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首次开发的新型1250 m~3/h自航吸盘式挖泥船前不久在东海船厂下水,该船由长江航道局命名为“吸盘1”号。该船是为国家重点工程——葛洲坝二期工程配套的替代进口的新型工程船舶,主要用于葛洲坝长江航道的维护疏浚,并兼顾长江中下游的航道疏浚。  相似文献   

2.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2005,(3):F0002-F0002
由长江船舶设计院为长江航道局设计的长江4m^3液压抓斗挖泥船主要担负长江航道水下整治,疏浚及港池的维护工作,该船航区为长江B.C级航区和J2级航段,为非自航船舶。  相似文献   

3.
《船舶》2017,28(4)
7月5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长江航道局设计的第三艘2000m3/h自航吸盘挖泥船"吸盘4"在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了交接仪式,标志着该船顺利建成交付船东使用. "吸盘4"主要用于长江中游航道的应急维护疏浚任务,该船作业区域可覆盖长江A、B、C三级航区(含三峡库区).该船配备了宽度为10m的吸盘装置,最大挖深可达16m;配备了1台功率为2800kW的泥泵以及2台功率为500kW的高压冲水泵.该船可采用抛锚绞进及自航推进两种疏浚作业方式,可通过尾排管排泥上岸或通过边抛管进行边喷抛泥.吸盘挖泥船具有吃水浅、一次挖宽大、泥泵吸入浓度高、调遣方便、采用自航推进作业和边抛排泥方式时不碍航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长江航道突击抢通和维护疏浚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吸盘4"号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2 000 m~3/h自航吸盘挖泥船(图1)。该船为钢质、单甲板、双全回转舵桨、方尾浅吃水船型,其主要尺度及参数见表1。"吸盘4"号主要用于长江中游航道的应急维护疏浚任务,该船作业区域可覆盖长江A、B、C级航区(含三峡库区)。"吸盘4"号配备宽度为10 m的吸盘装置,最大挖深可达16 m;配备1台功率为  相似文献   

5.
刘佳  胡江田 《江苏船舶》2010,27(2):12-15
33m航标工作船是由长江南京航道局新近研制开发的,在主甲板装备了全回转液压吊车的新型航标工作船。其主要设备配置先进,航速快,操纵稳定,起吊能力强。该型船的推出,极大地方便了长江航道维护作业。  相似文献   

6.
正"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上海振华船厂建造,已于2017年11月3日顺利下水。该船为双桨、双转动导流管、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挖泥船,适用于国内外港口航道疏浚、岛礁建设及围海吹填造地,具有挖掘强风化岩以及抗压强度45 MPa以内的中弱风化岩能力。该船主要尺度  相似文献   

7.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6):418-418
<正>2009年12月3日,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融资建造的13280m3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6"顺利下水。该船挖深达45m,是国内挖深最大的疏浚船舶之一。"长鲸6"为双桨、双耙、双机复合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由  相似文献   

8.
郭子华 《水运工程》2017,(S2):75-77
为解决自航耙吸船在航道疏浚特别是冲淤变化大、施工中无法精确测量水下土方的难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长江南京以下 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施工中进行研究,采用自动土方计量仪进行耙吸船疏浚精确计量,探讨自动土方计量仪原理并总结应用。  相似文献   

9.
《港口科技》2010,(1):49-49
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号”12月3日顺利下水。挖泥船舱容为13280m3,是目前长江航道最大的自航式耙吸式挖泥船,主要用于沿海港口以及长江航通的疏浚和吹填作业。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程》2011,(6):13
11月20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亚洲舱容最大、挖深最深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途轮在珠海试航成功。通途轮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总长165.7m、型宽30m、型深15m、舱容20467m3、最大挖深达90m,总装机功率22320kW,主要设备采用变频驱动,泥泵最大功率可达6000kW。该船可实现自主疏浚、动态定位、动态轨迹跟踪,具有无限航区适航能力,可在世界各地承担港口、航道疏浚、填海造地、深海取沙及海岸维护等工程。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9月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检验的6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11"轮,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地交船仪式。"长鲸11"轮是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第2艘6000方深水航道维护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长江航道武汉工程局负责管理营运。该船总长122米,型宽24.80米,  相似文献   

12.
张超 《船舶》1999,(2):11-13
1500m^3耙吸挖泥船(汕头)是国内第一条采用喷水推进装置的航道疏浚工程船,采用先进的挖泥控制台布置方式,该船挖泥设备的工作效率高,使用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3.
正9月3日,长江航道局在武汉组织召开了长江下游12.5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4500m3/h自航绞吸挖泥船技术设计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航道整治中心、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筹)、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设计单位关于该船技术设计的介绍,对技术设计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认为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12日,亚洲首艘全电力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7"从广州港中船黄埔文冲船厂出海,于11月13日展开首轮试挖作业,正式进入性能检测阶段。"长鲸7"由长江航道局主持开发,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完成,主要用于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疏浚保畅任务,并可服务于长江口及沿海港口疏浚、维护吹填等工作。"以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长鲸7'可以说是亚洲第一艘全电力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7"监造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15.
李允  李思 《船舶》2015,(4):21-27
随着工业发展,需要拖轮协助作业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航道疏浚作业,自航绞吸挖泥船的研究不断增多,而目前对自航绞吸挖泥船的研究仅局限于适合广阔水域的大型或超大型船型。我国河流水域众多,对适用于狭窄水域的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也有一定需求量。因此,文中通过对某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进行电力推进设计,与相同疏浚能力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对比分析、综合考量后认为,中小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具有灵活、环保、便捷、经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执行检验的72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滨港浚8"号在黄埔文冲船厂举行了出坞仪式。该船是我国首艘配备脱硫装置(EGCS)的绿色环保型挖泥船。船舶总长111.25米,型宽24.50米,由荷兰IHC公司提供基本设计,并根据滨州港的土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最佳优化设计,匹配全套专业疏浚设备,保证了极高的疏浚效率。  相似文献   

17.
"江河051号"系350m3/h整体绞吸式挖泥船(以下简称350m3/h挖泥船)的首制船,是国家百船工程一期工程的重点船型,由蚌埠市河海疏浚工程船舶设计研究所设计、中港集团天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该船于2001年3月6日下水,2001年6月9日建造完工交付使用.该船为非自航,主船体为单底单甲板、方箱型、横骨架式结构;设计航区:内河B级航区疏浚作业,遮蔽航区拖带.  相似文献   

18.
正6月5日上午9时,武汉航道船厂承建的200m~3开体驳——"渝工石203""渝工石204"顺利离开码头,编队后缓缓驶入长江主航道,正式交付入列。据悉,两艘船舶为钢质、单甲板、四开体形式、双桨、直型首、常规推进自航开体驳。该类型船舶主要用于长江宜宾—重庆维护性疏浚施工,配合4抓斗挖泥船进行航道维护作业,装载、运输和卸载块石及砂卵石等航道淤积物,是目前主力辅助船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兵 《船海工程》2014,(2):53-56
介绍长江航道局自主开发研制的首艘长江中游航道维护2 000 m3/h自航吸盘挖泥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指标,分析该船的技术特点及功能优势。实船使用情况表明,该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船舶》2019,(5)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国内首艘采用双速比推进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9"顺利出坞。"长鲸9"是长江航道局建设的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维护疏浚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是继"长鲸7"后打造的又一型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及长江口特殊环境条件和疏浚土质的耙吸挖泥船。"长鲸9"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