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从地铁车辆检修修程、周期及停修时间,配属车辆及车辆段规模的影响,检修修程内容等方面,对北京地铁4号线车辆检修基地采用的香港地铁检修模式与目前内地通常采用的检修模式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北京地铁4号线车辆基地设计采用香港地铁检修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问题36 《规范》第22.2.3条车辆检修修程和周期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答:车辆检修修程和检修周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车辆的技术条件、工程线路条件和车辆运用、检修水平及经验。《规范》中表22.2.3(见表1)所规定的内容和指标主要是根据建设部1999年发布的《城  相似文献   

3.
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设计及维修理念仍相对落后,应结合车辆基地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对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基地的设计与建设,提出切实的优化实施建议。方法: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存在的设施设备相对落后、车辆检修修程相对滞后、TOD(公交引导发展)一体化建设不同步等方面的问题。立足我国车辆基地建设经验,从车辆基地运营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内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和轨道交通新技术应用,针对车辆基地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节能、TOD一体化建设等关键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质量发展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建议。结果及结论:车辆基地设计应顶层布局、高点定位,逐步构建智能化车辆基地,提升车辆基地人性化水平,促进车辆基地的绿色、节能,推进车辆基地TOD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合江车辆段为例,在分析交流25 k V市域快线车辆特征及车辆基地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对其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车辆检修修程、厂房组合、试车线设置、地面电源设置等工艺设计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和研究,以期为其他市域快线车辆基地的工艺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国际机场线工程计划2008年前建成通车,采用的直线电饥车辆是该项目核心技术的体现。该项目区别于普通旋转电饥车辆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设计主要在于车辆基地及轨道。现对车辆基地车辆的检修修程及车辆基地、出入段线的设计方案作一介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沂文 《铁道车辆》1997,35(3):37-42
介绍了北京地铁检修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确定对铁车辆修程的基本要素及近两年来车辆各类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采取合理的检修方法,适当延长检修周期等建议,以提高车辆运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芜湖市轨道交通采用跨座式单轴转向架车型,若按现行规范进行车辆基地设计,其检修列位及换轮列位规模偏大,且检修周期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过度修,增加运营成本。为保障车辆运营安全,并合理控制车辆基地运用检修设施规模,达到降低工程投资、避免过度修、提高检修质量、降低检修成本的目的,结合目前国内成熟运用的国铁机车、地铁车辆检修周期发展经验,充分参考重庆市跨座式单轨运营经验及芜湖市跨座式单轨车辆制造商提供的检修周期,提出兼容跨座式单轴、双轴转向架车型的检修修程及检修周期优化建议,并运用于芜湖市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设计中,可供国内不同车型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云巴车辆的构造及云巴系统的性能要求,对其舒适度标准及平面曲线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①云巴的舒适度指标与 TB 10098-2017《铁路线路设计规范》采用相同的指标,以便于系统制式的推广;②折返线、停车线、出入线等辅助线的最小曲线半径宜与道岔导曲线半径保持一致,取 20 m;在一般情况下正线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宜小于 100 m,困难条件下不宜小于 30 m;车站范围内的曲线半径设置应考虑屏蔽门安装的要求,最小曲线半径不宜小于 300 m;③在云巴的设计中,在缓和曲线长度受限的条件下,建议适当降低实设超高以提高线路上限通过速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国铁集团大力推进动车组修程修制改革,不断优化检修内容及周期,以降低检修成本,提升检修质量。动车运用所是高速铁路网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文中深入分析了修程修制改革对动车运用所规模影响。首先对修程修制改革成效进行梳理,研究动车组检查库内作业内容及需求,探讨性的提出修程修制改革后检查库线规模确定方案,同时对全路既有及规划建设动车运用所能力进行整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日本新干线铁路车辆检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新干线铁路在电动车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车辆检修体系。文章简要介绍了检修基地的基本情况,对铁路管理法规、检修体制、修程与内容、检修信息系统等进行了归纳说明。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4号线新造车辆段是我国第一座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段。介绍了该车辆段在车辆检修修程、总平面布置、厂房组合设计、感应板设置等方面的设计特点。在新造车辆段的设计中针对直线电机车辆的特点进行了多项创新,解决了直线电机车辆段设计的诸多难题,可为今后制定国内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段的设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辆预防性维护是保证车辆运营的重要工作,其检修修程通常依据车辆供应商及系统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要求,结合车辆运营后设备部件的磨耗规律及车辆故障数据的积累、统计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定修维修周期和级别。以北京地铁昌平线车辆制动系统的检修为例,提出在实际运营车辆中抽取列车样本进行架修的检查和分析,研究制动系统部件的技术性能是否适应车辆延长架修修程的要求,评价和修正系统的修程周期。该方法能有效合理地安排车辆检修周期,降低检修维护成本,提高车辆使用率。  相似文献   

13.
IRS60680《高速铁路设计—基础设施》是国际铁路联盟UIC《高速铁路设计》系列标准中的第一项,该标准对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关键设计标准和设备配置进行规定,目的在于推广世界范围内高速铁路设计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装备。通过解读高速铁路设计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定位以及主要内容结构,分析标准编制中我国高速铁路科学理念与先进技术的体现,从3个不同层面阐述高速铁路设计标准对中国高速铁路设计主要技术标准、路基压实标准及动车组检修修程标准等先进内容的吸收。解析表明,高速铁路设计国际标准的编制在体现UIC标准国际通用性的同时,将中国高速铁路标准合理上升为国际标准,是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的有效实践,有利于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装备"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TOD(公交引导发展)上盖物业开发是当前车辆基地最重要的一种建设模式,目前我国尚无针对此类建筑消防设计的相关规范,需要对TOD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进行研究。以广州槎头车辆段TOD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项目为研究对象,对盖下车辆基地消防车道设计、防火分隔、建筑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安全疏散设计及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基地与上盖物业开发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 h的防火分隔楼板,形成二个独立空间,盖上汽车库、民用建筑分别执行相应规范,以满足消防要求;盖下车辆基地消防车道上方开设不小于消防车道地面面积25%的自然排烟口,同时在消防车道和库区之间设置深度不小于空间净高30%的挡烟垂壁,保证盖下消防车道的消防安全和人员的安全疏散要求;盖下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不超过丁类,盖下建筑耐火等级相较普通建筑提高一级,按照一级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车辆基地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车辆基地勘测设计过程中普遍重设计轻勘测、缺乏系统的站场勘测内容与方法的现状,通过对行业、企业相关勘测规范的理解和归纳,结合自己勘测设计实践,系统论述车辆基地站场勘测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车辆基地基线的测设和应用、地形测量、站场横断面测绘、专项调查与测绘等几方面,掌握车辆基地站场勘测内容和方法将为车辆基地设计与施工、节约用地、降低投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市域铁路是大都市市域范围内的客运轨道交通系统,服务于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重点城镇间等,其牵引供电制式多样,运营速度介于100~160?km/h。我国对市域铁路技术标准和修程修制的研究起步较晚,投入运营线路较少,导致运营和检修经验相对不足。结合市域铁路车辆技术参数和运营特点,对比分析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国铁车辆的异同点,类比既有成熟城市轨道交通和国铁车辆的修程修制,提出适用于市域铁路的运用维修体系、车辆维修模式及车辆修程修制,并探讨市域铁路车辆检修设施配置标准,为我国市域铁路车辆检修模式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对市域铁路车辆检修基地的功能确定和主要工艺设备配置标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铁设计新规范之车辆基地设计体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者更快地熟悉掌握应用地铁设计新规范,并创新车辆段工艺设计思路,通过对2013年版地铁设计新规范的学习,并结合笔者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经历,对新旧地铁设计规范车辆基地篇章的主要区别及变化原因进行剖析与解读。归纳总结车辆段物业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应该把握的设计原则;车辆参数变化对车辆段工程设计的影响;车辆修程修制调整对车辆段规模的影响;运用整备设施设计参数的优化调整;检修设备设施及其他设施配置的明确调整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DIN 6701标准认证体系在轨道车辆行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辆部件采用粘接取代以往的铆接、焊接等工艺,关键结构的粘接接头在设计时具有足够的粘接强度对后续运营及修程制定至关重要,而以往的粘接强度计算大多根据标准或采用近似计算来评估,导致粘结强度的计算结果不够精准。文章以标准地铁项目的前窗粘接结构为例,对典型A1级粘接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施加与线路相近的边界载荷及进行多维度的粘接应力、应变评估,验证了粘接结构满足设计要求。文章提供了一种有效、可信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为后续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为行业内粘接强度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建设快速发展,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采用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各铁路局大机配属数量也进一步增长。为满足东北及蒙东地区大机检修,提高大机使用效率,减少大机检修回送时间,节省运营养护维修成本,结合全路已建成的大机检修基地位置和东北地区路网规划布局,根据修程修制相关要求,合理计算东北及蒙东地区各规划年度所需大机数量,利用数值科学分析大机检修需求,通过理论计算和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选址位置及规模标准。从运输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合理研究建设必要性,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基地检修台位和规模,对铁路运营系统中的动车、机车、车辆、工电检修车等移动设施装备检修基地扩建或选址新建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延力强 《铁道勘察》2023,(1):107-112
在某云巴胶轮有轨电车项目桥梁设计过程中,为了解决全线钢梁架设完成后梁体竖向线形调整难度较大的问题,对轨道梁走行面的调整方案进行研究。横向对比铁路、公路、新型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常规钢桥方案以及钢梁架设完成后线形处理措施,提出了在云巴胶轮有轨电车钢轨道梁顶面增设防腐防滑铺装、花纹钢板、可调钢矮梁、可调钢筋混凝土矮梁等4种方案,通过对比各方案实现的难易程度,认为增设可调钢筋混凝土矮梁方案较为合理,相较于原方案,该方案可降低整体造价13%。最后对(20+44+20) m连续钢混结合梁进行空间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疲劳、挠度、裂缝、整体稳定等各项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验证了增设可调钢筋混凝土矮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