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信心指数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不在这个漩涡的中心,但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却毋庸质疑。面对危机,中国车企如何面对?新的一年,中国车市发展的趋势是起是落?  相似文献   

2.
“农村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有什么需求?他们的需求和城市消费者有什么不同?他们对汽车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是不是比较低?”这是最近和部分车企高层见面时被问及最多的问题。看来各车企都已经开始重视中国的农村汽车市场,并认真地着手为进入这一市场进行调研了。  相似文献   

3.
吴鸣 《时代汽车》2009,(10):44-45
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新能源汽车的格局就会基本确定,如果中国车企不能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国际汽车巨头就会利用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再次将中国车企远远抛下。  相似文献   

4.
2009年,对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极不平静,年初大小汽车企业还在担心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半年市场却出现近乎井喷般的爆发,争相调整产能、抢占市场增量成为车企竞争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汽车实用技术》2012,(9):55-55
当中国车企纠结于走出去遇阻时,英国APR公司执行主席何斯庭直陈另一要害——中国车企们过于忽视品牌建设等核心领域的投资,这恰好是西方市场最为看中的要素之一。何斯庭称,中国车企在拓展海外销售方面的进步有限,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汽车市场的占有  相似文献   

6.
《天津汽车》2012,(7):8-8
由于最近3年来印度车企利润压力增大,塔塔汽车计划转向中国市场采购零部件以控制成本,采购范围将包括自动变速箱。目前塔塔汽车向印度国内市场供应的车辆没有一种采用自动变速箱,因而准备拓展产品阵容。印度销量最大车企玛鲁蒂铃木销售的15款车型中,5款采用自动变速箱;印度第2车企现代汽车印度公司在当地所销售的8款车型大部分有自动变速箱衍生型号。  相似文献   

7.
日系车企销量下滑、韩系车企渔翁得利、德系车企持续扩张、法系车企突飞猛进、美系车企安心布局、自主车企各自为战、豪华车企傲视群雄,2012年对各大车企来说真的是冰火两重天。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中的热点事件似乎比往年都要多,从汽车限购到电动车安全;从大众"DSG事件"到日系车被抵制;从合资自主的扩大到自主品牌的危局,这一系列事件贯穿了2012全年,结果无疑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转眼间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不管是经历了负面事件影响的车企,还是全年营销业绩突出的车企,都想借助2012广州车展的舞台来展示自己,为过去的一年画上一个句号,也为来年的发展创造良好契  相似文献   

8.
刘杰 《汽车之友》2023,(11):58-61
如果仔细观察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发现,20万-30万元是最核心的价位,几乎每家车企的走量车型都是来自这个价格区间。其次,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偏爱SUV车型,SUV市场也成了各品牌的“必争之地”,抢占SUV市场已经成了夺取天下的第一步,不使出浑身解数真的把握不住。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肖费潜力普遍看好,世界各大汽车生长厂商纷纷抢摊中国汽车市场,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法系车各种车系充斥着整个市场。各个国家的车型,具备不同的个性特点,也吸引着不同的中国消费者。从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形势出发,消费者最喜爱哪国车系呢?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联合推出了“您最爱哪种车系”的热点调查,共收回2642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5258份。  相似文献   

10.
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表面上一片风平浪静,但实则暗流涌动,自主品牌车企与合资品牌车企以及进口品牌车企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在激烈的竞争中,自主品牌车企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所以,取得的点滴进步都来之不易,值得大家鼓励。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新能源车的出口量逐年攀升,平均每三辆出口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全球不同新能源出海市场竞争呈现出迥异态势。欧洲,如何对打老牌头部车企?欧洲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最重要市场之一,是许多车企出海的重要目的地。霞光智库的数据指出,在欧盟碳减排压力的驱动下,2022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平均渗透率已经提升至24%。在一些新能源车渗透率更高的北欧国家如挪威,这个比率甚至高达88.5%。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比利时、英国和斯洛文尼亚,数量分别为19.8万、10.9万、4.7万辆。  相似文献   

12.
北京车展是车企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国际车企纷纷公布未来在华的发展战略以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车企则以新形象示人,展示转型后的成果及品牌发展之路.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升温也让众多车企发布未来的新能源规划,一系列的战略规划象征着车企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  相似文献   

13.
《轿车情报》2013,(12):208-208
作为车企技术与实力的集中体现,中高级车历来是汽车市场争夺的制高点,其地位好比“王冠上的宝石”。各路车企无不倾注心血经营这一区间市场,在竞争战略上也不尽相同,有的主打商务稳重风格,有的主打高端个人风格,有的则突出运动风格。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车市场,汽车销量则居世界第三位。如此庞大的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给汽车后市场孕育了无限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2006年,国内汽车用品行业产值达到480亿元,维修行业产值460亿元;到2010年,总规模预测超过2000亿元。广大的汽车维修企业在积极进行市场应变准备的同时,也遇到了维修技术和维修人才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3月8日,由香港金鹰(中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金鹰集团共同出资3亿元人民币成立的车之行(中国)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上海。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规划和筹备.“车之行”在上海闵行区建立了车之行汽车服务上海地区的第一家旗舰店。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运动》2010,(1):146-148
<正>2009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年初大小汽车企业还在担心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半年市场却出现近乎井喷般的爆发,于是争相调整产能,抢占市场成为车企竞争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2,(39):10-10
可以这么说,因受一个跨国车企只能在中国建立两个合资企业的限制,除小众车型之外,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版图中,几乎已经没有新合资项目的落脚之地。 过了轿车合资热之后,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有20%~25%份额的商用车似乎也出现了合资的趋势。其实这块总量也是蛮大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丰田汽车深陷“召回门”之际,被丰田汽车前任社长张富士夫会称为“可怕对手”的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以下简称现代)事实上已经成了日系车强有力挑战者。现代起亚和其它日本车企相比,车型定位类似,国内本土市场狭小,都要依靠国际市场来实现扩张,  相似文献   

19.
《汽车驾驶员》2009,(3):30-33
年度车评选活动始于2003年,至今已经是第六届。年度车的历程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从力争上游的自主品牌中华,到旺销中果断换代的雅阁,再到主动迎合中国市场的天籁和凯美瑞,以及技术含量顿高的迈腾。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中国消费者正享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1,(15):30-31
印尼是亚洲继中国、印度之后第三大汽车市场,但在这个人口将近3亿的国家中,每年的汽车销量仍未突破100万辆,且日系车的保有量超过90%,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你很难见到除日本之外的其它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