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的是在同一个人工空间中集中布置各种城市管线,从而形成一种集约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基础设施,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总体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顶管施工方法现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工程中。针对某工程中三条地下综合管廊下穿公路的实际工程案例,采用三维数值方法模拟了其平行顶管施工过程,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的管廊顶进顺序条件下上部公路及下部埋设污水管道变形量的变化规律,讨论得到了后续公路拓宽工程完成后已建成地下管廊及污水管线沉降量,并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不同土体加固范围和深度对地下管廊顶管施工及道路拓宽工程中结构物变形量的降低程度。结果表明不同顶管顺序会影响已建成公路的变形量,最优顺序应率先进行两侧顶管施工;在公路拟拓宽区域进行土体加固可以降低顶管施工中地下结构物的沉降量,但在加固深度较浅时无法在公路拓宽工程中保证地下结构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贾连辉 《隧道建设》2016,36(10):1269-1276
论述了矩形顶管机的一般结构形式,重点对平行中心轴式刀盘矩形顶管机、偏心多轴式刀盘矩形顶管机、行星齿轮式切削矩形顶管机、多联分体组合式矩形顶管机的结构特点和地层适应性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矩形顶管在城市过街通道、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等领域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成果;同时对矩形顶管在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物流通道、海绵城市建设等其他地下空间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索;最后,对矩形顶管设备进行了展望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4月2日,在湖北省黄冈市劳动与技能竞赛动员大会现场,一条卧地巨龙——"争先号"顶管机发出长啸,国内最长的"顶管施工法"综合管廊——黄冈综合管廊顶管工程正式开顶。湖北省黄冈市城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为财政部第3批示范项目,建设总里程33.92 km,其中采用顶管法施工长度  相似文献   

5.
综合管廊,又称综合管沟、共同沟,是指在地下建造的集电力、通信、燃气、上水等各种市政管线于一体,同时设置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控制系统的市政管线隧道,是一种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线工程,代表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方向。综合管廊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中国也逐步得到推广。现对综合管廊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应容纳的管线、经济性,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提出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应优先立法、科学规划、理顺机制,在新区进行地铁轨道交通等建设时,应同步建设综合管廊。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合理利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青岛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在地铁建设的同时,同步按照规划建设快速路,并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实现轨道交通、快速路、地下综合管廊"统一路由、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此举可避免路面的二次开挖,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并减少对人们出行的困扰。现针对目前正在实施的青岛地铁4号线,分析三者的结建方式,从工程的实施难度、投资等方面论证同步结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下方建设隧道形式的立体车库,并将隧道式立体车库与综合管廊结合,既能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也能够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出将综合管廊与地下立体车库结合,并综合分析路下隧道式立体车库的建筑方案、结构组成、建造方法、运行流程及未来的发展,得到以下结论:利用地下空间增建路下隧道式立体车库,路面上仅保留地上出入口,占用一小块地面空间建设地下立体车库,可以进一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采用顶管、盾构等机械自动化建设方案,对已有道路结构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较小,且始发井/接收井可用作立体车库的升降通道,进一步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在国家兴建地下综合管廊的同时修建地下车库,将二者合二为一,既能够解决社会问题,也能够节省工期和成本,对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规划设计阶段,优先统筹考虑地下工程的协同建设,做好管廊与轨道交通一体化的规划协调,对集约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发建设具有显著意义。以南京市南部新城承天大道综合管廊工程为例,分析了综合管廊穿越地铁车站处的外部控制因素,论证了两者共建的必要性,提出了多种可行的共建方案,并综合比选了各共建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18日上午,由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顶的我国目前顶距最长、综合管廊断面最大的矩形顶管工程——苏州市城北路综合管廊元和塘顶管工程顺利贯通。苏州城北路综合管廊工程,位于苏州市城北东路与沪霍线高速入口相交处。管廊顶管沿线穿越苏州军分区房、石化加油站、交警二中队、民房及齐门立交桥等建筑(构)物,沿线下穿宽约40 m的元和塘河道以及给水、雨水、电信、光纤等地下管线。管廊顶管断面尺寸为9.1 m×5.5 m,一次顶进长度为233.6 m,采用多刀盘组合式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掘进施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随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其可容纳多种市政管线,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对于整体保障城市安全、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管廊工程专业个性强、涉及范围广、建设工期长、投资金额大,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措施有助于管廊工程投资控制、项目管理顺利推进。本文从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组成角度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以期对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PPP模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成为现阶段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点,但在我国综合管廊工程总体造价的不确定性成为了推进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的重大障碍。简单分析PPP模式下综合管廊工程总体造价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某管廊工程中的顶管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阐述了综合管廊顶管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长沙高铁新城综合管廊工程是首批国家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第一批工程,工程规模大、入廊管线种类多,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从实际设计方案出发,分析了高铁新城综合管廊总体设计要点,解析了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平面和竖向以及各功能节点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案,重点研究了综合管廊与沿线磁浮轨道、地铁、电力隧道等其他市政基础工程的相互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对笔者参与该工程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对未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柳宪东 《隧道建设》2018,38(7):1196-1203
为解决在已建成的城市中心区采用大规模明挖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可实施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与地铁结合,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实施,采用盾构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案例。对盾构综合管廊的主要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盾构综合管廊与地铁的结合形式,防火分区长度划分原则和出地面口部(逃生口和吊装口)间距要求,大型供水管线入廊的安装、运营维护和防爆管措施,隧道内部结构体系的型式,盾构综合管廊管线灵活出线的解决方式等关键技术问题,予以分析和阐述,并付诸实践,系统性地解决了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手段,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起来。介绍了珠海横琴新区已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并对规划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为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日趋完善,集成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地下空间开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顶管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开挖施工方法,势必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上海灵石路(共和新路~沪太路)电力电缆隧道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在近地铁地下连续墙顶管井中应用,克服了井位加固施工临近地铁线路、沉降控制要求高等不利因素,验证了全方位高压喷射工艺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发达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大型地下空间集管廊,商业,环路,匝道,快速路,地铁区间为一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以南京某新区地下空间为例,浅析大型地下空间结构设计方法,利用robot以及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分析了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以及用三维计算验算了二维robot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优质及创新理念的推进和发展,综合管廊的建设中预制拼装技术的占比逐年增高,它克服了现浇地下综合管廊在施工、运营方面的诸多不足。地下综合管廊及其构筑物作为地下工程,防水措施可靠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核心,而作为具有更多拼缝和接头的预制拼装管廊,其防水问题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对采用不同拼装方式的矩形、圆形、梨形等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防水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究了模块化管廊多种拼接缝和变形缝的防水措施,重点讨论了管廊组合结构形式、防水工艺、防水材料及其防水性能,总结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水成套技术,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预制拼装管廊的防水性能,有望在模块化预制拼装管廊、地铁管片拼装等类似工程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与澳门一河之隔的珠海横琴,一条长达33 km,集给水、电力、通信、中水和真空垃圾管等多种管线于一体的地下管廊投入使用。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建成的最长、最先进的现代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这只是中国大规模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前奏曲"。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后,中国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于2015年7月31日宣布将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