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动车组的逻辑控制电路由大量的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组成,给设计生产和检修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改进逻辑控制电路,采用无触点继电器取代机械继电器,使逻辑控制微机化、智能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国产化,推进有轨电车应用,对系统中唯一涉及安全的正线道岔控制子系统进行研究。采用轨旁优先控制方式,为满足设备体积小、可靠性高的要求,基于全电子分析其结构组成,执行采集部分采用全电子执行单元代替传统的继电器;参考EN系列标准,重点研究系统中的安全平台、道岔逻辑控制软件、全电子执行单元及安全通信采用的技术及原理;系统能够达到SIL3级所要求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传统地铁列车继电器控制电路高故障率和无记录功能等诸多缺陷,提出了基于新型二乘二取二技术的无触点逻辑控制方案。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热备冗余、网络通信、故障诊断、日志分析等功能。针对既有地铁列车进行了控制电路技术方案设计和施工改造,首先在分析原有控制回路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无触点逻辑控制单元替代继电器点位设计;然后综合安全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故障分级方案和大旁路方案;最后在运营线路完成了列车功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列车具备逻辑完整性,功能测试符合车辆技术要求,并可实现单板故障的自动无缝切换。具备自诊断健康管理功能,在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逻辑控制的网络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动控制原理,对自动接地装置的隔离开关状态、电网接地状态等信息进行检测,利用PLC逻辑编程控制、IC卡、机械连锁等技术,实现对电力机车整备作业场的安全挂接(撤)地线的远程操作及安全联控。执行电路采用继电器联锁控制的电器设计,自动挂接地线装置设计成电机驱动的摇杆机构,机械臂采用双四杆机构,保证电力机车整备作业场接挂地线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动车组电气屏柜中逻辑控制机箱内继电器表面温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善继电器表面温度的散热结构。通过仿真,分析了改进前后的逻辑控制机箱在全功率运行时继电器表面温度和逻辑控制机箱内腔温度的变化,并通过温升试验进行了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散热结构对继电器表面温度和逻辑控制机箱内腔温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地铁车辆传统继电器应用的局限性以及用逻辑控制单元(LCU)代替继电器的必要性。针对LCU的应用现状,结合LCU在深圳地铁9号线西延线车辆项目上的应用设计,介绍了LCU的功能规划设计,通过扩充LCU的可靠性,以增加线路诊断功能;通过在LCU加入逻辑控制功能,实现电路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东风4B型内燃机车控制电路为例,介绍了一种用8098单片机实现的逻辑控制单元──内燃机车逻辑控制器,用于取代传统的由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的布线逻辑控制方式,实现机车控制电路的各种控制功能.重点介绍了内燃机车逻辑控制器的硬件、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电力机车分布式逻辑控制与检测单元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机车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及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机车有触点继电器控制系统将越来越不适应铁路高速和重载发展的需要。本文作者开展了电力机车分布式逻辑控制与检测单元研究工作:一方面,用功率场效应管I、GBT等电力电子元器件代替中间继电器直接驱动电磁接触器等控制线圈绕组,保证各种控制命令的可靠执行;另一方面,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机车各种电器的逻辑联锁关系和故障诊断,保障机车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9.
李华 《铁道车辆》2001,39(10):11-14,38
智能客车空调控制柜采用可编程控制代替了传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具有故障诊断及预报警功能,提高了功能强度,降低了维修量,而且增加了通讯联网功能,便于实现车辆级、列车级乃至更大范围的全数字通信及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电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将用于取代电力机车上传统的继电器有触点控制电路,其输入输出电路是逻辑控制单元对外界的接口电路,它必须符合电力机车的有关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论文作者所研制的电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