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轨道交通10号线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条市域快线,通过三处越江工程连接汉阳、汉口、武昌三镇。针对10号线穿越汉江工程,分别从线路长度、换乘条件、工程难度、沿线拆迁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了硚口路越江通道方案。针对越江工程与市政道路工程共通道的问题,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了区间左右线上下重叠穿越高架桥桩的方案,初步研究了线路纵断面方案,确保线路方案基本可行和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行业信息     
<正>上海江浦路越江隧道开工建设近日,上海江浦路越江隧道开工建设。该工程全长2.28km,建设规模为双向4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为40km/h。工程计划于2020年建成通车。江浦路越江隧道的建设可以满足上海北部地区越江交通需求,强化中心城东部地区南北向交通联系;可以完善道路基础设施,支撑滨江地区开发,促进浦江两岸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江浦路—民生路越江通道,完善上海北部地区越江交通布局;可以协调周边地块开发和相关工程项目推进,以保证工程区域相关工程建设的有序、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黄浦江底最大直径隧道——长江路隧道2016年9月10日起通车。长江路隧道与外环隧道相邻,通车后将有效改善上海北部地区越江交通主要依赖外环隧道的局面,对完善区域越江通道的布局、形成功能互补的越江通道系统有着重要意义。长江路隧道工程集聚了多项技术创新的亮点:1)隧道穿越轨道交通3号线和逸仙路高架,特别是逸仙路高架桩基与盾构最近距离仅1 m,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南港隧道工程招标为例,阐述了大型盾构隧道工程招标方式选择、招标文件的编制、评标规则的制定、评标工作组织等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从咨询机构的角度总结了大型盾构隧道工程招标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处于上海地区第一承压含水层中的复兴东路220kV电缆越江顶管工程浦东工作井开挖深度达32.45m,详细介绍了该工作井封底技术方案比选、抽水试验、沉降监测以及实现干封底的技术要点等内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沉管隧道在越江工程中的地位以及有关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文章阐述了越江工程中的隧、桥比较和隧、隧比较,同时对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施工中的有关问题以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看法,以期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长距离越江区间隧道在工程建设中面临众多的技术难点。结合南京轨交10号线穿越长江工程,对隧道结构、防水设计、防灾系统、盾构长距离掘进施工、盾构始发接收方案等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工程实践中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黄浦江上越江设施的总体规模将达到99个车道。其中外环线以内的越江设施中,隧道车道数将占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上海中心城北部区域越江交通问题凸显,嫩江路隧道作为区域内的规划隧道,对缓解越江交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交通供需分析,确定了嫩江路隧道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必要性。结合交通控制条件和客货运交通运行情况,对隧道总体方案和交通组织进行分析,建议隧道出入口设置在军工路东侧和张杨北路西侧,取消杨高北路立交匝道,缓解翔殷路隧道的交通负荷,提高越江设施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工程跨越黄浦江节点与沪闵路一沪杭公路地方交通越江工程结合(即闵浦二桥新建工程),采用上下双层一体化结构形式。结合一体化区间引桥段桥梁型式,对各种方案的结构合理性、交通功能、对景观与环境的影响、工程量以及车站布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证,最终推荐“干”字形的独柱桥墩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上中路越江隧道浦西出人口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中路隧道作为中环南段的越江节点工程,其建成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中环主线的交通效益.有效地减轻邻近越江设施的交通压力,减少对周边地区的交通冲击,关键之一在于越江隧道出入口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设计。本次设计从整体出发,研究隧道出入口及周边路网的关系,调整周边道路功能,保证中环线主线和上中路隧道交通通畅;从局部入手,通过隧道入口设计、调整交通控制策略等手段,消除隧道与相接道路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瓶颈,满足周边地区过江的需求,减少隧道交通对周边地区交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主城排水越江盾构隧洞工程为背景,对施工阶段外水压和使用阶段内0.7 MPa外水压条件下的盾构隧洞及其内部输水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施工和使用阶段0.6~0.7 MPa结构的内力、变形和位移的大小与分布,通过研究探明了此复杂结构的受力特征,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越江隧道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详细分析了宁波越江隧道盾构施工场地的土层及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对越江隧道盾构在不同地层及软硬分界面处施工、控制河床冲淤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处理管片上浮、结泥饼、穿越河流段浅覆土等关键技术及工程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越江隧道穿堤设计和施工合理化建议,为软土地区轨道交通越江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某越江盾构隧道联络通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快速有限差分法和自由场边界,分别施加水平横向和纵向的加速度进行动力分析;重点考察了盾构隧道和联络通道结合部位采取柔性搭接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盾构隧道和联络通道某些位置点的位移表现特点,指出了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抗震薄弱部位和联络通道动力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计算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铁盾构隧道,尤其是大型跨江海的水下地铁盾构隧道,局部埋深通常要大于普通地铁盾构隧道,而且要承受较高的水压力作用;盾构隧道作为特长线性结构,其纵向刚度较小,对于外部荷载的变化较为敏感,由此产生的不均匀变形是隧道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针对武汉地铁越长江盾构隧道工程,通过三维数值计算探讨了埋深变化、水压变化、地层变化及穿越刚性结构物等因素对越江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及受力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海周家嘴路越江盾构隧道工程防水要求高、隧道纵向变形大等难点,文章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等手段,对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技术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接触面应力和闭合压缩力均符合设计防水要求的弹性密封垫方案,并提出了密封垫防水槽位置优化、减少接缝错台量、加强角部防水能力等防水构造措施。结果表明,该弹性密封垫设计方案合理可行,采取的防水技术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的建设背景、规模和上海长江隧道建设的自然条件;阐述了工程总体设计方案,以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大深度高水压管片防水、长距离隧道通风系统和防灾体系等关键技术方案;描述了两台Ф15430泥水加压复合盾构机的性能特点;叙述了隧道总体施工方案和盾构隧道施工正面稳定、大直径隧道抗浮、长距离施工测量、内部结构同步施工、成淡交替土层环境条件下连接通道施工等长大越江隧道关键施工技术方案和风险预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交通工程·▲西宁至库尔勒公路青海境内当金山至花土沟段工程开工,这标志着全长707公里的西部大通道青海境内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青藏铁路拉萨车站站场工程开工。▲浙江省甬金高速公路嵊州段正式破土动工。该路全长67.566公里,总投资26亿元。▲中国最北部的国际深水海港——锦州港3.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进港航道浚深工程开工。▲有“世界第一拱”之称的黄浦江越江大桥——上海卢浦大桥建成通车。▲全长99公里、总投资约175.44亿元的特大型江底隧道——上海外环隧道建成通车。▲世界最长斜拉索桥——苏通大桥主桥正式开工。▲内蒙古第一条…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末,主跨890m的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日本多多罗大桥建成。进入21世纪后,多个国家争先开展适应越江跨海超大型工程的千米级斜拉桥的规划研究,千米级斜拉桥的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控制核心技术成为了代表新世纪世界桥梁工程技术发展的第一制高点。经过8年多的艰苦攻坚和工程验证,"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研发团队"率先攻克了这一世界级重大技术难题,支撑了世界上首座突破千米的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的建设,实现了桥梁技术新的跨越,引领了世  相似文献   

20.
大断面越江盾构隧道管片接头选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越江水下盾构隧道管片接头设计,采用三维有限元对典型接头方案中不同螺栓位置和土水压力计算控制点下的接头抗弯刚度、接缝张开度和张开高度、螺栓应力等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手孔和螺栓数量及布设位置、尺寸等对大断面越江盾构隧道管片接头选型及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设计中此类接头应在满足接头抗弯刚度和接缝张开度的前提下采取减少手孔数量、均布手孔位置、调整螺栓中心位置和尺寸、施加螺栓预紧力等措施,以达到提高结构防水性和整体承载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