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质素纤维材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较多,它能够稳定沥青结合料,但对于SMA-5这种超细粒径混合料的影响以往资料中很少提及。同样对于这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结合料对其性能也将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针对木质素纤维的作用与沥青结合料的影响,以SMA-5沥青混合料为载体,进行室内对比试验和试验段验证,期望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SMA-5混合料的性能特点,研究木质素纤维与沥青结合料对于SMA-5的性能影响,为完善其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室内试验和生产中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路面沥青材料包括沥青结合料和沥青混合料,是粘弹性材料,其动力性质,即复模量和相位角,是理解路面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反应的基础。本文通过探讨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动力性质的关系,发现沥青混合料的复模量和相位角可以分别表示为沥青结合料复模量和相位角的函数,复模量的关系可用一般化的幂函数表示、相位角的关系可用改良的半正矢函数表示。与现有方法相比,这两个函数不仅反映了在剪切加荷条件下结合料作为粘弹性液体、混合料作为粘弹性固体的本质区别,而且完善了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动力性质关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对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小花 《东北公路》2002,25(2):60-62
本文针对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破坏的技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过试验论证了沥青、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变化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减轻车辙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矿料间隙率(以下简称VMA)是综合反映沥青混合料质量状况的核心指标,对沥青混合料设计、生产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在归纳总结影响VMA的若干因素的基础上,举例说明了VMA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兆元 《东北公路》1998,21(2):26-29,13
本文重点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几个技术问题,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的选择,组成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材料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在出现的病害与处理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结合料、集料和空隙构成,在离散元模型中的数字重构包括沥青结合料的重构、集料的重构和混合料的重构。以二维圆形颗粒对不同组分指定相应的接触特性,以反映各组分的力学机理,从微观角度给出了沥青混合料的结合特性,并利用离散元方法生成3种具有代表性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微观模型,以颗粒间的接触力矢量反映不同沥青混合料的骨架变化。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是一种低碳环保的路面再生技术。为改善冷再生技术存在的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利用率、高胶结料用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性环氧树脂基胶结料,通过具有渗透能力的扩散组分实现RAP中老化沥青的有效利用。首先,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荧光显微镜分析了胶结料在老化沥青中的渗透扩散行为,验证了扩散组分对老化沥青的激活作用;其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附着力测试仪分析了胶结料与集料间的界面黏附,验证了胶结料的黏结能力;然后,借助差式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胶结料的固化性能;最后,验证了低胶结料掺量下水性环氧树脂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扩散组分能够促进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在老化沥青中的扩散,并且能够渗透到老化沥青中,提高冷再生条件下老化沥青的利用率;扩散组分的残留会影响水性环氧树脂体系与集料的黏附,但在掺量合理的前提下则有利于提升水性环氧树脂与老化沥青之间的黏结强度;扩散组分的掺加并不影响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效率,反而具有促进作用;掺加扩散组分后,水性环氧树脂基胶结料成型的高比例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是沥青混合料的三大体积指标,它们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通过文献综述和工程实践数据论述了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测试进展及其对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广东省某高速公路Superpave混合料的设计,分析了体积指标内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着密切联系,目前用于检测这2项指标的试验仪器种类较多,选取其中3种具有代表性的仪器,即国产普通离心抽提仪、德国20-1100型沥青混合料分析器及美国MODEL4731型沥青混合料燃烧仪,介绍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并分别用其对室内拌和混合料进行沥青抽提试验。3种仪器试验结果误差对比分析表明,德国20-1100型沥青混合料分析器精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