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商用车的发展,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动响应时间是评价气压制动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缩短制动响应时间的方案意义重大。试验表明,通过优化气压制动系统的选型及布置能有效提升制动响应时间,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整车安全性。文章从气压制动系统管路布置及优化选型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试验数据论证影响制动响应时间的因素,固化一些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对尿素喷射量的精确计量,对无气辅式喷嘴的电磁阀响应时间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Ansoft Maxwell仿真软件的电磁铁模型,分析影响电磁阀响应时间的相关因素,并通过试验验证。通过有限元分析找出电磁阀吸力和电磁阀参数之间的关系,再由动态仿真确定阀内回位弹簧刚度、线圈电阻等因素对整体电磁阀响应时间的影响,并在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后缩短了电磁阀响应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工作气隙和回位弹簧刚度会对电磁阀开启和关闭时间产生相反的影响,而线圈匝数和线圈电阻对电磁阀的关闭时间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制动是主动安全的重要一项,也是各国在设置市场准入门槛的首要指标。制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驾驶员和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动响应时间又是衡量制动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主要分析了气制动系统影响制动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整改案列,分析查找问题根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响应时间作为商用车制动系统两项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车辆行车安全。本文通过对某款8×8车型的制动减速度与制动响应时间进行匹配设计、测试分析及设计优化,最终使制动减速度达到理想状态,制动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制动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影响挂车制动响应时间的因素有多种,继动阀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验证分析了继动阀的品牌、比例及位置等要素对挂车制动响应时间的影响,为提高挂车的响应时间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缩短重型越野汽车的制动响应时间,提高制动性能,设计了基于气压制动的电控制动系统(EBS)。依据目标车型的性能参数及EBS控制算法,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平台,建立了目标车型的整车模型及控制算法模型。仿真研究了所设计的EBS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制动性能,并通过与常规ABS制动系统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BS系统在减少制动响应时间和提高制动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放电电流。蓄电池放电电流过大时,其内部化学反映直接作用于极板表面生成硫酸铅,电解液不能及时渗入极板内部,致使极板内部大量的活性物质不能参与化学反应,从而减小了蓄电池的容量,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每次使用起动机启动发动机的时间不应超过5秒,再次启动时应间歇10-15秒以上,3次以上启动时应间隔3分钟以上,以使电解液充分渗透,使更多活性物质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8.
准确预测徐变是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分析可靠性的关键,混凝土的组成是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利用混凝土短期徐变试验对B3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可以消减高性能混凝土组成对徐变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使用该方法预测高性能混凝土长期徐变,能提高精度,缩短试验时间,降低试验费用。  相似文献   

9.
论文简要介绍了集对分析理论中的聚类预测方法.基于对路面性能预测工作的分析,指出了集对聚类预测适用于路面的性能预测;进而阐述了以路面破损率作为性能预测对象,主要考虑交通量、温度及湿度三项性能影响因素的应用思路;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这种新方法的可操作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使用广泛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对砼强度进行了预测,并将模型的预测值与传统的Bolomey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由于综合考虑了砼强度的各种影响因素,能实现非线性关系,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砼强度预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车辆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液力缓速器作为辅助制动装置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液力缓速器对于提升司机的驾驶体验、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明确找到影响液力缓速器使用效果的外界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调整,才能保障液力缓速器的合理利用。本文对液力缓速器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和车辆改装注意事项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是中国公路路面的主要形式,其路面性能预测是养护决策的基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资源分配的依据,能否准确高效地对沥青路面性能进行预测,至关重要。该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性能预测的复杂性和影响沥青路面性能变化的诸多因素,在深入调查分析国内外沥青路面预测方法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各预测方法的特点,评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根据调研结果,该文提出了现阶段该研究领域的4个关键问题:极端事件导致路面性能波动问题,维修养护导致路面性能变化问题,多因素对路面性能衰变的耦合作用问题,以及大数据在路面性能预测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高压共轨式电控喷射器快速响应电磁铁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计算机仿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各种参数对高压共轨式电控喷射器快速响应电磁铁性能的影响,经优化的快速响应电磁铁的开启响应速度为0.35ms,关闭响应时间为0.3ms。  相似文献   

14.
建立电动自行车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连接模型,提供了利用该连接模型分析电动自行车绝缘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采用该分析思路找到影响试验车辆绝缘性能的根源,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水下隧道渗流涌水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及预测涌水量时选择影响因素的准则,确定了用于预测水下隧道涌水量的6个影响因子。分析了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的可行性,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从而建立了多影响因子的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收敛性能好、简单可行。通过比较GA-BP神经网络和经典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验证了前者改良了后者的局限性并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高超  蔡俊华  李卫虹  周振营 《公路》2008,(1):150-153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当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文章应用正交配合比设计,论述了杭州湾大桥北航道桥索塔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的设计原则、方法和过程,找到了满足施工要求的海工混凝土配合比,并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海工混凝土性能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城市中,准确获取公交车到站时间可以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但在目前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公交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行驶时间不稳定,这严重影响人们乘车体验感。本文结合了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了公交线路的站点数据,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的预处理,并考虑了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多种干扰因素,对鹰潭市27路公交上行线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公交车到站时间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在四十秒以内,预测精度也优于直接支持向量机的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公交车的到站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汽车用磁流变阻尼器响应时间的组成部分、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汽车用热塑性复合材料(GMT)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研究影响CMT材料机械性的因素,探讨了PP塑料树脂及配方、玻璃纤维结构与性能、界面处理、成型工艺和使用环境等因素对该材料的影响程度,并介绍了玻璃纤维毡增强复合材料(PP-GMT)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的不足,采用逐步回归法从众多宏观影响因素当中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将动态回归ARIMAX模型应用于预测。前者保证了模型应用的准确性,后者则兼有回归与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两方面的优点。根据1983年—2005年间相关数据,建立起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同人口总数、运输线质量里程数、客运量、驾驶员人数、人均GDP、公路运输汽车拥有量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应用ARIMAX模型进行预测,拟合结果显示,误差较小、预测情况良好,在交通事故宏观预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