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掺量矿粉和回收粉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应变试验、马歇尔浸水试验和冻融劈裂抗拉试验等主要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矿粉和回收粉对SMA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为矿粉和回收粉在SMA混合料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填料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通沥青混合料中,水泥、石灰取代部分矿粉用作填料可以改善其水稳性;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是比其他类型沥青混合料遭受水侵蚀更严重的混合料。文章通过严格的常规和长期水稳性试验检验,分析评价掺加不同种类填料和不同掺配比例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试验表明:消石灰取代部分矿粉对改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效果显著,生石灰的长期水稳效果不稳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对水稳性的改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是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而沥青混合料水稳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沥青从集料表面发生了剥落.试验表明,用消石灰取代部分矿粉,可以有效地增强沥青抗剥落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抗疲劳以及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水稳定性是影响冷补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冷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探寻空隙率、级配组成、矿粉用量和沥青用量对混合料的影响规律,并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中,矿粉的品质及其变异性的研究对于分析混合材料性能和组成材料的交互作用能力是极其重要.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和说明了矿粉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粉胶比、细度、用量及密度对混合料性能和组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沥青混合料性能保证的矿粉品质参数的控制标准;提出粉胶比的控制范围,以及矿粉用量的容许控制范围;明确了矿粉0.075 mm通过率需要设立控制上限和下限,以往的单边控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提出了矿粉密度的容许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6.
在选定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不同掺量的聚丙烯腈纤维,通过试验分析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密度、孔隙率等体积指标,以及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丙烯腈纤维掺量的增多,最佳油石比、矿料间隙率和沥青饱和度逐渐增大,而视密度和孔隙率逐渐减小;当掺量小于0.3%时,增加纤维掺量能很好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当纤维掺量大于0.3%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反而随纤维掺量的增多而变差。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认为纤维是SMA必不可少的成分,在设计无纤维SMA-10过程中,通过对几种不同级配混合料的稳定度及动稳定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混合料的粗集料含量,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增加矿粉用量,可同时提高混合料的稳定度及动稳定度.因此,选择合理的级配,控制关键筛孔的通过量,适度增加矿粉用量是提高SMA混合料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水泥作为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的逸仙大道改造工程,针对一些已建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的水损害现象,具体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析漏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空隙率试验、浸水车辙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等室内试验的研究分析,对水泥、消石友代替矿粉的技术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分析比较在相同级配时,不同水泥剂量对混合料水稳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从相对变形指标来评价这几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实践证明,掺加水泥可以增加混合料中对沥青的吸附能力、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排水型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类型OGFC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问题,分析了OGFC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重要性,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沥青混合料水稳性分别受沥青本身质量尤其是动力粘度的影响非常大,60℃动力粘度越大水稳性也越好,粗细集料宜为碱性且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良好,并分析了干燥、浸水时混合料强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分析了浸水时间、浸水温度对OGFC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影响,得出了低温条件下水稳性虽然较差但不会发生损坏,而60℃以上的高温更加容易破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纤维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选用橡胶沥青混合料AC-13C级配,对纤维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抗裂性能及去疲劳性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含量的增多,使得混合料的空隙率增大,最佳油石比也不断提高;纤维存在着适宜的掺入范围,适量的纤维与橡胶相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纤维掺量过多不利于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