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治理豆制品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化手段和生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处理豆制品废水,在生化反应前增加混凝、气浮物化处理手段,大大降低了COD的有机负荷,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生化处理阶段进水COD为500mgL-2000mg/L的情况下,出水COD可降到150mg/L以下,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该组合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具有COD去除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物化手段和生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在生化反应前增加混凝、气浮物化处理手段,大大降低了COD的有机负荷,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生化处理阶段进水COD为150 mg/L左右的情况下,出水COD可降到50 mg/L以下,达到国家回用水标准.该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具有COD 去除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物化手段和生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在生化反应前增加混凝、气浮物化处理手段,大大降低了COD的有机负荷,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生化处理阶段进水COD为150mg/L左右的情况下,出水COD可降到50mg/L以下,达到国家回用水标准.该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具有COD去除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某机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两类废水进行处理,确定最佳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生化联合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处理这两类废水.其中,混凝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在混凝剂PAC投量为100 mg/L、助凝剂PAM投量为10 mg/L条件下,COD和SS去除率分别达到28%和64%;生化处理中,厌氧-好氧联合生化处理效果较单独好氧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好,采用混凝-厌氧-好氧(回流)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在厌氧和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 h和8 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出水COD可降至40 mg/L以下,出水可回用于水力清砂和湿法除尘用水补充水.  相似文献   

5.
八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豆制品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多级反应器中进行实验,通过八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豆制品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进水浓度为800~1200mg/L,反应池的溶解氧在2 0mg/L左右时,气水比为9∶ 1,反应器的最佳停留时间为8h,COD及SS平均去除率可达90%和84%以上,TN平均去除率达68%,容积负荷为5 2kg COD/m3·d.反应器第一级的去除率最高,后面各级去除率增幅趋缓,出水可达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利用表观B/C指标和理论B/C指标评价了厌氧酸化过程对蔗糖-蛋白胨人工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COD为1 064~63 900 mg/L的废水,采用表观B/C评价指标,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0%~96%;采用理论B/C指标,可生化性提高幅度为2%~21.6%.实验结果表明用理论B/C指标评价厌氧酸化过程对蔗糖-蛋白胨人工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较之表观B/C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说明对于非硫酸盐废水类型,理论B/C作为评价其酸化过程改变废水可生化性的指标同样适用;酸化出水的理论B/C随废水COD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理论分析认为其与废水的酸化度(α)有关,酸化度越低,酸化出水的理论B/C越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表观B/C指标和理论B/C指标评价了厌氧酸化过程对蔗糖—蛋白胨人工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COD为1 064~63 900 mg/L的废水,采用表观B/C评价指标,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0%~96%;采用理论B/C指标,可生化性提高幅度为2%~21.6%.实验结果表明用理论B/C指标评价厌氧酸化过程对蔗糖—蛋白胨人工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较之表观B/C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说明对于非硫酸盐废水类型,理论B/C作为评价其酸化过程改变废水可生化性的指标同样适用;酸化出水的理论B/C随废水COD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理论分析认为其与废水的酸化度(α)有关,酸化度越低,酸化出水的理论B/C越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表观B/C指标和理论B/C指标评价了厌氧酸化过程对蔗糖—蛋白胨人工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COD为1 064~63 900 mg/L的废水,采用表观B/C评价指标,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0%~96%;采用理论B/C指标,可生化性提高幅度为2%~21.6%.实验结果表明用理论B/C指标评价厌氧酸化过程对蔗糖—蛋白胨人工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较之表观B/C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说明对于非硫酸盐废水类型,理论B/C作为评价其酸化过程改变废水可生化性的指标同样适用;酸化出水的理论B/C随废水COD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理论分析认为其与废水的酸化度(α)有关,酸化度越低,酸化出水的理论B/C越低.  相似文献   

9.
非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酸化的可生化性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表观B/C指标和理论B/C指标评价了厌氧酸化过程对蔗糖-蛋白胨人工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COD为1 064~63 900 mg/L的废水,采用表观B/C评价指标,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0%~96%;采用理论B/C指标,可生化性提高幅度为2%~21.6%.实验结果表明用理论B/C指标评价厌氧酸化过程对蔗糖-蛋白胨人工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较之表观B/C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说明对于非硫酸盐废水类型,理论B/C作为评价其酸化过程改变废水可生化性的指标同样适用;酸化出水的理论B/C随废水COD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理论分析认为其与废水的酸化度(α)有关,酸化度越低,酸化出水的理论B/C越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离子交换,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组合工艺处理硝酸胍废水.主要研究了树脂对硝酸胍的吸附、再生,结果表明:硝酸胍浓度为7.1 g/L,吸附流速控制在0.79 L/h,再生流速控制在0.39 L/h,再生剂选用4倍树脂体积15%硝酸钠时可以很好地实现树脂的吸附、再生.离子交换,A/O MBR组合工艺对硝酸胍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硝酸胍废水氨氮值在200 ~ 300 mg/L之间通过树脂旨处理后,出水氨氮平均值为1.8 mg/L,去除率可以达到99%;A/O MBR出水硝酸盐氮平均值为1.3 mg/L,去除率达到99.3%,MBR出水COD值可以达到2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