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在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设计中的分析与研究。依据Matlab/Simulink的曲线图表功能和图解化程序,以及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的数学模型,计算了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的力、力臂、力矩。为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驾驶室的液压翻转机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驾驶室的液压翻转机构设计,并对其液压部分的工作原理做以说明,为驾驶室的翻转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种独立悬挂重型汽车桥壳悬挂支架,独立悬架式驱动桥,汽车平衡悬架车桥限位装置,分体结构卸荷顶杆装置,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使用的带棘爪油缸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采用解锁软轴解锁的液压翻转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指出了采用解锁软轴解锁液压翻转机构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采用自解锁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的解决方案。设计了采用解锁油缸进行自动解锁的驾驶室翻转油缸装置,分析了自解锁油缸设计要点,并给出了设计结构。经试验验证可知,所设计的自解锁翻转机构操作简单,不易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5.
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是通过一些液压元件来满足驾驶室翻转及锁止的机械结构。重型卡车为了发动机及底盘附件检修方便,一般都设置有驾驶室翻转机构。差动式翻转机构由于油缸双腔同时供油,翻转过程更平稳,缸筒采用变径设计,在车辆行驶时,活塞杆可以在扩径区自由伸缩。文章重点介绍了差动式翻转系统应用过程中的设计要求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欧曼ETX系列重型汽车是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推出的全新换代产品,它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TX车身造型、水晶前照灯、全浮车身、液压翻转驾驶室、气囊座椅等技术,整车外观新颖大方,驾驶室内部在原欧曼H2车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设计改进,豪华舒适,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其电气系统在原欧曼重型汽车上进行了大量改进,电气原理图如图1所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部分轻型载货车平头驾驶室采用扭杆式翻转机构,该装置要求其锁紧机构必须安全可靠。以某轻型载货车的驾驶室锁紧机构为例,阐述了轻型载货车驾驶室锁紧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建立驾驶室翻转过程的数学模型,得出最佳的扭杆安装预扭角度,并进行了轻便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翻转机构的轻便性大大改善,为翻转机构改进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单扭杆翻转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布置,零部件数量少,成本低。国内外大部分轻型卡车均采用单扭杆作为其驾驶室翻转机构的主要结构形式。采用单扭杆翻转机构,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驾驶室出现歪斜问题,影响客户的正常使用。现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结合CAE分析,找出驾驶室歪斜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海 《专用汽车》2003,(6):25-26
消防车驾驶室由单排座改为双排座,增加了驾驶室长度和重量,原有驾驶室的翻转机构不能满足要求。为此,提出了“一泵带双缸”的设计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扭杆工作角度的确定,对扭杆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驾驶室扭杆翻转机构的运动分析,导出了扭杆的附加扭转角△ψ,通过对△ψ的控制中以调节驾驶室翻起落下的轻便性及扭杆的最大扭转角度,以LZ1101M车的驾驶室扭杆翻转机构为例,阐述了附加扭转角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某重型卡车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原理的基础上,指出该机构存在着影响驾乘舒适性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两种对该机构的改进方案,经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案二中的铰链式液压缸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谷安涛 《汽车工程》1996,18(6):333-337
前翻式驾驶室支承方式虽平头车设计中十分敏感的技术,专门研究报导很少本文度图从驾驶室后支承方式,结构,振动的研究,提出支承方式和驾驶室系统受力关系及车身地板开裂问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Nastran软件,对某商用车驾驶室系统进行了CAE模态,弯曲扭转刚度和强度分析,结果显示,驾驶室前四阶模态有效避开了发动机怠速频率,而弯曲和扭转刚度满足设计目标,同时,驾驶室四工况下最大塑性应变达成设计目标,综合评估该商用车驾驶室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例,通过实车道路试验,研究了四弹簧,四气囊悬置减振系统的振动特性在A级路面和B级路面对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四气囊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平顺性整体优于四弹簧驾驶室悬置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为例,建立驾驶室有限元模型,通过实验模态与数值模态对比进行模型验证。驾驶室与车架通过翻转机构连接,决定了载荷工况的特殊性。分析驾驶室的受力情况。在外载不变的情况下,基于各部件板厚的灵敏度值,对驾驶室进行轻量化处理。轻量化结果用于外部载荷大小的更新,计算得到结构改进后的驾驶室强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灵敏部件的板厚修改,在总车身质量减小的情况下,白车身的强度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7.
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的平顺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的现代虚拟样机技术进行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设计和计算分析方法,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整车系统的参数化振动模型,结合实际参数对典型货车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以驾驶室座椅处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评价对象对原车驾驶室悬置系统和底盘主悬架系统进行了参数匹配和改进设计,解决了原车隔振效果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轻型商用车驾驶室异常振动的情况,通过对某情形商用车在行驶中抖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对轻卡行驶抖动机理和进行探讨,并最终确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并对故障车辆异常振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同时也为后续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