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述预应力锚索在宝成二线山坡蠕滑体整治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锚索、施工工艺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唐铁路穿越燕山山脉,地形起伏大,山坡陡峻,地质构造复杂,煤矿铁矿铜矿采空区发育,水文环境因素影响大,如何在地质复杂地段进行越岭隧道方案比选,是张唐铁路地质勘察的工作重点。结合张唐铁路燕山越岭隧道两大方案,对隧道地质条件及经济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提出了合理的地质选线意见。  相似文献   

3.
张集铁路玄武岩分布特征及工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玄武岩工程影响机理,分析影响方式及程度,提出工程措施建议,提高玄武岩对铁路工程影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为其它遇到玄武岩的线路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研究结论:玄武岩岩体中常夹粘性土、砂砾土、泥岩和砂岩,厚度及位置变化很大;崩塌落石多发生于逆层山坡上;在路堑地层中位置不同,影响的结果也不同,坡脚下伏越浅,对边坡稳定越有利;在桥基下增加了桥基设计的复杂性;存在于围岩增强了隧道洞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准池铁路朔州隧道浅埋风积砂质黄土隧道免刷坡进洞施工实例,在施工场地狭窄、进洞刷边仰坡或拉槽土方量偏大、进洞困难时,采用护拱和钢管混凝土挡墙加固偏压侧地基,偏压侧下导及中导钢拱架预埋在混凝土挡墙中,连接上导形成早进洞开挖施工作业,并抵抗偏压。隧道洞门进洞施工中达到不破坏原山坡土体,施工过程保护植被,环保,减少刷坡喷锚支换圬工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29—30日,第五届铁路隧道年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是在我国开展大规模铁路建设和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以铁路隧道建设安全及软岩修建技术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对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代表们还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  相似文献   

6.
王进华 《铁道勘察》2004,30(6):73-75
山坡上的危岩在重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常突然发生下落 ,危害性大。对青藏铁路堆龙曲峡谷区危岩落石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浙赣线诸暨一号隧道坍塌为实例,叙述大跨、浅埋、偏压和不利地质条件下铁路双线隧道塌方经过,分析了塌方的成因,从山体的病害治理、加长明洞、洞身整治和变形整治等方面提出了塌方综合整治措施,对地表沉降沉陷、裂缝发展状况、护拱沉降、变形段和暗挖段沉降及洞身净空变化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8.
双连拱隧道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双连拱隧道施工中的开挖及支护顺序、中隔墙的形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提高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对同类隧道的施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洞内外温度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高原、缺氧、严寒及多年冻土等地质及环境条件极端恶劣,严重危及人员健康和工程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对洞内外环境温度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测与分析,为风火山隧道施工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高寒区冻土隧道及类似工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0.
英法海峡隧道空气动力学及通风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法海峡隧道较好地解决了特长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成为目前世界上具有较完善的结构布置和较先进的通风系统的隧道,被称为空气动力学隧道,我国正在探讨一些跨海特长隧道总体方案,建议对隧道环境,隧道空气动力学及通风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开展必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乌鞘岭特长隧道4#斜井的实际应用为例,对TSP203系统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野外操作、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成果解释与评估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乌鞘岭特长隧道衬砌对混凝土高抗渗性及高耐侵蚀性有特殊要求.介绍运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双掺技术,实现低水灰比、高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为在高海拔、高寒、强侵蚀环境下地下工程混凝土的防水、防蚀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建成通车的兰新铁路二线乌鞘岭隧道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左右线隧道长均为20 050 m。为满足40个月开通的工期目标,实施长隧短打,共设置了23座多种形式辅助坑道,地下工程合计63 378 m。隧道工程艰巨、地质特殊复杂、工期极其紧迫,不仅对包括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管理在内的隧道建设者是巨大的考验,也引起了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瞩目。通过对乌鞘岭隧道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管理过程的回顾,对特长隧道施工的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进行了总结,对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部分条款的修改完善提出了建议,探讨长大隧道勘测及设计、施工管理方法,为今后逐渐增多的长隧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成昆铁路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坡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铁路陡(堑)坡上的一种雏形泥石充,成昆铁路常有山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本文从山坡泥石流成因机制及其组合特征出发,提出了区划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的判别模式(B=(Mm(R^1),...Mm(R^n)将成昆铁路沿线坡泥石流活动危险程度划分成10个区,用于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5.
成昆铁路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区划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文章从山坡泥石流成因机制及其组合特征出发,提出了区划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的判别模式(B=Mm(R^1),…Mm(R^n))),将成昆铁路沿线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程度划分成10个区,用于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6.
以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过海区间隧道为例,介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轨道交通超长过海区间隧道方案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需要研究的内容,从线位方向、断面形式、施工方法、防灾救援、给排水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并重点对隧道掘进机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有限元计算及水文地持等方面论述煤既有采空区及新挖采空区对火山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新挖采空区是隧道破坏主要原因的结论,并给出了遂道变形破坏的形式以及隧道稳定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以厦门地铁1号线集美中心站站后停车线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对此大断面矿山法隧道开挖对小净距盾构隧道的影响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分析了CRD(交叉中隔墙)四步开挖法、CRD六步开挖法(靠近盾构隧道部分后开挖)及CRD六步开挖法(靠近盾构隧道部分先开挖)对盾构隧道的影响,揭示了盾构隧道位移和管片弯矩的变化规律:大断面矿山法隧道开挖时对先施工的小净距盾构隧道产生4~9 mm的位移值,盾构管片产生80~170 kN·m的弯矩值。另外,CRD四步开挖对盾构隧道不利,盾构隧道的位移和弯矩分别增大约33%和6%,并且靠近盾构隧道的部分对盾构扰动更大,因此,推荐使用CRD六步开挖法(靠近盾构隧道部分后开挖)。最后对比分析了盾构隧道的现场监测位移值和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瓦斯隧道在勘测设计和施工中的有关问题,简述了瓦斯的物理力学性质,燃烧与爆炸的条件及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防治安全措施等,为瓦斯隧道的有关工程和技术标准的编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明控隧道工程的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机场路隧道工程建设实例,通过对隧道工程施工期、地下水环境恢复期及运营期3个不同阶段分析了城市明挖隧道建设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对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如何减少对水环境影响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