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动车组塞拉门是乘客进出车辆的通道,是车辆使用最频繁的部件,也是故障率很高的部件,当塞拉门发生偶发性故障时,故障排查难度大。通过开展塞拉门系统PHM技术研究,可以对塞拉门状态进行提前诊断,减少显性故障,提高车门的可靠性,进行预防性维修,降低维护成本。文章分析了塞拉门典型故障,对塞拉门故障进行了PHM建模,介绍了塞拉门预警案例。  相似文献   

2.
李文彪  陈建芳  刘欣 《铁道车辆》2023,(2):64-67+97
高速动车组运行时,塞拉门会受到雨雪和冷凝水冰冻的影响。门系统部件受到冷凝水影响时会无法正常动作,为适应高速动车组低温环境的运行需求,塞拉门门扇需提升隔热性能,降低冷凝水对塞拉门各部件的影响。文章分析了高速动车组塞拉门门扇结构,通过对塞拉门门扇内部空腔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门扇上的中空夹层玻璃采用LOW-E玻璃、玻璃中空层填充氩气、窗框和门板之间选用断热桥型材等措施对塞拉门门扇进行了改进。对改进后的塞拉门门扇进行了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以及隔热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塞拉门的传热系数降低了15.4%,隔热性能大幅提升,能够满足高速动车组低温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3.
单玉兵 《中国铁路》2023,(11):45-51
随着160 km/h捷运列车快速发展,对开启宽度大于6.5 m的超大开度自动车门提出了新要求。以6.5 m超大开度特种货运动车组塞拉门机构研制为例,概述开启宽度大于6.5 m的超大开度特种货运动车组塞拉门机构主要参数指标,研究适用于货运动车组开启宽度大于6.5 m的超大开度塞拉门机构,分析超大开度塞拉门机构设计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针对塞拉门机构研制,介绍设计选型、机构方案,通过受力分析、仿真计算等手段进行设计优化,并通过样机试制及相关试验对塞拉门机构方案进行验证,最终确定6.5 m超大开度特种货运动车组塞拉门机构方案。  相似文献   

4.
客车塞拉门元件综合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塞拉门元件综合试验台的用途及系统组成,阐述了塞拉门零部件的测试原理。  相似文献   

5.
张强 《铁道车辆》2002,40(10):17-18
介绍了塞拉门防冻电热装置的原理、结构、形式。通过实验分析,提出了塞拉门防冻电热装置的技术条件和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继红 《铁道车辆》2001,39(1):29-32
分析了IFE与BODE公司的电控气动塞拉门的电气控制原理,并对如何实现不同型电控气动塞拉门列车统型编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郑如军 《铁道车辆》2005,43(7):38-39
天津车辆段配属的部分25G型客车安装了手动塞拉门,自开行至今,先后发生多次手动塞拉门锁闭不良故障,有的门甚至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开启,给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为此,本文对此故障进行了专门分析。  相似文献   

8.
轨道车辆微动塞拉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现行城市轨道车辆上使用塞拉门系统“关门难”的现象,分析了乘客拥挤情况下门系统的受力状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按照欧洲及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微动塞拉门:在最大防挤压力相同的前提下,微动塞拉门关门时门系统能够承受的人体阻力接近现行塞拉门的4倍;且由于微动塞拉门的塞拉距离减小,拥挤的乘客作用在门板上的人体阻力显著降低,约为现行塞拉门的1/5。从而解决了塞拉门“关门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铁路高速动车组塞拉门的密封形式,从塞拉门制造、安装调整及维护的角度论述了影响塞拉门密封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铁道客车用塞拉门的相关标准,总结了国内铁道客车及动车组用塞拉门标准的形成过程,并比较了国内外标准对塞拉门关键性能设计上要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意在对评审工作信息化系统研究从研发背景、目标、功能、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研究结论:该系统搭建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量化标准数据库,规范了评审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管理,对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进行优化控制和战略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可交换车体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与其他运输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1案情 某市橡塑厂于1999年10月18日由铁路某车站运往某西站胶管103件、胶板25件,轮胎2件,保价金额4万元,由承运入装车,运到期限为12天.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旅客投诉数量偏少的现实掩盖了客运服务方面不足的问题,从旅客投诉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抑制投诉的各种原因,从而提出了健全现场投诉受理制度、规范投诉处理行为、加强投诉宣传以及建立补偿、奖励制度等措施建议,以提高服务对象的投诉比率,制约不良的服务行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担当南口一大同间8台DF4客运机车轮箍的轮缘、踏面的测量及材质的超声波检测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只有将轮箍的缺陷堵在国外,加大国内的检测力度.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芾 《中国铁路》2000,(9):21-23
介绍了摆式列车作为一种在既有线路上提高运行速度的补充措施,近20年来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运用。提出在山地和丘陵占在部分面积的中国西部地区,采用摆式列车提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介绍摆式列车的运用实践和发展概况之后,提出了中国发展摆式列车的前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变形监测网稳定性检验与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因此确定变形体的稳定性就尤为重要。设计了一个水平位移监测实验网,人为改变某点的水平位移量,得到两组观测数据,利用平均间隙法原理,判断所设计的水平位移监测实验网中点的稳定性,进而确定变形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高寒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大坂山公路隧道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脉东段南支脉,全和工1530m,洞口路面海拔高度为3792.88m,是国内目前海拔最高的隧道。为了解决好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问题,施工、设计、科研单位共同组织了科研攻关小组,通过研究、实践、总结、改进、提高,获得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隧道的基本经验和一些施工关键技术。该工程的成功建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修建商海拔高寒地区公路、铁路隧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外高速综合检测技术分析,为保障既有线提速200~250km/h列车运行安全,确保提速线路基础设施良好,研制了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弓网检测、动力学检测、信号检测、ATP监测、无线场强检测、动应力测试和环境监视系统,自主集成200km/h过渡综合检测列车,并对京沪线等既有提速干线进行每十天一周期的动态实时检测和分析,提出尽快完善高速轨道动态检测评价标准及方法、深化接触网检测评判标准研究、尽快完善信号动态检测标准、形成我国铁路高速铁路动态检测标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袁庐坪 《铁道货运》2004,(2):42-43,48
阐述了铁路货车超载的危害并分析了散堆装货物的性质、作业方法及易发生超载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散堆装货物超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