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客运专线900t整机过隧道箱梁架桥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SJ900/32整机过隧道箱梁架桥机是为了整机不解体过隧道进行架梁作业而研制的900 t双线整孔箱梁架设设备。架桥机采用2孔连续双导梁和门式桁车的结构形式,作业程序简洁,变跨方便,能不解体自行或运梁车驮运过隧道。介绍架桥机的基本结构和作业程序,对国产大吨位架桥机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湘桂线900 t架桥机不能直接架设450 t并置箱梁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对900 t架桥机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和吊具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后,能同时满足架设900 t整孔箱梁和450 t并置箱梁的能力,实现一机双架减少资金投入的同时,降低了施工组织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3.
正1拼装设备1.1JQ900B型箱梁架桥机JQ900B型箱梁架桥机主要用于高速铁路900t级32m及以下跨度箱梁的架设,可架设32、24、20m等跨箱梁及其中任意跨度组合的变跨箱梁。JQ900B型箱梁架桥机为龙门式双主梁三支腿结构,主要由一、二号起重小车和机臂、一号柱、二号柱、三号柱、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石太客运专线TLJ900型架桥机过隧道架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了解决客运专线架桥机通过隧道架梁施工的技术难题。本文结合石太客运专线Z8标段工程中架桥机过隧道架设大吨位箱梁实例,分析了架桥机过隧道架梁的影响因素和必要性。通过重点介绍TLJ900型辅助下导梁式架桥机进隧道口时末孔箱梁以及出隧道口首孔箱梁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总结出一套宝贵的施工技术。研究结果:通过TLJ900型架桥机过隧道架梁施工技术总结,体现了TLJ900型架桥机在过隧道箱梁架设过程中的先进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全面开工,900 t箱梁架设施工工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900 t箱梁架设面临各种工况,尤其以通过隧道及隧道口架梁工艺比较难,着重介绍DF900D架桥机通过铁路双线隧道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6.
JQ900型架桥机架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城际铁路主要梁型为32、24、20 m双线整孔铁路箱梁,采用集中预制、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其中32 m箱梁重达900 t。简要介绍JQ900型下导梁架桥机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参数,在京津城际铁路项目中应用JQ900型下导梁架桥机架设900 t箱梁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1拼装设备1.1 JQ900B型箱梁架桥机JQ900B型箱梁架桥机主要用于高速铁路900 t级32 m及以下跨度箱梁的架设,可架设32、24、20 m等跨箱梁及其中任意跨度组合的变跨箱梁.JQ900B型箱梁架桥机为龙门式双主梁三支腿结构,主要由一、二号起重小车和机臂、一号柱、二号柱、三号柱、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主要技术参数架设梁型:32、24、20 m双线等跨箱梁及变跨箱梁;额定起重量900t,最小架设曲线半径:2 500m;适应最大纵坡:20‰;架桥机整机工作级别A3;工作状态风压 < 250 N/m2;非工作状态风压 < 750 N/m2;架桥机过孔走行速度0.1~3m/min;一号柱伸缩柱伸缩量下部1.1 m,上部1.62 m;起重小车起升高度7.5 m/(横移量±250 mm);工作状态外形尺寸(长×宽×高) 73 130 mm×17400mm×12638 mm;小解体驮运状态外形尺寸72 mm×11 mm×8.19 m;整机重量540 t,整机配电功率:280 kW;理论架梁速度:1孔/4h,配用运梁车YL900型轮胎式运梁车.  相似文献   

8.
随着30‰坡度上架设箱梁在近几年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出现,特别是在西南山区的客运专线线有部分出现并通过架桥机改造和调整架桥工艺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结合在成绵乐客运专线30‰坡度上架设箱梁和通过高窄防风屏障工程实例展开叙述,根据HZQ550型架桥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适用范围,通过稍加改进架桥机前支腿、导梁前后支腿和增加临时后支腿等措施后,满足了该复杂工况桥梁的架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客运专线900t双线箱梁运输和架设施工要求,详细阐述了轮胎式运梁车和导梁式架桥机主要结构、功能和技术性能,并对架桥机的主要结构、稳定性和施工载荷进行了检算。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HS900型高速铁路架桥机的性能结构特点和作业模式,侧重介绍该机各部的组成和主要技术特征,同时阐述通过隧道和系杆拱桥的作业方法。该机是导梁式架桥机,下导梁具有协助提梁机过孔和喂梁的功能,下导梁后抽,减轻了提梁机的负担,使提梁机的结构变得小巧;后支腿变幅式设计,前后支腿可以自由伸缩,不需要任何设备配合,即可用运梁车驮运通过隧道和系杆拱桥,且可以架设隧道进出口和系杆拱两端的桥梁;增加了活动支腿,使变跨施工极其方便。  相似文献   

11.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传力明确、经济效益和耐久性能好等特点而受到广大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青睐。文章以某暗挖地铁站为背景,介绍了洞桩法(PBA)地铁站中钢管混凝柱及其节点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弦梁结构是近年来大跨空间结构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结构类型,以其结构受力合理,跨越能力大,施工方便且建筑造型优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张弦梁结构和基本的施工方法,介绍福州火车南站雨棚张弦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既有隧道内、桥梁上道床机械化清筛难题,以清筛机起拨道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起拨道量与起拨道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拨道时起拨道装置影响范围为7根轨枕距离;随着起道量增加起道力呈增大趋势,随着拨道量增加拨道力呈增大趋势,起道量与拨道力成反比关系;既有大型养路机械起拨道装置的起拨道油缸参数满足新型隧道桥梁清筛机使用要求;起拨道装置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新型隧道桥梁清筛机的作业适用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新型隧道桥梁清筛机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32m整孔箱梁架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达成铁路客运专线32m整孔箱梁架设的施工,总结了DF900D型导梁式定点起吊架桥机架设整孔箱梁施工工艺,并提出了安全质量控制措施,为以后的整孔箱梁、大吨位桥梁架设提供了施工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40m+64m+40m铁路连续槽形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槽形梁是一种粱、板组合形式的预应力结构,具有建筑高度低、节省路基土石方工程投资、养护简便及减少噪声等特点,在解决立交跨线处净空受控制的工程中。结合某线40 m 64 m 40 m铁路连续槽形梁,介绍了槽形梁的合理断面设计、构造细节、平面杆系及空间结构的分析计算过程和结果,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合福客运专线箱梁架设过程中,需过隧道运输箱梁,但DCY900型运梁车驮运箱梁时,外形尺寸超限,无法通过隧道。通过对隧道尺寸及运梁车工况分析,提出合理的运梁车改造设计方案,使DCY900运梁车顺利地通过隧道运梁,解决了实际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隧道管片上浮问题十分普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隧道轴线偏差超限,影响整个 线路的设计规划。总结分析国内盾构管片发生上浮的现象和特征,指出承压水对诱发管片上浮起重要作用。依托 北京地铁 17 号线香西区间盾构隧道,开展盾构穿越富水承压地层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导致该工 程管片发生较大上浮现象的原因不应仅考虑浆液浮力和地层回弹的作用,还应考虑承压水作用的影响。缩短同 步注浆凝结时间和补充二次注浆是针对浆液浮力的措施,而在隧道周边径向注浆则可同时减少地层回弹和承压水 的影响,径向注浆对减小管片上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京沪高铁苏州北站站台雨棚设计采用单向张弦梁主体结构,通过介绍几何找形分析确定构件加工尺寸、确定吊装方案、安装预应力拉索及张拉设备、合理安排预应力的张拉顺序及分级、索力监测及变形控制等关键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质量及安全保障措施,总结了高速铁路"线正下式"的站台雨棚张弦梁结构的安装方法,形成了张弦梁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9.
八达岭长城站是我国第一座深埋地下的暗挖高铁车站,位于八达岭长城地下。设计施工中存在埋深及提升高度大、疏散救援困难、环保要求严格、两端隧道跨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群洞布局断面和工作面多以及运输困难等诸多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设计三层三纵的群洞结构、采用长大电扶梯和斜行电梯、研发超大跨度隧道修建技术、复杂洞室群隧道修建技术、超长耐久性隧道修建技术、微震微损伤精准爆破技术、地下车站噪声控制技术、BIM设计施工技术、智能防灾救援疏散系统、隧道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隧道绿色建造技术以及掌子面地质信息智能图像预报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成功攻克八达岭长城站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方案研究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建设在我国尚属首次,其断面选型和结构设计无成熟经验可以参考,原设计的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有不足之处。为满足客运专线隧道建设的需要,需要对客运专线隧道断面形式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方法:广泛调研国外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从隧道结构受力条件、排水系统布设及工程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合理选定了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形式,进一步优化了衬砌结构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客运专线隧道断面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克服了原设计客运专线铁路隧道衬砌断面的缺点。优化后的隧道衬砌断面具有受力更加合理、救援通道的使用更加方便、减少了隧道断面工程数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