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载铁路线路设备运维中汇集了大量检测监测数据,融合应用多源大数据分析,研究建立线路设备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和智能运维决策技术是实现重载线路设备智能运维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以朔黄铁路线路设备运维为背景,应用BIM、GIS等技术,将设备履历、状态、维修情况、病害等信息进行“一张图”融合,研究桥隧BIM+GIS融合以及轻量化技术;对比常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的特点,提出基于结构仿真+大数据分析的智能运维决策方法研究思路,并以轨道结构状态评估为例,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状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铁路企业陆续建立的各种生产信息系统间相对孤立,许多有用信息被埋没在海量数据中。根据铁路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大数据管理思维和挖掘方法,建立安全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铁路生产信息的集中化采集、智能化分析、可视化展示,为铁路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介绍安全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要求、指数计算和预测原理、主要功能设计以及应用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建立完善的空间数据分析理论和方法体系,集成先进的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增强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空间分析能力,使数据型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上升为分析型信息系统,是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目标和趋势。首先论述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如三维图形剖切、实体切割、管线碰撞分析、三维最小距离、对象属性查询等;然后论述数据分析领域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设备大数据的概念和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分析和分析诊断的办法,提出了建立智能化设备管理平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陆续开通和多列综合检测列车的投入运行,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并达到基础设施经济有效的养护维修目标,需要准确、全面、深入地处理检测数据,建立了地面检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检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简称中心)是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全方位检查监控动态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安全评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评价技术的创新为我国建立安全、高效、舒适、快捷的轨道交通运输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十余年的磨砺坎坷,励精图治,已经造就了一只严谨务实,  相似文献   

7.
印刷生产企业的资源管理和生产流程管理基于ERP系统,但缺乏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采用智能演化思想,运用先进的算法模型、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及MATLAB相关工具箱的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建立数据挖掘的手段和分析的模型,进行数据的演化和全局性直接搜索,在企业数据分析的宏观层面和特定领域探索其良好的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海外工程桩基施工质量控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工程建设中建立并完善基桩桩身完整性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修复与加固等方面的程序与技术方案,为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国内桩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成为铁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决策依据。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数据分析中心前期建设经验为背景,阐述铁路企业数据分析能力体系的典型模式和构成要素,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在建设数据分析能力体系的重点及所需的保障条件进行探讨,形成较为可行的铁路企业数据分析能力体系建设思路。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介绍了两例已经开展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实践过程。相关研究对类似企业建设数据分析体系、培育数据分析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铁路现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机车信号记录器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该方法是以虚拟仪器技术为基础,结合数字信号处理(DSP)、计算机软件和智能测试等技术建立起来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灵活性强、交互性好和维护简单等优点。实践证明,该系统满足铁路现场对机车信号记录器记录数据分析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