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冈本  弘道 《海交史研究》2001,2(1):76-97
前言 14世纪末以后,琉球王国作为东亚和东南亚海上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而繁荣,已广为所知.明朝洪武五年(1372),琉球初次入贡明朝,当时在琉球的三个势力--中山、山南、山北--分别和明朝建立了朝贡关系,不久山北、山南两个势力被中山合并,琉球作为统一贸易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忽必烈继位之后,非常重视与东亚的高丽、日本建立海上交通。他对高丽采取一系列的怀柔政策,并将元朝公主嫁给高丽国王。忽必烈欲通过高丽与日本建立互通关系,多次派使臣诏谕日本。但由于日本镰仓幕府深受南宋禅宗之影响,拒绝与蒙元交往,忽必烈与日本建交的计划始终未能实现。元朝与高丽联军两次出征日本,均因遭受台风影响而以失败告终。忽必烈与成宗以禅僧诏谕日本,虽未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却为中日禅宗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昌回鹘人偰玉立,元至正九年(1349)任泉州路达鲁花赤,后升任总管,在泉期间筑城浚河,复兴学校,修桥梁,赈贫乏,主持修纂《清源续志》,处理清净寺财物等,政绩甚多.他工于汉诗,在泉州开元寺、清源山、九日山等名胜留下多处题刻.偰玉立之侄偰百僚(逊)东迁高丽,其子孙长寿、眉寿、耐、振等多次代表高丽、朝鲜出使明朝,为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屡受明朝及高丽、朝鲜国王的嘉赏.  相似文献   

4.
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廷派苏州府长洲县人徐葆光以册封副使的身份出使琉球,令其陪同翰林院检讨、册封正使海宝册封琉球尚敬王。归国后徐葆光著有《中山传信录》一书,该书主要记述了册封琉球国王以及对琉球国进行测量的经过;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琉球的山川地理、制度文化等内容。该书中有关中琉航海及琉球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钓鱼岛海域的归属问题。本文旨在对书中的三幅地图及该书所引《指南广义》中的相关记录进行剖析,从文献的角度对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归属问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5.
现存的韩国古舆图多数是朝鲜时代(1391-1910)的作品,其中所绘制的琉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出现在世界总图中;二是单幅的琉球国图。前一类所谓的世界总图包括"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华东舆地图""王泮舆地图朝鲜增补摹绘本""混一历代国都疆理之图""天下舆地图""舆地全图"以及各类"天下图"等,这类地图通常以中国为中心,中国的内容也最为丰富。后一类除了1471年《海东诸国纪》中的"琉球国图",主要存于18世纪中叶在朝鲜开始流行的"地图帖"内,这种"地图帖"通常还包括圆形的"天下图"、中国全图、日本国图和朝鲜八道图。梳理这些古舆图所绘制的琉球,并将之与中国明清舆图中的琉球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朝鲜古舆图的琉球形象是多元而丰富的,一方面沿用中国古舆图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基于其自身对琉球的认识,17世纪之后还部分受到传入的西方传教士汉文世界地图的影响。这个时期朝鲜作为中国周边地区,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并强调与自己相对应的中国周边其他地区的存在。明清东亚海上交往活泼的态势由此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舰,她历经苍桑,在国民革命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炎黄子孙心中的一座丰碑,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山”舰所走过的历程,发挥的重大的历史作用,打捞修复情况和“中山”舰的具体尺寸、结构、性能以及设备、武器装备布置等。  相似文献   

7.
嘉靖三十四年(1555)郭汝霖受命往封琉球中山王尚元,由于史料的缺乏,册封正使郭汝霖的生平事功、郭汝霖代替吴时来使琉、中国拒绝琉球领封请求等问题多语焉不详,无法得到深入讨论。但通过一些鲜为学界注意的地方志、学界新发现的"朋僚赠送诗文",以及郭汝霖本人的《石泉山房文集》等材料,可以丰富郭汝霖的身世事功,展示时人对原册封使吴时来的多元看法,揭示在"倭寇祸华"背景下中国拒绝琉球领封请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不当示怯"于日人。同时对比郭汝霖的《重编使琉球录》和陈侃的《使琉球录》,可知郭录在"重编"中有"删文"、"增文"和"改文"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8.
福建与琉球(今日本冲绳)由于其特殊的地缘关系,在明清时期曾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交往.明初,凡外商入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在福建者专为琉球而设".[1]清袭明制,福建仍是中琉交往的唯一口岸.在明清中琉友好交往的五百余年间,福建文化通过各种途径输入琉球,对琉球的宗教思想、文学艺术、生产科技、教育医学、园林建筑、饮食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明清时期福建生产技术在琉球的传播作一粗浅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长期于中日间维持某种特殊地位的琉球王国,其流传至今的古文献,除早为我国学者熟悉的《历代宝案》《中山世谱》等汉文文献外,还有一批以“近世候文”体写成的日文文献。后者由于存在文字解读上的困难,以往研究中很少被国内学者利用,但其中大量涉及中琉政治、贸易及文化往来,尤其是揭示日本萨摩藩如何于幕后操控琉球对华朝贡贸易的内容,无疑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两国关系不可或缺之材料。乾隆中期琉球王府评定所以国内士族为主要对象先后两次发布的《旅行须知细则》,即为反映清代琉球对华“隐蔽政策”的重要史料。结合该文献对中、琉汉文史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再研究,可使我们发现诸多看似意外的漂流事件背后,存在一直为琉球方面努力掩盖、不能被中国人知晓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考明琉封贡关系,肇自洪武二十八年(1395),琉球国察度王薨逝,永乐元年(1403)世子武宁遣其侄三吾良舋,入明禀讣,次年,成祖遣正使行人司行人时中,副使行人司行人陈秀芳,往琉球谕祭故王;赙以布帛,诏封武宁为琉球国中山王.嗣后,其国每当国王薨逝,世子必遣使报丧请封,明亦必遣使往琉册封,遂成制度,直至毅宗崇祯六年(1633),遣户科给事中杜三策,行人司行人杨伦,册封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丰为王.其间129年,计14次封王,遣正副使28人.郭汝霖、李际春二使,系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膺命入琉,册封世子尚元为琉球国中山王,是为第十二次册封.   ……  相似文献   

11.
清时,琉球为中国的藩属国,两国朝贡贸易十分频繁.为了规范朝贡贸易活动,清政府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既有"先开后禁",亦有"先禁后开".这些政策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清政府维护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琉球国的怀柔与安抚的思想,是清政府处理与藩属国关系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12.
泉州与新罗、高丽关系文物史迹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近年来通过搜集有关历史资料及田野调查与访谈所撰写的.其中如古代泉州南安县二十二都的新罗村和新罗寺,泉州中心老城区的高丽巷,南安县十三都的高丽厝,永春县七都的高丽村以及肇基者之一林佛生的"高丽墓"等等.就其名称而言,似乎都与古代朝鲜半岛的新罗国和高丽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而有关新罗参、新罗松、新罗葛、高丽菜等,都是通过相互交往所引进的植物.至于与雪峰义存禅师及其法嗣相关的福清寺和招庆寺,则无疑是唐五代时期泉州与新罗国佛教界人士友好交往的最佳见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传统的中华帝国,清政府一直保持着与东亚诸国的朝贡关系.但是嘉庆年间确立了新的朝贡体制,将之前的朝贡国家与之后开始贸易交往的国家区分开.东亚的朝鲜和琉球一直都是中国的朝贡国.由于日本施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不是中国的朝贡国,但清朝嘉庆年间,日本被中国视作朝贡国中的贸易互市国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14.
刘富琳 《海交史研究》2002,1(1):92-97,131
自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通中国,建立正式的友好关系以来,中国共派遣琉球册封使团达二十二次之多.由于中、琉间往来"去必孟夏,而来必季秋;乘风便也."[1]因此,册封使在琉球的停留时间短则三月,长则半年不等.[2]  相似文献   

15.
梅毒是一种起源于美洲大陆的性传播疾病,它于1505年前后传播至中国大陆,1512年传播至日本。这种疾病很可能是于1505年至1512年之间由东亚海域的海商、海盗传播至琉球的。由于性产业发达、性风俗开放,梅毒在琉球传播迅速,它的流行不仅严重损害了当地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商人海盗等传至亚洲其他地域。可以说,琉球在梅毒于东亚世界的传播中发挥了中继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清代中国与江户日本的交往中,日本船只并不前往中国,惟有中国商船前往日本,且仅在长崎一地进行贸易,即便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也知晓这一清代日中关系的基本形式。对于研究者来说,研究本国与外国的相互交往时,出访的使者们在彼国逗留期间的住宿问题也是了解各自国情应该关注的问题。正如我们所知,明清时期,访问中国的朝鲜使者与琉球使者是住在中国政府提供的驿馆之中的。与此相对的,在没有册封等外交关系、只有贸易往来的清代日中关系中,来航的中国商人们在贸易期间是怎样逗留在长崎的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观音信仰作为外来宗教信仰在宋代咸淳年间传入琉球,因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而一度衰落。一个世纪后,观音信仰从日本再次传入琉球,在历代统治阶级的保护和扶植下,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17世纪以后,观音信仰从琉球的都市逐渐扩展到乡村、甚至离岛,许多观音堂被陆续建造起来。反观妈祖信仰在琉球的局部地区和特定群体中流传及近代的急遽衰落,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外来宗教信仰要在异国他乡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要积极地融入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中,建构深厚的信仰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中山,11月25日夜。诗意的夜,诗歌的夜。从春天出发,酝酿数月的"诗意公交"的芳香已从伟人故里中山向大江南北辐射开去。是夜,中山"超人杯"——"全民修身·诗意公交"文化公益活动诗歌大赛颁奖仪式在该市快速公交利和广场站举行,中山市政协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丘树宏,著名评论家谢冕等领导、嘉宾与近百名诗人、乘客出席了这一特殊的仪式。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根据南京-合肥双都市圈的铁路客运车次、类型和方向,测算铁路客运的吸附指数和依附指数,表征城市间的联动结构、联动强度与联动方向。研究表明: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净流入与中心城市对个体城市的吸附能力正相关,表现为强强联动的合作趋势;个体城市吸附能力对腹地城市与中心城市联动程度的影响为显著正向关系,推动双都市圈内各城市间出现竞争态势;受2个都市圈的空间邻近效应和空间叠加效应影响,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城市的发展潜力较大。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城市间强强联合;掌握区域内发展差异的适宜度,推进构建交通一体化体系,共建畅达都市圈。  相似文献   

20.
《三国史记》的作者金富轼(1075-1151)是高丽著名史家,见于宋人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在《三国史记》中他自述曾三次使宋。本文根据宋与高丽双方史料,确认其入宋均循高丽——宁波航线。前两次金富轼经海路入境后,曾乘船经大运河往返开封与宁波。最后一次高丽使团抵宁波后,因中原宋金战乱,开封失陷而被迫返回。此后,宋曾遣使高丽,试图说服高丽允许宋利用海路借道高丽攻金,以解救被金俘获的徽、钦二帝,但遭高丽拒绝而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