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满足智能铁路的发展需要,我国铁路通信正在逐步向5G专网演进,其中,宽带集群通信MC设备是铁路5G典型应用的关键装备。智能铁路的发展对保障关键业务安全可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C设备组网技术与集群和调度通信业务可靠性、稳定性密切相关。首先,阐释MC设备的系统架构和互联互通接口,提出MC业务功能需求,为组网技术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基于铁路5G专网建设规划,提出MC设备总体部署方案,并结合MC系统特点,提出相适应的云部署建议;最后,紧密结合铁路应用需求,通过研究主备、负荷分担、双活等技术,提出一种业务容灾能力更强的MC设备容灾备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部署和容灾备份等组网技术,能够为MC设备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以提高系统和业务的可靠性;铁路宽带集群通信MC设备的应用,能够提供多媒体集群通信服务,为智能铁路发展提供有力的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2.
铁路5G-R专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容灾能力是铁路独特场景下组网的重要需求,基站组网方案的可靠性定量分析是5G-R组网方案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冗余组网对5G-R基站中主要单元设备进行备份是5G-R场景下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案。针对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基带处理单元(BBU)组成的基站系统和将BBU拆分为分离的集中式单元(CU)及分布式单元(DU)的基站系统,利用静态分析和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型,定量计算2种基站系统的可靠性参数。同时,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法,建立较完备的基站设备管控和故障切换逻辑,模拟基站故障场景,对2种基站组网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和可靠性参数指标表明:冗余组网设计有效地提高了2种基站组网系统的可靠性,且通过交叉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减小CU和DU分离部署带来的可靠性损失,验证了该冗余组网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5G公网网络稳定性不足,且5G-R频谱与网络资源受限的问题,通过分析3种5G专用网络部署方案的特点,并结合铁路业务对5G非公共网络组网的需求,基于公网集成非公共网络模式(PNI-NPN),探讨适用于铁路行业的5G公网专用部署方案,分析研究其可行性及应用前景;针对5G公网专用方案,提出相应的安全需求。该方案的探讨为铁路5G网络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铁路5G专网是我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处于科技攻关阶段。为规范核心网组网,明确设备技术要求,确保系统服务质量符合要求,核心网容灾组网方案亟待研究。首先,在调研分析铁路需求基础上,研究提出5G-R核心网规划方案;其次,研究组网关键技术,包括设备故障检测方式、参数设置和网元容灾备份部署方式及其适用性;然后,结合网元作用和接口协议,重点研究并提出4种网元容灾备份组网方案;最后,依托研发实验室进行测试验证。试验表明,网元故障时,系统自动倒换,网元故障倒换时间与设置的故障检测时长相关,建议小于20 s。建议将来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考虑网元的平均无故障恢复时间(MTBF)、交互心跳的性能处理能力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信号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中常见的PLC+ADSL组网模式存在硬件设备复杂、带宽有限、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分析了铁路5G专网建设情况及应用场景,研究了PLC+5G专网融合通信在道岔缺口监测系统、信号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中的组网及部署方案,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上报,并在包神铁路现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PLC+ADSL组网模式,PLC+5G的融合通信实时性更高、可扩展性更强、部署简单更灵活,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是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特性之一,移动性增强是实现超高可靠低时延特性的一个关键技术。铁路5G专网同样也有高可靠性低时延的要求,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用户设备需要不断在相邻小区间进行业务切换,主要探讨移动性增强技术中的条件切换、双激活协议栈和快速切换失败恢复等3项功能在铁路5G专网中的应用场景。根据这3项功能的工作机制和铁路5G专网覆盖模型的特点,认为双激活协议栈和快速切换失败恢复对减少业务中断时延,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铁集团在2021年披露了铁路5G专网的业务和功能需求,明确提到5G公网可以作为5G专网的补充。因此,研究如何实现5G公专网的协同使用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5G公网在与铁路5G专网协同使用过程中,需要预先设想应用场景和系统架构,同时在利用5G公网资源的过程中,还应解决如何在公网核心网AUSF单元进行授权认证和通过不同路径传输数据的难题。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国铁集团对业务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铁路5G公专网融合应用场景和架构提出初步假设,研究了铁路UE在公网AUSF单元的授权和认证流程,并提出了一种公专网融合的5G数据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5G公专网是5G公网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垂直应用,其无线覆盖方案与5G公网仅需满足公众乘客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研究城市轨道交通5G公专网无线覆盖方案。[方法]以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业务需求为前提,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复杂应用环境,明确了5G公专网无线覆盖范围,提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无线覆盖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隧道区域、地面区域和室内区域不同场景下的无线覆盖方式;探讨了无线网络容量优化和覆盖优化措施。[结果及结论]所形成的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5G公专网无线覆盖方案是全场景、连续性的解决方案。城市轨道交通5G公专网无线覆盖方案还应统筹考虑运营商不同制式、多频段无线系统共建共享及系统之间干扰问题,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用户提供良好的5G公专网服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单频段高速铁路TD-LTE专网组网方式中网络下载速率较低、用户感知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F1+F2双频段组网方式建设高速铁路TD-LTE专网,并通过开启CA以及改进型PF资源分配算法提升下载速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方法,分析高速铁路TD-LTE专网覆盖的特点、需求及当前单频段组网方式下所面临的问题。对F1+F2双频段组网策略的特点及在高速铁路专网上进行优化的实施步骤进行介绍,对CA原理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型PF资源调度算法。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明显提升高速铁路专网用户的下载速率,改善客户的网络感知。  相似文献   

10.
面对铁路智能化和未来演进,现有的移动通信技术不能满足智能铁路大容量数据传输,铁路亟需新一代移动通信支撑。5G技术可全面推进铁路通信技术换代升级,但对于数量庞大、高速移动用户,时速350 km上行多普勒频偏高于2 kHz,如不能有效预估并补偿,系统解调性能会严重恶化。针对5G移动通信在智能铁路的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其业务指标;提出了智能铁路5G移动通信整体架构;并对区间、隧道、室内覆盖组网进行了规划,描述了多普勒频偏原理并给出了频偏补偿方法,这可为实现智能铁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铁列车车体对无线信号穿透损耗大,列车移动速度快,小区切换频繁,多普勒频移严重,使得高速铁路公网覆盖难度较大。以杭台高铁为例,研究隧道公网(含5G)覆盖实施方案,包括需求分析、隧道链路预算、基站组网方案、光缆分配方案和基站供电方案等,可用于指导后续高铁隧道内公网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当2条高速铁路在局界处交叉并线时,存在2线GSM-R无线网络切换和RBC切换的区域相近或重合问题。以雄商高铁与郑徐高铁交叉并线区域为例,当设置不同的RBC切换区位置时,对此区域的GSM-R网络覆盖方案进行研究,从MSC切换区与RBC切换区关系、工程实施难度、运营维护要求、网络优化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设置不同RBC切换区时MSC切换区的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13.
Vo LTE测试对优化高速铁路(简称高铁) 4G网络性能与评估高铁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铁4G高清语音Vo LTE测试中的GPS信号缺失问题,基于小区方位角和高铁地图,计算小区天线主瓣方向射线与高铁轨道曲线的交点,根据相邻基站的覆盖切换交点求出高铁沿线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在该覆盖范围内,以铁路轨道离散化的经纬度点数与测试终端RSRP采样点数的比值作为插值周期,均匀插值等量、缺失的轨道经纬度信息,实现对测试终端的定位。通过对兰新高铁不同地形的现场测试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GPS信号缺失情形下能够获取测试终端的位置信息且定位精度约8 m,满足了高铁Vo LTE测试数据分析对位置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5种铁路专用通信接入网的组网方式、主要特点和应用范围,提出了向宽带化、ATM化和混合组网方向发展的见解。并对宽带化接入网技术原理与实现方式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盐通高铁与宁启铁路在海安、如皋地区存在多处交叉并线,交叉并线区段GSM-R覆盖方案已成为铁路通信系统的设计重点和难点。对盐通高铁与宁启铁路交叉并线区段的G S M-R覆盖方案进行研究,并从建设投资、运营维护、网络优化、频率规划等方面分析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终提出工程实施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16.
网络流量特性与流量模型是网络规划设计、性能评价等的基础。文章致力于天地一体化网络业务分析与流量建模研究,在完成天地一体化网络高速铁路(简称:高铁)专网业务分析的基础上,抽象高铁专网流量类型、业务传输内容、报文到达间隔、报文长度等特征,构造高铁专网仿真流量数据集,分析其流量特性。针对高铁专网流量的自相似性、突发性及周期性,采用alpha-stable自相似模型进行高铁流量建模,通过Q-Q(Quantile-Quantile)图验证模型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刻画高铁专网的流量特性。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流量预测模型设计与仿真、网络资源合理分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位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环行铁道试验基地的铁路5G创新实验室于2020年12月18日开通投入使用。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要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兴、华为等国内多个主流5G设备厂商和三大运营商,共同搭建铁路5G创新实验室。实验室+外场(环行铁道5G实验环境)构建了我国铁路第1个内外场结合、动静态兼顾、公网专网融合的铁路5G移动通信平台,为铁路5G专网系统设备研发和铁路5G公网、专网应用业务调试提供了统一的测试环网境。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期间,杭州铁路客运枢纽运输网络将逐步扩大,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流需求,实现2025年杭州铁路规划目标,通过分析杭州铁路枢纽现状,研究客运枢纽分工方案优化。在分析杭州铁路客运枢纽现状、近期规划,以及客运枢纽设施设备、作业量及其基本分工方案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枢纽主要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主要区间通过能力,通过枢纽点线能力适应性分析,提出了枢纽分工方案优化建议,包括沪杭高铁及沪杭长场分工优化方案、杭甬高铁及宁杭高铁作业调整方案等。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高铁列车的运行安全,铁路5G专网(5G-R)需要比5G公网具备更高的可靠性,通过引入基于射频拉远单元(RRU)的交叉连接冗余(CCR)技术,对5G-R系统无线信号覆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介绍CCR冗余技术的系统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探讨这些参数对覆盖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并比较参数偏差对覆盖性能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参数偏差较大的情况下,RRU的CCR冗余技术会导致铁路5G-R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0.
分析高铁场景的网络覆盖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普勒频移、频繁小区切换和信道类型复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覆盖区域制定网络指标要求和融合方式;为了使多层网覆盖互补、网络负荷分担,研究融合组网策略;分析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最大用户数与物理资源块利用率的关系。通过对兰新高铁42个站点进行测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法使网络覆盖率增幅2.24%,下载业务感知速率提升50.46%,上传业务感知速率增长2.43倍,业务流量增加63.28%,有效地改善了网络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