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车身与外饰件的同色异谱现象在汽车涂装领域普遍存在。现今汽车涂装行业的颜色评价体系中并未对同色异谱现象进行说明,在新颜色开发和导入过程中,可能出现因同色异谱而引起的色差问题。根据某整车厂新颜色导入过程中出现的同色异谱现象,分析了汽车涂装同色异谱产生的原因,并在原有颜色评价体系中引入了荧光灯下的目视评价与F2光源下的仪器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同色异谱评价方法,有效消除了汽车涂装同色异谱的隐患,完善了涂装新色开发颜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对商用车涂装成本控制、颜色选择、零件涂装质量的评定以及涂装线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现代汽车工业的高装饰性标准对新颜色开发、车身颜色控制和外协件颜色匹配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涂装标准色板的制作和管理日益受到汽车生产厂的重视。结合涂装生产经验,介绍了涂装标准色板的制作过程、质量评价要求、色差控制标准的确定和标准色板的管理措施等内容,重点介绍了标准色板色差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统的钢结构涂装检测方法无法判断涂层内部是否有缺陷,且部分方法属于破坏性检测,提出采用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桥梁钢结构涂装进行检测的方法。制作4块预制缺陷的钢结构涂装试板,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试板涂装检测,根据红外图像的颜色分析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在试板涂装红外检测的基础上,进行现役桥梁钢结构焊缝涂装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有效进行钢结构涂装质量的表征;能准确判断出涂装试板是否有缺陷及缺陷位置;可准确检测出现役桥梁钢结构涂装中肉眼可见涂装缺陷的形式和位置,无缺陷区域不误判,并可检测出目视不可见借助放大镜等可发现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汽车装饰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的外观颜色已经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因素之一。结合MG(名爵)汽车涂装生产实践,介绍了MG整车采用的主要颜色、在涂装生产中产生色差的原因、色差测试方法及现场控制整车色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中国乘用车行业新颜色自主开发能力,通过对中国乘用车外观颜色色彩需求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在车身涂装领域的新颜色、新效果涂料、新工艺的研究及应用,从新颜色全生命周期角度,以自主开发新颜色为切入点,探讨Plackett Burman筛选因子设计在乘用车颜色自主开发应用,为中国乘用车新颜色开发,提供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涂装新颜色导入过程复杂,如何通过高效的生产方式组织,保障直通率。文章主要以马尔斯红为例进行高效生产组织方式的介绍。由于马尔斯红这种颜色的特殊性,补漆容易产生色差,消费者购买后极易识别,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通过介绍对涂装过程各个工序的管控,有效保证马尔斯红直通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汽车工业,车身的涂装工艺已不仅是在解决防腐、防锈及涂装的耐久性问题,他们的研究重点已转向车身的装饰效果,颜色的搭配和应具有的立体感。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卡车制造业,车身的涂装装饰尤其显得十分重要,涂装缺陷的品质改进成为涂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从涂装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求得车身装饰外观有一个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身及其外饰件喷涂的颜色主要由油漆供应商通过油漆本身的调整来控制,但涂装工艺参数对最终的颜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色差的基本概念,汽车外饰件产品的涂装工艺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色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汽车涂装的目的就是获得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耐久性和装饰性的表面涂膜。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汽车涂装必须要具备多种颜色的生产能力,然而颜色越多,汽车涂装的生产成本就越大。油漆小循环系统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多种颜色车型小批量混合生产这一难题,为汽车厂商降低生产成本,将越来越广泛地被各汽车厂商所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