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研究的深入,"元数据"这一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档案学的有关论著中。然而,作为从其它学科领域移植过来的术语,档案界对"元数据"的研究尚属初步。本文对"元数据"这一术语在档案领域中的发展及怎样理解元数据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旨在深化对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是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快速发展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新事物,将是21世纪档案工作中最重要的概念和事物.为此,国内档案界对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方面展开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3年7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对电子公文的归档做了规定,对推进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无疑是极大的促进.但我们也看到由于应用程度不同,电子档案归档在各单位中存在着差异,本文就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归档电子文件是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一、认识电子文件的特性 1.电子文件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电子文件在计算机中产生和处理,其信息形态是数字化的。而在计算机内部,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等处理,电子文件均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人们在计算机上看到的由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构成的电  相似文献   

4.
电子文件是文件的一种存在形式,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在1997年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中指明:“电子文件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递和处理的文件。”因此虽然电子文件的状态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数字代码,但本质上是“文件”,是人们办理事务的记录信息,有别于其他数字信息。电子文件具有文件的属性和用途,其种类有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和多媒体文件等。国际档案界对电子档案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在上述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中把档案馆接收和保存的电子文件称之为“具有档案性质的电子文件”而不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真伪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子文件而言,由于内容易于变化,没有固定的形式,使得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定非常困难.何谓真实的电子文件,只要它的内容确实是在当时由原作者撰写或制作出来的,此后又从未修改过,就应该承认它属于真实的电子文件,尽管它无固定载体,没有实在的物理形态,甚至因转换而失去了原来的格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围绕文书类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过程,着眼电子文件的利用,探讨电子文件的归档内容构成与命名,并对基于数字档案馆的电子文件的逻辑存储空间规划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出版电子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记录开始在电子工作环境中产生,人们进行交流的手段也逐渐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体。于是,如何处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关系以及电子档案能否完全替代纸质档案的问题,已成为档案界面临的一个急需思考的问题。笔者现以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及其有关技术为前提,作初步探讨。一、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比较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  相似文献   

8.
一、国外电子文件鉴定理论与方法(一)国外电子文件鉴定理论1.关于电子文件鉴定的程序,在电子文件产生之前就开始对它进行鉴定并贯穿于电子文件的整个为生,命最周好期在。系澳统大开利发亚阶的段档干案预工电作子者文格件里的·管奥理谢,依并要认求档案工作者在文件生命开始时即扮演一个能动的角色。西班牙的阿诺斯提出将鉴定注入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设计阶段。凯瑟琳·贝利认为由于电子文  相似文献   

9.
文件的概念是什么呢?前人多有论述,由于对文件概念的探讨,远不像对档案概念研究那样“热”,所以有些问题的确有待讨论,文件作为一个总的概念,下属公务文件、科技文件,家庭文件等等,赋予定义之前,不妨联系一下各种内容、形式的文件材料,对他们的异同进行比较对照,从中拽出本质的、具有共性的特性,进行概括,才可望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文件概念,并为建立文件的分概念,奠定一定的基础。文件,是文书学和档案学学科中最基础性的概念之一,寻求概念的科学化,才能取得共识,有利于文档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文件属性、文件价值的呈现及其变化规律与文件形成时所用的载体类型与记录方式无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电子文件具有同纸质文件相同运动情形的结论,而纸质文件的运动情形是复杂的、多样的,笔者认为,不少纸质文件,除拥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揭示和描述的纵向运动外,还客观存在有横向运动,因此,电子文件同样具有纵横运动的特性。具体可作如下描述。一、一般电子文件的运动状况描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企业实际,从目前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全电子文件、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双套制”、全纸质文件三种管理方式出发,介绍了这三种管理方式的特点以及在电子文件资源建设、电子文件安全策略方面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对目前电子文件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归档对各单位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形成部门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加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可以更好地促进海事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子文件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普及,人们对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保障电子文件信息安全始终是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电子文件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安全模型,并从技术层面给出了保障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子文件所具有的非人工识读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多种信息媒体的继承性以及系统依赖性,必须要为电子档案赋值。本文对电子档案赋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谈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特点 所谓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文档和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相比较,电子文件的特点在于: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16.
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更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电子文件形成者或囿于传统观念,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怕增加工作量而不愿承担此项工作;或由于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使其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目归档,这对不熟悉操作技术的立卷人来说,不像从事纸质文件立卷工作驾轻就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国家档案局通过的第一批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的实践经验为例,从管理制度、归档范围、存储格式、元数据、在线归档接口、四性检测、三维电子文件归档等方面剖析了目前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关试点单位工作实践经验的介绍,为企业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文件信息用数字形式表达.也有人称之为“数字文件”。国际档案理事会对电子文件的定义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载体,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文件/档案.它的内容只能通过机器来利用……”。简单地说,电子文件就是指由计算机生成和处理.以数字代码形式记录信息的文件。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子文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的数字信息安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一、电子档案及种类 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文件.将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全部信息是以数字式代码加以存储的,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都由计算机完成,利用时须借助计算机等设备转换成原有的文字或图像形态,因此人们亦将电子档案称为"数字式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