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磁撞牵引设备是进行磁撞试验的基础。通过对实车磁撞试验过程的分析,从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其牵引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构思,该系统采用了双电机双转鼓主从控制方案。匹配SIEMEN S6RA24数字式直流调速装置,采用一种整定PID模糊控制方案。实际运行表明了能够适应各种磁撞试验,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和很强的鲁棒性,满足实车碰撞对牵引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军的火炮、雷达、指挥仪等牵引装备基本上都需要靠牵引车辆将其牵引到预定区域,才能发挥其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随着现代战争对机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牵引车辆与牵引装备制动系统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行军安全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3.
在役运营桥梁受船舶撞击的事故时有发生,轻者桥梁受损,重者桥梁垮塌,严重影响船舶通行安全和桥梁的运营安全。以某工字梁桥主梁受船撞损的病害为例,结合有限元计算,通过模拟船撞作用位置及撞击力大小,分析撞损病害产生的机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提出基于改进AASHOTO模型的动态船撞桥风险评估法。基于AASHTO模型,引入时间因素,根据桥区通航条件现状,统计适用于广东省的撞损桥墩分类船舶年通航量及未来船舶年通航密度;根据通航量和通航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动态的偏航概率、年撞击频率。综合考虑撞击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等对桥梁损伤的影响,结合LS—DYNA软件和ANSYS PDS,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获得一次撞损概率。综合上述通航量、偏航概率、几何碰撞概率和一次撞损概率的计算结果,获得动态船撞桥风险概率。实桥算例表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通过上述方法,可计算船撞桥动态风险,为桥梁防撞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道路清洗车传统喷洗机构作业时易撞损的问题,介绍了新设计的喷洗机构的避撞功能。  相似文献   

6.
外军车载式火炮研发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津  董建平 《汽车运用》2005,(10):53-56
火炮发展的历史比较悠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火炮被交战各方广泛运用。近一个世纪以来,火炮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牵引式火炮、自走式火炮及车载式火炮。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全球范围内地区冲突的加剧和突发事件的增多,提高重型火炮的机动性、适应空降快速部署的性能以及联合一体化作战的需要,成为现代战争对火炮性能的新要求。英国、法国、荷兰、南非、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军方开发研制了以牵引车为动力、载货车底盘为依托的车载式火炮系统。车载式火炮凭借自身轻型化、高机动、综合保障好的优势,适合现代作战方式的需要,令人刮目相看,受到世界各国军方的普遍青睐。传统的牵引式火炮是靠牵引车或其他牵引工具而运动的火炮,各国军方装备的牵引式火炮均为口径155毫米管身、自身质量通常在10吨左右、战术机动性较差的火炮。在现代炮兵作战中,由于快速火力反击能力的加强,火炮牵引车与火炮脱离后、占领或撤出阵地时,一般需要依靠人工短距离推,拉,由于阵地地形等条件的限制,火炮机动速度较低、转移阵地时间较长,很难做到快打、快撤,这种极易遭到敌方火力反击的窘境,一直困扰各国军方。20世纪80年代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军方率先认识到,最好的办法是在牵引式火炮上装备小功率发动机,使牵引式火炮变成自走式火炮。他们在155毫米口径牵引式榴弹炮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不依靠牵引车外力而依靠火炮自身动力就可以短距离机动的火炮,即自走式火炮。比较经典的是法国、瑞典、新加坡军方分别研发的TRF-1、FH77A、ODEFH88式自走式火炮。自走式火炮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火炮采用辅助动力装置后,质量比普通牵引武火炮增大约2-3吨,且制造工艺比牵引式火炮要复杂得多,生产成本是普通牵引式火炮的1-1.5倍,此外,还增大了火炮保养与维修的难度和费用。面对现代化战争,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在对传统火炮实施更新改造的同时,加大了对火炮牵引方式的革新,其  相似文献   

7.
以某A级车前碰撞吸能盒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优化、总成试验、台车试验、整车试验的耐撞性能开发流程,实现内高压吸能盒的耐撞性能开发和验证。在保证结构更改对耐撞性能、约束系统性能影响尽可能小的前提下,进行了吸能盒等安全部件的性能开发。结果表明,与原有冲焊结构相比,内高压结构的变形一致性更高,质量降低3%,成本降低4.2%,RCAR工况下总成吸能增加26.7%,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汽车发生后撞时车身的耐撞性和轻量化效果,采用真空高压铸造铝合金后纵梁替代某电动车型传统钢制钣金焊接总成。从后撞耐撞性出发,通过拓扑优化,考虑压铸成形和连接工艺等要求,设计了压铸铝合金后纵梁,实现了后纵梁结构的模块化和轻量化。结果表明,铝液填充平稳,没有明显的冷隔、缩孔等缺陷,产品性能满足后撞和各安装点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汽车纵向避撞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本文运用Carsim建立了特定参数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经过理论分析并利用Simulink搭建了期望节气门开度和期望制动压力输出模型,充分利用各动力总成现有的标准数据,建立了模拟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中车辆在复杂工况的行驶过程中的纵向避撞动力学模型。在典型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速和高速条件下,避撞系统都能充分发挥其避撞作用,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茂湛高速公路上一座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被油罐车撞损,进行计算分析。提出碳纤维布和粘钢板加固方案,并对两种加固方案各自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汽车使用单位在维修保养中很需要零部件,为了降低成本,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换总成。但生产厂家为了本身利益往往不愿生产零部件,到生产厂求援零部件,回答都是“我们只有总成。”以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充数的零部件,使用户吃了很大苦头。用户都想,那些生产总成的厂家能按比例生产一些总成中易损的、技术要求又高的  相似文献   

12.
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飞轮壳裂损现象常见于“三包期”后或总成解体修理后的车辆  相似文献   

13.
某日,顾先生的投保车辆在高架道路因车速过快、为避免追尾前车,猛打方向而撞上隔离墩。事故发生后,交警认定顾先生驾车不慎撞到隔离墩,致车损严重。但车主顾先生系单方肇事,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为高效解决车身结构抗撞性和轻量化同步实现的难题,以乘用车前防撞梁与吸能盒为例,将点阵夹层结构与负泊松比结构用于其设计,并考察新型复合总成的吸能性能。以传统高强钢方案作为对标基准,获取待开发总成的性能设计依据。基于高强钢总成40%重合率碰撞试验,完成有限元模型的精度验证,进而获得全宽碰撞的结构响应特征及吸能参考数值,用于指导新型总成的开发。通过数值模拟算例,分析新型复合总成对冲击输入能量的适应性及吸能量对负泊松比吸能盒壁厚的敏感性,从而提出增加吸能盒封板与防撞梁支撑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点阵夹层防撞梁具有更佳的承载刚度与载荷传递能力,总成变形模式愈加合理;改进前、改进方案1与改进方案2的总成吸能量分别占输入总能量的11.5%、68.2%与92.76%,高于高强钢方案的64.09%;改进方案2较高强钢方案减重32.9%。复合前防撞总成的台车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显示:输入能量、碰撞初速度、总成吸能量、平均压溃量、平均碰撞力与回弹速度等指标的偏差绝对值均小于5%。结果表明:采用点阵夹层结构与负泊松比结构后,新型复合总成的吸能性能与轻量化水平均优于高强钢方案,2类结构适合于车辆承载与吸能结构,复合总成的设计方法与开发流程适用于相关新型结构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斯堪尼亚牵引汽车的外部结构和总成组合布置的设计构想,指出人性关怀和功能集成思路是指导斯堪尼亚设计师构思这些新颖结构的原则。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汽车设计中提倡人性关怀和功能集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李建 《汽车运用》2007,(5):50-50
“被别人撞了还要赔钱给撞我的?!”这样的事情在实行商业保险的时代,恐怕是不会发生的事情。但随着20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或“交强险”)的实施,这种情况出现了。笔者在此以实际案例为牵引,向车主朋友们剖析交强险的有关规定和理赔协议,为广大车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曹君  高明 《汽车运用》2012,(8):49-49
故障现象:一辆勇士BJ2022型汽车,该车离合器总泵有渗油现象,有时离合器踏板不回位,换挡困难。故障检查:更换离合器总泵后故障仍未排除,检查离合器总成未发现问题,检查离合器踏板,发现左右摆动间隙较大。拆下踏板总成,踏板轴套内塑料衬套损  相似文献   

18.
王颖 《驾驶园》2011,(7):82-82
5月22日下午3时许,在203省道宁夏平罗县红崖子乡五堆子村路段.一辆满载货物正在由南向北奔驰的重型牵引货车突然偏离路面驶入右侧路基.险些引起重大事故。经接警赶到现场的交警发现,一辆红色牵引重型货车脱离公路驶入路边的树丛里.车头轮子深深陷入松软的沙地里.渠边的几颗小树被连腰撞断。  相似文献   

19.
辛木 《城市车辆》2009,(4):51-53
现代汽车底盘及零件控制系统主要可分为制动控制、牵引控制、转向控制和悬挂控制等。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于上述机构或总成的控制系统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半挂车牵引座强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座是半挂汽车列车上的重要总成件,不但起着连接牵引车与半挂车的作用,而且其强度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半挂汽车列车的行驶安全性.在分析国内半挂车牵引座强度标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GB/T<道路车辆-牵引座强度试验>(报批稿)对牵引座的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及新标准的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