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船舶     
《航海》2010,(3):25-26
俄第一艘20380型隐形护卫舰下水 据俄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由俄北方造船厂为俄海军建造的首艘20380型隐形护卫舰,在圣彼得堡下水。这是俄建造的第一种以“护卫舰”定级的水面舰艇。  相似文献   

2.
据俄《观点报》4月1日报道,由俄北方造船厂建造的首艘量产型20380型护卫舰“机敏”号于3月31日在圣彼得堡下水。该舰是俄罗斯战舰建造史上首艘被称为护卫舰的通用型水面舰艇,其主要用途是打击水面舰艇、潜艇,为俄海军编队提供防空保护,并对海军陆战队员登陆作战给予炮火支援。  相似文献   

3.
武君 《航海》2002,(3):36-38
2001年12月,被称为俄罗斯海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实质在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10年来所谓的仅对舰艇进行“最后的加工时期”的结束,转入建立新型海军,这支海军能够完成已变化的军事、政治任务和发挥国家的经济潜力。其象征是,2001年12月初,俄海军多用途核潜艇“猎豹”号的交付使用,特别是12月21日按20380方案设计出的新型轻型护卫舰“守护”号的开始建造。轻型护卫舰标志着俄罗斯放弃前苏联发展海军的思想,反映了俄海军把新的重点放在保护邻近海域的安全上。这种用途广、隐形性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7月2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已经列出计划,建造至少20艘“20380工程”多用途轻型护卫舰,使这种护卫舰成为要的水面舰艇。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新近公布的  相似文献   

5.
据今日海军网报道,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表示,俄海军新航母将于2020年后建成,该航母的技术设计工作将于2014年前展开。目前,俄海军只有1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相似文献   

6.
"猎豹"级护卫舰是越南海军水面舰艇重要作战力量。论文阐述了"猎豹"级护卫舰在俄罗斯的发展建设情况及五种型号的装备配置,详细分析了越南引进的"猎豹"3.9级护卫舰武器装备性能和特点,并结合越南海军水面舰艇作战使用指导思想,研究了"猎豹"级护卫舰对海、对潜和防空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7.
据俄罗斯海军网报道,印度决定向俄罗斯购买第三批3艘11356型护卫舰,合同细节正在谈判。印度再次从俄罗斯购买护卫舰,是因为印度海军对已经交付的5艘11356型护卫舰的质量感到满意。印度于20世纪90年代末从俄罗斯第一次购买3艘11356型护卫舰,前2艘"塔尔瓦尔"号和"特里苏尔"号于2000年11月加入印度海军,第3艘"塔巴尔"号于2001年  相似文献   

8.
梁富伟 《航海》2007,(6):45-45
近期,由澳大利亚海军"帕拉马塔"号(PARRAMATTA)和"珀斯"号(PERTH)两艘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对上海进行了为期6天的友好访问。"珀斯"号护卫舰舰长米歇尔·  相似文献   

9.
被北约称为"江湖"级的国产护卫舰是中国自主设计生产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建造数量最多的护卫舰型号。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艘建成服役到90年代最后一批交付中国海军,"江湖"级生产数量多达30多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与"旅大"级驱逐舰一起担负中国海军水面舰队的重要支柱。不过,"江湖"级护卫舰的历史贡献还不仅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海军水面舰队的生力军,而且还有多艘先后落户国外,一度成为中国舰船行业大排水量舰艇出口的标志性产品。从80年代中期首批"江湖"Ⅰ改进型交付埃及海军,到几年后具有国际同类产品水准的"江湖"Ⅲ入役泰国海军,中国在国际军用舰船市场上用较短时间就基本走出了所谓廉价、低档阶段,拥有了与该行业传统发达国家展开竞争的能力。"江湖"级的出口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舰船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船电技术》2011,(2):60
据巴基斯坦《每日邮报》近日报道,中国已经向巴基斯坦海军交付第3艘F-22P级(又称"剑"级)护卫舰。这艘最新的F-22P级护卫舰是由中国上海的一家造船厂建造,而该级别的第4艘舰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造船厂建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序列中,有一级护卫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进入新世纪后仍有很大一部分在役——这就是被称为“江湖”级的中国第一代导弹护卫舰。受到研制年代及当时国内护卫舰技术水平的限制,江湖级护卫舰在整体技术水平上并不突出,除了装备有反舰导弹外,在某些性能上只相当国外50、60年代的水平。在第二代护卫舰已成为海军的中坚力量、第三代护卫舰也初露锋芒的新时期,江湖级护卫舰已越发显现出难以适应现代海上作战的要求,其最终被新型护卫舰取代只是时间问题。但我们不应忘记江湖级护卫舰对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所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本文将对该级舰各种型号的发展、改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护卫舰作为当代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要舰种之一,早在17世纪便开始出现,但当时仅仅是单层炮舰的含义,负责一些近海巡逻与警戒任务,其真正的发展始于二战结束之后,随着参战国的军费紧缩,越来越要求吨位偏向小型化的护卫舰走向“多功能之路”。同样,耗尽“日不落帝国”最后一滴血的英国皇家海军在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得不重视起护卫舰的发展。二战期间,英国对次于驱逐舰的护航舰艇分类极细,除护卫舰外,还有小型护卫舰(sloop)和轻型护卫舰(corvette,也译作驱潜快艇),型号极为繁杂。二战后,英国除将小型护卫舰等舰种统一划归护卫舰外,还将一些二战中建造的“战时应急”型驱逐舰改装为15型和16型反潜护卫舰。而二战中复杂的舷号字母前缀(如驱逐舰的G、H和R.护卫舰的K,小型护卫舰的U等)则皆按北约标准改为F(代表护卫舰)。战后英国皇家海军的护卫舰设计虽有数项重要的发展,但总体上系根据标准的反潜设计——12型护卫舰(又称“惠特比”级)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3.
护卫舰最早的英文是Frigate,意思是一种装有大炮的帆桨战舰,主要用于舰队的护航、反潜、巡逻、警戒、侦察及支援两栖登陆作战等。在英国海军发展史上,人们公认的第一艘真正的护卫舰是1757年下水的“南安普敦”号,该舰排水量为671吨,是英国建造的第一艘在其单层完整甲板上以及前、后甲板都能装大炮的军舰,具备后来护卫舰的固定模式。1779年9月,英国海军大臣下达了第一份关于确认38门炮级护卫舰的命令,标志着护卫舰正式以一个英国军舰级别的面貌出现在皇家海军舰队。此后,护卫舰成为英国皇家海军一个主要的舰种不断发展,到了二战后,英国海军更加注重护卫舰的发展,护卫舰也因此人丁兴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二战后英国海军建造的各级护卫舰。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06,(1):15-15
意大利海军两艘大型地平线级护卫舰中的第一艘于近日在芬坎蒂尼公司下水,到2009年将交付两艘舰艇。地平线级护卫舰和多功能护卫舰项目是意大利与法国合作建造的,法国目前正在建造两艘地平线级护卫舰和17艘多功能护卫舰。每艘舰的价格约为7亿欧元(约合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4月21日消息,法国国防部今天宣布DCNS获得为法国海军开发和建造5艘中型护卫舰(FTIs)的合同。DCNS将依照其新的护卫舰BELH@RRA建造法国版本。按法国国防采购局(DGA)的计划,5艘护卫舰的首艘将于2023年交付并于2025年服役。法国海军新一代数码护卫舰新的BELH@RRA护卫舰将由DCNS设计和开发,并与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护卫下一代新型航空母舰,欧洲各国海军正合作开发护卫舰上的舰载防空与反潜武器系统。其中,法国、意大利联合建造的“地平线”护卫舰和英国45型防空护卫舰将装备用于防空和反潜的各种武器系统。另外,西班牙和挪威的护卫舰也各装备了美国和欧洲研制的各种先进武器。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由于经济拮据,一直无力给自己的海军添置新型作战舰艇,主要靠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家当苦苦支撑着。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俄罗斯经济不断好转,俄海军开始添置新型战舰。尽管如此,俄海军的装备更新速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慢得多,于是改进现役战舰便成为俄海军保持作战能力的唯一捷径,而作为水面舰艇部队主力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羊舰则成为首批进行现代化改进的战舰。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荷兰海军逐渐放弃了驱逐舰的发展,将水面舰艇的发展重点放到了护卫舰上,而且在该领域独树一帜。荷兰护卫舰的发展是从获得美援护卫舰开始的。到20世纪60年代,荷兰造船工业建造了6艘“范·斯佩克”级反潜护卫舰,后又于70年代初建成了2艘“特罗姆普”级防空护卫舰。随之不久,荷兰造船工业开始了战后最大规模的舰船建造项目,短短数年间就建造了12艘“科顿艾尔”级护卫舰,后又在该舰基础上建造了2艘“雅克布·范·赫姆斯科克”级防空护卫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村雨”级护卫舰的技术参数、武器装备、设计特点及改装计划。该级护卫舰有效弥补了“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反潜的不足。它将用来替换“初雪”级护卫舰和“朝雾”级护卫舰,并将同“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一起担负起日本海军“远洋积极防御”战略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护卫舰角色,地位的转变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出现了真止意义上的现代护卫舰。针对潜艇的出现,各国开始了新型护卫舰的建造,发展出了可担负远洋护航反潜任务的专用反潜护卫舰,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国海军强大的潜艇力量对盟国海上运输队及水面作战舰艇构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