳体后车辆出现不能行驶的故障现象.后来又更换过双离合器总成、机械电子控制单元J743总成,多次调整双离合器间隙不能行驶,故障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