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设计重交通条件下白加黑路面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并探究其性能,文章基于CAVF法和半圆弯曲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评价三种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半圆弯曲试验和CAVF法可用于指导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且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SH-V型混合料拥有较强的抗车辙能力,适用于重交通条件下车辙病害严重路段;超高黏型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裂能力,适用于重交通条件下反射裂缝频发路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广西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路面车辙病害问题,文章在优选原材料和优化级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4%(占沥青质量的比例)高粘剂,室内测试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和抗水损情况,并通过施工试验路段的路面车辙深度和芯样汉堡车辙数据,对比分析高粘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高粘剂的掺入增加了沥青的弹性成分,增强了沥青与石料间的粘结力,从而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和抗水损能力,但处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时,特殊路段要根据交通、气候和载重情况,确保结构层具有一定厚度,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旧路的路况调查、病害处理、减少反射裂缝的措施、沥青面层的结构组合设计及施工工艺的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如何改善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减少车辙及减少面层反射裂缝等早期病害。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防止和修复车辙病害,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常见类型与成因进行分析,阐述半柔性抗车辙技术应用期间的原材料配比,提出半柔性抗车辙技术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措施,旨在提供对该技术的更深入了解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车辙和裂缝病害的问题,分析产生病害的原因,提出了利用不断变换行车道位置,恢复沥青路面的粘弹塑性,避免裂缝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等解决高速公路车辙与裂缝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车辙深度与行车安全性、路面积水、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特性之间的关系,推荐了车辙病害的养护标准,并在分析不同类型车辙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不同类型的车辙推荐了相应的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形成的原因,探讨如何高效维修和管理沥青路面,实现沥青路面的长久使用,减少因路面车辙病害而导致的事故。  相似文献   

8.
车辙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主要形式,特别在陡坡及超载的条件下,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更为突出。文章拟定了5种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各种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参数,对各种路面结构抵抗车辙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
对高速公路使用产生车辙病害,从道路设计、施工工艺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六钦连接线沥青路面出现的车辙病害进行了现场调研,分别对同桩号的病害位置及路肩位置进行钻芯取样,也对不同位置的芯样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不同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