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典型模块通过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PMT)装船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液压系统简化为3点等效支撑,计算SPMT在模块发生重心偏移前后的稳定性,考虑模块及SPMT实际刚度并利用SACS软件将垫墩模拟为仅可承受轴向压缩的GAP单元,计算SPMT及模块的整体结构响应。结果表明,模块重心变化对SPMT稳定性影响显著,利用SACS软件可以模拟模块装船过程的整体结构响应,装船过程中的模块和SPMT变形对结构完整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拓展自行式液压模块化运输车(SPMT)的应用范围,文章对SPMT的高精度称重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在SPMT车板上布置重量传感器,并利用车辆的自身升降功能,实现了大型结构物称重和运输装船过程的整合。重点介绍了SPMT称重系统的技术原理及软硬件系统构成,并对系统误差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完整的SPMT称重系统。试验证实,SPMT称重系统具有较高的称重精度,且可有效缩减称重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3.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承接的巴西石油压缩机模块项目,每个模块的完工重量在1 200 t~1 600 t,待建造完成后需将模块转运至运输船上,再运输到合拢船厂进行安装。通常的装船方法是使用海吊将模块从建造场地吊运至运输驳船上,这种方法费用高,作业时间长,危险系数大。若使用轴线车进行滚装作业,不仅滚装费用大幅降低,滚装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文章主要研究使用轴线车运输压缩机模块时的关键技术及工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修船》2019,(2):49-53
自行式模块化运输车(SPMT)能够根据货物尺寸和重量进行横向和纵向拼车,主要应用于重、大、高、异型结构物的运输和装船作业。在多次自主完成海洋结构物SPMT运输装船作业的基础上,文章对SPMT装船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运输计算、通过性设计、行驶路线、装船窗口、货物保护、组织实施机构等内容进行分析,对后续项目装船作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海洋石油工程行业一种重要的装船工具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elf-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SPMT)运输方法及风险进行阐述。针对海洋工程行业产品质量大、重心高、单个货物规格尺寸大、运输过程中受潮水影响等特点,结合SPMT小车自身使用要求和自身特性,通过工程经验和国内外行业标准对小车运输作业过程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小车运输过程需要考虑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对策。相关分析和结论对行业使用SPMT小车运输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洪俊  吕游  马晓平 《江苏船舶》2023,(6):39-41+53
针对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加大导致的导管架式风电桩的装船时间长、运输难度大的问题,以某导管架式风电桩的生产建造为依托,从驳运滚装方案的制定、驳运工装的设计、驳运操作的实施等方面研究了导管架式风电桩的立式驳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导管架式风电桩的立式驳运的工艺规范了方案设计,实现了工装标准化循环利用,提升了滚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桑运水  王允  郭刚 《中国造船》2003,44(Z1):129-134
本文介绍了大型平台滑移装船和浮装就位技术,并以我公司承建的美国EDC公司渤海湾埕岛西DPA中心平台为例,对平台建造临时支撑系统、陆上整体建造、平台称重、滑移牵引装船、驳船调载、海上拖航运输和浮装就位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确保了DPA平台滑移装船和浮装就位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大型钢结构在非滑道建造称重过程中地基沉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称重是大型结构物建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称重获得结构物准确的质量和重心位置参数,这些参数对大型结构物移位、吊装等工序具有重要价值.本项目的大型模块在非滑道码头强夯土基础上建造,通过建立码头强夯土地基上结构物整体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物的建造和称重过程进行分析,评估结构物的沉降情况,以保证整个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蔡乾亚  王曙光  赵振华  丁筠 《船舶》2023,(1):98-109
为系统性解决未来中国极地船舶建造工艺瓶颈,该文总结了“雪龙2”号建造过程中“冰、寒、科考”的一系列工艺技术难题,从总装厂建造工艺出发,梳理了破冰结构建造、御寒技术设计及极地科考设备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关键点,取得了极地破冰科考船建造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出了结构建造技术优化、防寒系统设计等方面要点;初步构建起面向极地破冰科考船全寿命周期的精细化建造工艺技术体系,并就重型破冰船开展了建造技术预研攻关,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蓄能器式自动位移补偿液压移运小车是为适应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开发的新型移运小车,与传统的液压移运小车相比,具有主动位移补偿功能,适用建造场地不平整的大型模块移运及海洋工程产品装船。文章就该小车技术的要点及实际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7,(9):11-16
"世越号"打捞工程举世瞩目,整体打捞重量刷新了世界纪录。上海打捞局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精干的人力资源、精良的装备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完成打捞,赢得了国际社会和韩国政府及民众的赞誉。"世越号"滚装上岸是工程的最后一步。上海打捞局将SPMT方法首次成功应用于沉船的滚装上岸,克服了沉船重量和重心不确定、沉船结构稳定性差和轨道间隙余量小等困难,创造了世界SPMT运输的最新纪录:一次使用最多小车(600轴),运输货物重量最大(17 000吨)。这标志着整个"世越号"打捞工程圆满结束,也证明了使用SPMT滚装方式将沉船转移上岸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方式,尤其对重量分布不均匀和重心不确定的大型复杂结构物的运输十分有效,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巍巍  范模  李达 《船舶工程》2012,(Z2):184-186
针对国内首次设计的超大型平台组块的装船技术,通过码头环境条件、船舶总纵强度和船舶调载系统的能力等方面的设计研究,提出了制约超大型平台组块装船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驳船如何提高装船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广船国际有限公司龙穴厂区水平船台项目的实践,论述大型船舶在水平船台建造并采用组合台车运输至半潜船的移船、下水系统设计。优化船台建造工艺,自创台架结合台车的支承模式,为台车区域分组、自动均载、船舶总段三维对接等提供实施条件,提高了移船、下水作业的安全性。与滑道-滑靴滑移或者模块车滚装下水方式相比,移船、下水方式综合二者优势,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可作为大型船舶或类似自重较大且系列化产品的优选出运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海洋平台上部模块在陆地建造完工后需要进行称重作业,用称重结果验证理论重量重心,确保海上吊装时上部模块的重量重心满足设计要求.称重结构是用于称重作业的临时构件,是完成称重作业的必要条件.文章以国内某海洋平台上部模块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称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不同优化设计方案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海洋工程钢结构模块建造完成后,需要拖拉至码头前沿。拖拉工作需要在码头前方有两个锚点,用来固定定滑轮组。在烟台某模块建造场地,由于场地规划时未在前方设计固定锚点,因此需要设置临时锚点。文章简要介绍了一种L型临时锚点的设计方法。通过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能够设计出满足拖拉装船强度要求的临时锚点。  相似文献   

16.
咸泰洪 《中国修船》2010,23(3):50-53
导管架固定平台模式是我国传统的海上油气田开发结构形式,海洋平台的建造与安装技术越来越引起业内的重视,文章以海洋结构模块的拖拉装船和海上安装为对象,描述了整个海洋结构模块(导管架、平台、钻机、生活楼等)在陆地建造及海上安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结构物滚装装船过程,对各个步骤利用鱼刺图进行了风险识别,结合实践对识别出的典型风险利用LEC法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对海洋石油工程等大型结构物的装船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桑运水  臧全斋  张维俊 《中国造船》2004,45(Z1):366-373
目前国内大型海洋平台由于受浮吊吊装能力的限制无法进行海上整体吊装就位,传统的建造方法是将平台分为几部分在陆上预制完毕在海中进行分片吊装拼接,这种建造工艺极大程度取决于海洋环境影响,不仅船机费用高,而且建造质量也难以提升.特别是胜利滩浅海区域根本就不能满足大型浮吊对工作水深的要求,因而也就无法利用浮吊进行吊装.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究并应用了大型平台陆地整体预制与海上就位安装等一系列相关技术.本文将分别对平台建造临时支撑系统、陆上整体预制技术、有轨托载整体装船技术、海上打桩技术和海上就位技术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1 概述我们先后为烟台港、天津港、丹东港等设计、制作、安装了多台液压客汽滚装连接桥。其中丹东港的液压客汽滚装连接桥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 (35m)、液压缸行程最大 (5 .5m)的 ,在设计、制作、使用中都有许多独到之处。笔者既是这种设备的设计制作者 ,又是使用者。下面结合多  相似文献   

20.
SL4装船机是唐山港"京唐港购置翻车机系统设备项目扩容改造工程"的配套设备。在设备安装方案制定时,考虑到国内外装船机、卸船机等大型起重机械的安装一般采用整机滚装上岸的方式,但由于码头岸线已有3条装船线,如采用滚装上岸的方式,需拆除已有3条皮带机各50延米,影响已有3条装船线生产运营2周时间,这对公司生产运营影响较大。经研究采用了整机吊装上岸的方案。吊装方案的成功实施,几乎未对原工程的生产运行造成影响。该方案可为其他码头改造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