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汽解放锡柴把发动机性能、质量和服务放在首位,让锡柴的用户确实感受到了性能满意、质量满意和服务满意,锡柴不愧是中国节能环保型客车发动机最佳制造企业……这是中国城市公交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长路3月4日在无锡对一汽锡柴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8 10日,第10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展会以“创新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内燃机及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创新技术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在商用汽车发动机方面,玉柴、潍柴、锡柴以及日野等厂家纷纷参展,在展会现场记者了解到,众发动机企业大多展示了各自在国IV发动机方面的研发实力.  相似文献   

3.
陈燕  朱文 《汽车维修》2009,(5):25-25
去年5月,无锡市投放了近500辆锡柴国Ⅲ发动机公交车。日前,锡柴管理部和销售公司联合组成的市场服务宣传小分队,对这些车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走访。“锡柴国Ⅲ发动机环保、省油、舒适,故障率低。”这是小分队在走访中听到次数最多的反映。3月20日上午,小分队来到位于运河之畔的无锡九龙公交公司金城车队,负责机务的许朝辉队长对锡柴国Ⅲ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非常满意,据许队长介绍,车队现有36辆配备锡柴国Ⅲ发动机的车辆,  相似文献   

4.
“自主开发”的口号在中国汽车业被喊了数十年,但真正能耐住寂寞坐下来搞自主开发的企业少之又少,而能够出成绩的更是凤毛麟角。始建于1943年、1992年加入一汽集团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分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锡柴)却能“耐得住寂寞20年”,以自主研发为基础,通过整合国际优势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用时8年,耗费10.7亿元”,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四气门重型发动机“奥威”柴油机,从而迅速缩短了我国发动机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奥威发动机和一汽锡柴也一举成为我国汽车领域成功实现自主研发的标志性产品和标志性企业。  相似文献   

5.
史原 《汽车与配件》2011,(17):16-16
自国家环保局发布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来,一汽锡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开发绿色环保节能发动机。  相似文献   

6.
丁进华 《运输车辆》2011,(21):90-91
2011年10月8—10日,第10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展会以"创新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内燃机及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创新技术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在商用汽车发动机方面,玉柴、潍柴、锡柴以及日野等厂家纷纷参展,在展会现场记者了解到,众发动机企业大多展示了各自在国Ⅳ发动机方面的研发实力。  相似文献   

7.
王作函  韩超 《运输车辆》2012,(19):100-103
2012年9月12日,为期3d的第11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此次展会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主办,以“创新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为主题,吸引了玉柴、潍柴、一汽锡柴、上海日野、江淮纳威司达、南京依维柯等在内的国内主流柴油机制造企业,以及苏州派格丽、无锡威孚、无油所、博世、派克汉尼汾等国内外知名发动机零部件企业参展。  相似文献   

8.
孟岩  潘建亮 《商用汽车》2012,(13):82-83,95
本文以2010年中重型商用车发动机销量为基础,对排名前5名的企业(玉柴、潍柴、锡柴、东风康明斯、中国重汽)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首先,这5家中重型商用车发动机企业在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丰富自身产品结构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公司上下游的配套资源来开发生产产品。相比之下,广西玉柴的产品结构最为合理;其次是潍柴动力和锡柴,东风康明斯和中国重汽可选择的产品排量则较少;第三,这5家企业都有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的中重型发动机产品,此外,都已开发并投产单燃料发动机产品。  相似文献   

9.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汽锡柴在2002年创下世界单系列发动机产量第一的同时,为继续提升锡柴机在广大用户心目中的名牌地位,把质量“生命工程”有效向外延伸,向有关供应商派驻了一批业务素质高、质量管理能力强的“生命工程代表”,肩负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的双重任务。这一新模式运行近1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零件配套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一汽锡柴与供应商“双赢”  相似文献   

10.
武英 《汽车与配件》2006,(39):17-17
日前,锡柴CA6SF2-19NE4、CA6SF2-26E4两个机型的天然气发动机通过了国检中心的排放检测,取得了国Ⅳ排放报告,这标志着锡柴天然气发动机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在国内发动机行业中占据技术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