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1年俄罗斯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的悲惨事件又将潜艇脱险、营救和打捞的主题带到人们面前。通常所考虑的潜艇脱险和营救过于集中在狭隘的问题上。描述了潜水员通过改进的方法登上失事潜艇施救,或使失事潜艇上幸存的艇员营救自己。涉及到潜艇打捞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的启迪与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对潜艇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并且从俄罗斯潜艇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以及潜艇可靠性、抗沉性等方面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的教训和启发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潜艇防险救生历来是海军潜艇部队受困扰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自“库尔斯克”号导弹核潜艇毁来性地沉没后,引起世界各国海军极大的震惊,进而对潜艇的防险救生问题更为重视和关注。主要论述俄罗斯核潜艇上救生装置的设计观点,研制过程,装备的性能和目前达到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失事沉没,给出了可能的失事原因,探讨了俄罗斯潜艇抗沉性和防险救生系统的设计思想,从信号浮标,集体漂浮救生舱,横隔壁强主,出入舱口和延生措施等方面分析该潜艇防险救生系统的可能失效原因,描述了我国防险救生系统现状,结合我国潜艇设计观点和世界防险救生水平的发展,提出我国潜艇防险救生技术重点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非核动力潜艇推进系统的选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俄罗斯(前苏联)非核动力潜艇推进系统的选择及推进系统的组成和参数,介绍了俄罗斯(前苏联)非核动力潜艇柴油机功率、主推进电机功率、最大水面和水下航速的发展变化,给出了潜艇推进系统的主要形式和舱室布置,并对俄罗斯(前苏联)非核动力潜艇AIP装置,包括闭式循环柴油机装置、闭式循环蒸汽动力装置、电化学发电机装置的研究和设计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结合各种潜艇推进系统,对俄罗斯非核动力潜艇推进系统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锋 《航海》2002,(2):21-24
2001年10月,俄罗斯成功地在巴比伦支海打捞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74年,美国就曾在太平洋上打捞过沉没的前苏联潜艇,而那次打捞的难度,从各方面来说,都超过了打捞“库尔斯克”号。 二战后,前苏联海军不仅加紧了对核潜艇的研制,同时对体积小、行动灵活、噪音小、造价低廉的常规潜艇也非常重视,所以前苏联海军的常规潜艇也得到了空前发展。60年代,前苏联拥有的常规潜艇多达150余艘,居世界首位。而美军当时真正能投入使用的常规动力潜艇只有几  相似文献   

7.
超空泡技术将改变海战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人最早知道超空泡武器是在2000年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于巴伦支海之后,据称致该潜艇沉没的爆炸与一种采用超空泡技术的高超声速鱼雷的试验有关。由此,人们知道了采用超空泡技术的鱼雷航速竟可以超乎想象地达到100节以上。但谈到什么是超空泡技术、其军事价值和意义又如何,人们可能就知之不多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要叙述了要今年在巴伦支海演习中沉没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历史、战术技术资料。对该艇沉没事件引伸出的关于海军装备建设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提出要正确处理装备发展中高科技与高可靠的关系;分析事故原因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潜艇设计中作战能力与生存能力的关系;核潜艇自身建设与保障体系同步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要叙述了今年在巴伦支海演习中沉没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历史、战术技术资料。对该艇沉没事件引伸出的关于海军装备建设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 ,提出要正确处理装备发展中高科技与高可靠的关系 ;分析事故原因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潜艇设计中作战能力与生存能力的关系 ;核潜艇自身建设与保障体系同步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俄罗斯基于电化学发电机的AIP潜艇装置发展状况,介绍了俄罗斯(苏联)电化学发电机AIP潜艇及AIP装置设计,对俄罗斯AIP潜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1989年4月,苏联海军一艘现代化的“迈克”(m)级核潜艇“共青团员’号(7900吨)在挪威近海沉没。挪威政府为此向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世界舆论也为之哗然。这艘沉没的潜艇是苏海军1984年以后才服役的一艘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由于目前该级别的潜艇尚无第二艘,所以苏海军急切查明事故原因,并公开招标打捞这艘横卧在水下1600米处的核潜艇。为了获得该潜艇的打捞权,在苏联、美国、挪威、意大利、荷兰、芬兰等国的打捞公司之间展开了激烈  相似文献   

12.
深潜救生艇是一种可与沉没失事潜艇对接,援救出被困艇员的载人潜水器,是执行潜艇救生保障的核心装备,对潜艇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历来受到拥有潜艇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目前国外深潜救生艇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了当前国外深潜救生艇的救援能力,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正在秘密研制一种全新的水下武器——水泥潜艇,是潜艇制造材料的新突破。 水泥造船并不是俄罗斯的首创。在我国,水泥船比比皆是,只不过这种水泥船的性能很差,已进入淘汰阶段,而水泥潜艇则以高标准水泥为主,结合其他先进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在高科技的辅助下,水泥潜艇的性能超越了普通潜艇。 首先,它的隐身性能大为提高。俄罗斯采取  相似文献   

14.
大家知道,潜艇在水下失事沉底不能浮上水面时,必须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其他舰船来援救。要想迅速得救,失事潜艇首先要设法让外界知道沉艇的精确位置。为此,不少国家都研制了搜索和标示沉没地点的  相似文献   

15.
《船艇》2002,(9)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演习当中沉没了,关于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库尔斯克”号沉没事件的内幕进行分析,也许有助于了解核潜艇沉没的真相。内幕之一:超大型鱼雷是罪魁祸首吗?  相似文献   

16.
现代潜艇由于制造缺陷、操作失误、意外碰撞、导航错误、设备故障以及火灾、爆炸等原因,多年来事故不断。据国外资料统计,仅在和平时期就有100余艘潜艇沉没,约有3000余名艇员遇难。故世界各国在发展和使用新型潜艇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新型潜艇救援舰船的研制,各种潜艇救助船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救援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 潜艇这一隐蔽的水下兵器自问世以来,就对水面船只构成了巨大威胁。“一战”潜艇首次大规模应用于实战,就取得了赫赫战绩;到了“二战”,随着潜艇性能的不断提高和“狼群”等新战术的运用,一时间使人们达到了“谈潜艇色变”的严重程度。据统计,自“二战”爆发到1941年圣诞节前夕的短短两年多时间,仅英国遭受德国潜艇攻击而沉没的海运船只就达600多万吨,占同时  相似文献   

18.
陈安刚 《航海》2002,(4):23-24
早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海军一艘护卫舰被巴基斯坦潜艇击沉。印度海军由此认识到了拥有潜艇的战略意义,并迅速于70年代初期向当时的盟友前苏联购买了数艘F级常规动力潜艇,从而正式组建了南亚地区继巴基斯坦之后的第二支潜艇部队。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目前,在印度海军潜艇部队的实力编成中,有4艘原苏联F级、4艘德国209级和10艘俄罗斯“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2001年9月,印度与俄罗斯签定了租借1艘V—Ⅱ级攻击型核动力潜艇的合同,租期3年,这使得印度海军潜艇总数达到了19艘。目前,印度海军潜艇部队编成一个潜艇司令部,驻地维萨卡帕特南,在编潜艇分别配属各舰队执行日常战备任务。 F级 70年代初建造,印度海军重新命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8日晚,在世界上最大的潜艇生产厂一俄罗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一座全封闭的巨大船台前,聚集着大批俄罗斯高级官员,他们是来参加新一级攻击核潜艇下水仪式的。能让这些日理万机的俄罗斯高官齐聚这里,显然这艘潜艇也非同一般。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天要下水的潜艇就是俄罗斯刚建造完成的最新一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210”!  相似文献   

20.
<正>据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透露,俄罗斯第5代战略和攻击潜艇很有可能采取非核动力,并且结构更紧凑、隐身性更好。大型核潜艇是过去及当前主流,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为注重成本效益,未来潜艇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与现有潜艇相比隐身性更好,并搭配新的发电机组,甚至可能采取全电动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