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广布高原多年冻土,是公路建设的技术难题.简介我省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公路的实践.根据"中国冻土区划图"分析我省公路发展可能遇到多年冻土的区段,并对加强冻土地勘及科研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青海省多年冻土地区形成的条件、分布特征以及对青海省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总结了青海省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稳定性研究的成就,提出了青海省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交通建设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道214线和青海省省道天(峻)木(里)公路多年冻土路段病害的大量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形成原因,研究了典型公路病害的主要类型与多年冻土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今后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道214线和青海省省道天(峻)木(里)公路多年冻土路段病害的大量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形成原因,研究了典型公路病害的主要类型与多年冻土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今后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多年冻土地区所出现的典型病害.县际公路建设时经过多年冻土地区地段,在勘测和设计中应调研的内容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青海省公路隧道建设作一回顾,特别是对多年冻土地区的隧道建设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已经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为支持青海省藏区的发展,玉树重建工作能顺利实施,国家规划把G214线共和至结古段建设成为高速公路。公路穿越大片多年冻土区,而当前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尚无修筑高等级公路的先例。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永久不化的冻土,它的分布一般是受到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在冻土区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修建是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康、青藏新藏、木里等公路的病害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基本特征:土质特征、冻土特征、工程地质和气候特征、行车荷载和水分等。揭示了水、温度、土质是导致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发生翻浆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认识了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形态,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特点,从路肩、边坡以及排水设施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养护的关键措施。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养护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在多年冻土地区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以便于对其进行合理及时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10.
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的建设中推广应用了《沙漠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在生产实践中深化和完善了科研成果。文章就该研究成果在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选线和线形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年冻土地区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从外业调查到内业设计,参照国内的成功经验,提出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设计方法,保证公路在多年冻土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中,采用绿色防护工程,有效保护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的实施,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使整个公路工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保温板基路国道214线、青藏公路试验段地温进行分析,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多年冻土区保温板路基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本篇依托"西部地区公路快速客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介绍了公路快速客运的概念、构成要素、服务对象、特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公路快速客运系统的车辆、站场、服务、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公路快速客运系统评价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快速客运发展对策及建议,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公路快速客运系统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陶乐至横城公路沙漠地区的风沙运动规律,根据沙漠公路选线原则,对陶乐至横城公路沙漠路段路线布局提出三种方案,经过科学合理的比较论证,确定了最终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全长630多公里、投资超百亿元,经过4年艰苦卓绝的建设,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首条高海拔、高寒、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一期)基本建成通车,与现有214国道构成了通往玉树的高速化大通道。这条穿越高海拔地区的高速化公路,在青藏高原筑路史上创造  相似文献   

17.
省道308线公路是连接玉树地震灾区和国道109线的主要交通枢纽,项目的实施对完善青海省青南地区公路网建设、促进藏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多年冻土地温普遍较高,高含冰量冻土发育。在极差工程地质条件地段,增设热棒路基,保护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热棒路基首次在省道308线多年冻土公路工程中应用,因此,有必要在运营阶段对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效果进行监测。本文总结了该区的地质条件区划和多年冻土特征,结合热棒工作原理,通过地温和变形等试验、监测方法,来实现对热棒路基效果的评价,为以后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建设以及运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内蒙古省道301线根河至拉布大林段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根据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气候、地质特征以及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详细阐述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以及检查和监测方法。施工完成后,没有出现路基产生冻胀、融沉变形、翻浆、纵向裂缝质量病害,路基安全稳定,多年冻土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条对多年冻土区道路病害的现场调查,总结分析了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存在的主要病害类型,并分析了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性的措施,全面服务于多年冻土区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企业发展,构建了具有行业和企业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与技术创新体系,被业界誉为"一院创新模式"。目前拥有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中交集团区域研发中心(中交西安道路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陕西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岗位等多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汪双杰,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主管科技创新工作。多年冻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