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地区铁路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我国西北地区,铁路项目的隧道工程越来越多,其对黄土含水层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受到关注。为减轻隧道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保证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及生态用水,以穿越黄土地区的铁路项目南惠隧道为例,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介绍该隧道工程线路附近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隧道外环境现状,重点分析该隧道工程的建设对线位附近地表水库、两侧村民饮用水井及对隧道洞顶植被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对同类隧道工程给出工程环保选线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5年,武广高速铁路中的重要工程——新南岭隧道开工建设。新南岭隧道位于南岭山脉的五岭之一、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骑田岭。而我们的施工地点就在骑田岭支脉的折岭。  相似文献   

3.
在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监测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基坑和隧道工程自身特点并结合其周边环境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影响区域和监控量测进行了分区和分级,并对监控量测实施过程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建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坪山隧道位于广西溶蚀中低山区,岩溶不良地质发育,施工风险较高。为确保隧道的施工及运营安全,本文基于隧道所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勘察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或施工揭示岩溶后应根据各岩溶地段不同的地质特征逐段进行整治;出现地表塌陷坑的地段采取地表水引流、回填陷坑、袖阀管注浆加固等措施,同时要加强对洞顶地表易受洞内坍塌影响范围的监测;隧道底部为岩溶填充物且填充物局部呈软塑状态,充填深度较小地段隧底基础采用混凝土换填,充填深度较大地段隧底基础采用微型桩加固。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地铁机场线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有限元计算,研究盾构下穿施工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盾构隧道所处的地层较好、埋深较大,且盾构隧道施工对于地层的扰动较小,所以盾构隧道施工对于桥梁下部结构的影响很小;由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梁体附加变形很小,均满足控制要求;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桥梁附加内力既对桥梁的受力起到好的作用也有不良作用,且附加力的量值很小,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建恩陶铁路工程以路基形式穿越了毛乌素沙地柏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在环境研究中,采取植被样方调查与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恩陶铁路工程对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生存环境及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对保护区的总体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结合苏州广济路地下空间人防配套设施工程(火车站站至三医院站区间隧道)成功穿越运营中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和京沪普速铁路工程实例,从组织机构保障、施工方案编审、地基加固、沉降控制标准确定、土仓压力控制等15个方面,论述了盾构穿越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总结得出盾构隧道下穿运营中高速铁路技术的几个重要结论,包括对高速铁路的保护措施、沉降控制标准的确定、盾构土仓压力的控制、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台湾高速铁路新竹二高隧道以覆土深度9~12m穿越台湾北部第二高速公路。为了考虑高速公路下方隧道穿越施工时的行车安全,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监控隧道施工产生之顶部路面沉降与隧道侧墙土层之变位。监测系统采用捷仪工程科技公司GeoAuto自动化实时监测软件系统,该系统分前端、中端、后端三部分。前端部分在隧道顶部沿隧道方向安装有自动量测水平倾斜计、在隧道两侧各安装有自动量测垂直倾斜计与伸张仪,另沿高速公路方向安装3排路面沉降点以全站仪自动监测,前述各类仪器皆连接至资料集录器;中端部分为ADSL、直接联机与无线传输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后端部分为GeoAuto自动监测软件系统,所有路面沉降、土层变位等现场数据,皆由前端仪器量测、经中端传输,最后将所有现场有关沉降、变位等数据,皆显现于后端电脑显示器上。在自动监测系统配合下,有效协助浅埋隧道凿进,顺利完成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9.
利用动力响应分析原理,通过有限元分析程序模拟某高速铁路现场条件,得出结构体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时程曲线.通过对特征点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评价在该高速铁路路基下修建下穿地铁隧道的可行性,得出下穿地铁隧道对该高速铁路后期运营的影响不大,可以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其主要的风险是施工期间的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太中银铁路上圪崂隧道开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全国高速铁路提速的特点,为了避免列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隧道断面不断加大,要求不同岩层与合理的选择开挖方法相匹配。结合太中银铁路上圪崂隧道施工实例,阐述了围岩对各种开挖方法的优缺点、技术参数、施工工序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对今后同类型隧道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隧道洞顶堆载常会引起隧道结构变形过大甚至开裂,影响结构安全。以某高铁隧道洞身浅埋段堆载偏压导致衬砌发生纵裂的工程问题为依托,通过洞内沉降、收敛和中线偏移监测,洞外沉降、变形和测斜监测,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对隧道衬砌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外部堆载造成衬砌纵裂情况,采用洞外清方减载和洞内套衬内外相结合补强措施进行整治,结合外部环境条件确定整治施工要点,同时在隧道一定范围内地表划定保护区,确保高铁隧道运营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南京和燕路长江隧道是国内水深最大、水压最高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也是首条一次性穿越强透水砂层、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硬岩层、岩溶地层和区域断裂等多种复杂地质条件的水下隧道。本文结合工程建设环境条件、隧道施工安全与风险等因素,对工程总体设计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布置、疏散救援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草海是滇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草海区域与昆明市西南部的交通建设关系密切,对滇池的工程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研究草海区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不仅有利于草海区域的工程建设,而且对认识滇池的工程地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对滇池片区的工程方案及措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研究结论:(1)滇池草海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泥炭质土、区域性大断裂及地震、高烈度地震区的砂土液化及软土震陷、浅层天然气等,对工程影响较大;(2)穿越草海可采用隧道方案和桥梁方案,综合比选采用隧道方案更好,隧道施工可采用明挖施工和盾构施工两种工艺,明挖施工又可采用围堰明挖和筑岛明挖两种施工方法,盾构施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3)滇池的地质条件与草海区域相似,存在同样的工程地质问题,穿越滇池的道路工程宜采用盾构隧道方案;(4)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软土地区的地下工程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近年来,地裂缝区域地铁建设与运营中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如矿山法隧道穿越施工风险难以有效控制、隧道渗漏严重、地铁运营天窗期轨面调整困难、地铁列车限速运行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地裂缝设防方案与调线调坡理念无法完全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盾构法隧道穿越地裂缝区域技术壁垒尚未完全突破。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周边环境安全,本文就对目前地裂缝区域地铁工程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研究结论:(1)将地裂缝区域衬砌接缝结构内凸式扩大头调整为外凸式扩大头,确保了衬砌结构一次连续浇筑成型,提高了衬砌结构浇筑质量与接缝防水效果;(2)考虑衬砌背后注浆对外侧止水带的不利影响,增加衬砌结构中间部位中空式止水条(遇水膨胀),提高了接缝整体防水能力;(3)提出全范围自动化可调式调线调坡方案,增加了调线调坡与隧道工法的灵活性,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土建工程风险;(4)基于二衬结构或后浇堵头形式的盾构法隧道方案,实现了盾构法隧道一次连续穿越地裂缝区域,极大地降低了工程自身风险,确保了周边环境安全;(5)本研究结论可为地裂缝区域隧道工程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唐家塬隧道穿越滑坡段的综合整治技术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西宝高速公路唐家塬隧道为工程背景,探讨隧道穿越滑坡段的变形与围岩压力分布情况。在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滑坡体综合整治措施;采用多方位的监控量测措施全程监控隧道开挖施工扰动对滑坡体变形的影响,并对滑坡体和隧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论:(1)唐家塬隧道开挖前期,滑坡基本稳定,掌子面推进到距离监测断面50 m处,滑坡体变形增大,且掌子面到达监测断面时,监测点位移变化速率最大,随着隧道支护和抗滑桩加固作用的发挥,在掌子面推进到距离监测断面30 m后,滑坡基本恢复稳定;(2)监测初期,由于滑坡和地形偏压的影响,围岩压力显著增大,随着隧道支护作用的加强,逐渐趋于稳定,且围岩压力和地表沉降出现明显不对称现象;(3)本文探讨穿越滑坡段隧道施工与其相互影响,提出综合整治方案,并开展隧道的变形与围岩压力监测,其对类似工程选线、整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洪法 《铁道勘察》2005,31(4):64-67
上海某越江隧道工程将以盾构方式穿越黄浦江,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需进行最大涌水量的预测。详细介绍了隧道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大量的水文地质试验,计算出隧道通过区域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并据此做出最大涌水量的预测:当隧道通过黄浦江中第2含水层时,最大涌水量可达70.51m3/d·m,对江中段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需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受城市复杂环境的影响,城市隧道的修建有时不可避免地要下穿房屋。为了达到减少房屋拆迁的目的,本文通过城市小净距软岩浅埋暗挖隧道的数值模拟,研究隧道下穿密集房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方案所引起地表沉降量及洞顶建筑物沉降规律,进一步分析洞顶建筑物的安全性。研究结论:(1)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跨度及施工方法等因素,其中施工方法的影响最为明显;(2)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及地表建筑物的实测结果,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房屋采用CD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岩体,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保护地表建筑物的安全;(3)本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城市隧道工程领域,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依托怀新高速青山冲双连拱隧道工程,通过地质勘察、现场监测、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双连拱隧道在穿越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变形及应力变化特征。借助位移量测、应力应变量测等手段,对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反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验证模拟、修正设计、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评估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受穿越施工扰动后的结构安全状态与服役性能,采用MIDAS软件建立了新建盾构隧道穿越既有盾构隧道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调整隧道间的竖向净距,对南京地区以富水砂层、软土层为主的松软地层条件下的盾构隧道穿越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根据隧道的力学衰减特性分析了既有隧道的安全等级。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下穿、上跨施工引起沿既有隧道纵向土体的沉降曲线分别呈“W”型、“M”型,相同地层条件下上跨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的绝对值比下穿施工小;南京富水砂层、软土层新建隧道穿越引起既有隧道沉降半槽范围分别约为3.5倍与5.0倍隧道外径;结合既有隧道力学性能衰退特征,以隧道纵向差异变形量作为指标将盾构隧道穿越工程划分为微弱影响、一般影响、显著影响、强烈影响等四类;根据数值模拟和历史变形数据,预测了南京地区3个典型的盾构隧道穿越工程施工完成后既有盾构隧道的竖向差异变形量,据此计算了相应的影响等级及其同等级下的竖向变形余量。  相似文献   

20.
在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周边进行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工程建设对后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需作提前考虑,并应考虑后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该建设工程的影响,避免后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难以实施或对建设工程造成不良影响。以南昌县某办公楼改扩建工程与南昌地铁3号线延伸线施工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增加靠近区间隧道的建筑物桩长再施工地铁隧道能够获得更小的地层位移、隧道内力、基础梁位移、桩基位移,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