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2010年进行甩挂运输试点工作以来,无论是试点项目的选择还是甩挂运输方案的制定,货运站场(物流园区)都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货运站(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包括几个方面货物的运输组织、中转换装、装卸储运、通讯信息以及辅助服务功能。一般说来,无论采用传统的单车运输还是甩挂运输方式,对货运站场(物流园区)的功能要求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但在对设施设备的要求上,不同的运输组织形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物流给铁路货运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在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时,如何寻找铁路传统货运融入现代物流,加速货运发展的突破口,是一个值得思索也必须思索的问题。物流园区在我国发展不足十年,国内一些城市将其与铁路货运相结合,依托铁路货运站开始规划专业性较强的铁路物流园区便是利用现代物流理念发展铁路货运  相似文献   

3.
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物流园区是多个物流企业或物流(配送)中心及辅助服务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它一般以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包括与之配套的信息、商务、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用地。从国外的物流园区看,物流园区的规模没有确定的标准。日本20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74万m2、荷兰14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为44.8万m2、英国第一个物流园区占地不到1万m2,而德国的不莱梅货运站则占地在100万m2以上。从总体上看国外物流园区用地多在7万m2以上,最大不超过100万m2。不同的地理位置、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建设的推进和现代物流理念的发展,我国一些公路货运枢纽不仅在规划中冠以物流园区的名称,而且在功能上不断完善,货运枢纽的种类也开始突破传统的零担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等形式,向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业态延伸。  相似文献   

5.
物流园区选址问题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正>现代物流,作为我国运输业在21世纪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在我国新世纪产业发展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物流业将面临难得的机遇和重大的挑战。而物流园区的建设,则在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流园区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是提供物流服务的重要场所。从空间位置上来讲,物流园区是多个企业物流中心集中的区域;从物流服务的环节来讲,它能够在仓储、装卸搬运、配载、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几个方面提供综合服务。建立适应物流业发展的物流园区,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在物流发展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综合运输》2001,(12):36-38
<正>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它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物流活动,将众多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共享一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实现物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目前,物流园区在我国物流发展中是一大薄弱环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加强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关键,也是社会化开放型高效物流体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物流园区是物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为了实现物流运作的共同化,按照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要求,集中建设并由统一主体管理,为众多企业提供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物流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功能集成、设施共享、用地节约的优势,促进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提高社会物流服务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  相似文献   

8.
建设港口物流园区意义我国沿海港口是水陆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枢纽,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是城市经济中心各种经济资源聚集和释放作用的重要条件,具有发展成为现代物流园区的潜在良好基础。确立港口在物流业中的地位,明确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重点,拓展港口的各项物流服务功能,引导传统的港口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在港口聚集众多的物流企业群,把港口区域建设成为具有货物装卸、储存、运输、通关、保税、加工、整理和信息服务功能,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融合,有序运作,达到对物流活动进行集中控制,组织协调,平稳衔接的现代物流园区,是形成我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义的基础上,针对德国物流成本所占份额远低于我国的情况,从实行物流信息化管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完善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积极发展绿色物流等方面分析德国物流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物流园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及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发展我国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说: 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整合资源是物流的内涵所决定,整合优化是物流管理永恒的主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在物流资源的利用率、物流服务的集成度、物流产业的集中度、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资源整合的必要性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物流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物流园区是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优化提升物流园区发展,对提升物流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还存在着边界不清、水平不高、要素不聚和"微循环"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物流服务网络整体水平的提升。文章结合"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形势,从政策法规、规划布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一、深圳现代物流业现状1.深圳现代物流业现状深圳在国内较早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将其作为深圳市重要支柱产业,并于2007年月1月出台了深圳市1号文件《关于加快深圳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深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圳物流产业的结构是以港区、物流园区以及物流公司为主,其中九大港区、七大物流园区、跨国性物流企业以及正在崛起的本土物流公司都发挥着重要的重用。  相似文献   

14.
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作为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址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物流成本及物流运输效益。本文在电商物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首先分析了国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及新变化,以充分发挥物流节点的功能为目的,结合国内物流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影响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在实际规划中制定合理的物流节点布局方案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物流产业聚集区的产生、演化过程和内涵,揭示了其公共经济、空间经济和产业经济层面的内在机理,设计了具体实现路径,并给出一个现实案例。研究发现:物流产业聚集区是在我国物流园区探索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本质上是一种物流产业、被服务产业和创新产业围绕物流园区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形态,能够有效实现物流园区外部效用内部化,提升区域产业聚集向心力,实现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次开展潜力产业遴选、产业体系构建、空间布局落地、引进目标企业等工作,可有效实现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保税物流园区的产业簇群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始重视物流在经济中的作用,尤其是沿海发达省区和中心城市,都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纷纷制定并组织实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构建保税物流园区。众多学者对保税物流园区的开  相似文献   

17.
业界动态     
数字+观点=动态数字+观点=动态物流园区空置原因据统计,我国物流园区空置率达60%左右,这一问题如不被引起重视,将会影响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空置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政府规划时缺乏统筹安排。这集中表现在物流园区规划不从当地物流需求出发,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各个地方在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不相协调,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物流园区的入驻率。2、政府对物流园区建设干预过度。政府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中应做好前期规划和后期调控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政府却成为直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8.
物流园区的特征与内涵要理顺交通运输行业在物流园区发展中应该做什么,首先是要搞清物流园区这个概念,找准行业自身的定位。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物流园区的概念解释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的集约化和物流运作的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绿色公路货运站(场)的发展,在理解绿色公路货运站(场)内涵的基础上,从节地与环境影响、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场站设施环境和运营管理6个方面选取27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绿色公路货运站(场)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结果表明:选取的27个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容易获得、量化方法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指导绿色公路货运站(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路货运站(场)能耗现状及能效影响因素,重点围绕货运站(场)设计建设和运营环节的宏观选址、建筑设施、布局工艺、场站设备、运营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货运站(场)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权重值,同时综合考虑我国货运站(场)能效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货运站(场)能效等级评定方法,为推动货运站(场)的节能减排改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