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目标监控管理系统是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数字移动通信网络(GSM)、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成了指挥调度、监控报警的强大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统称3GS系统.这种系统的建立无需投入大量资金,通过现有设备接入GSM网络,即可实现对移动目标进行实时精密定位监控.可在车队、船队、飞机、野外工作小组等移动目标与基地中心站之间以及移动目标之间提供实时通信、定位跟踪、指挥调度、遇难救险等有效手段,从而能在交通运输、公安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一般由管理处、养护管理站、验收小组及监理组成,在长距离的跨度上进行分工协作完成公路病害调查与养护施工等系列事务,必须要通过网络把各机构连接起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特点是适时、高效,其主要功能是病害数据采集、养护施工与验收、评价与智能化决策。它涵盖GIS系统、专家系统、办公系统、档案与设备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专业网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模式的多尺度表示框架,该框架集成了现有的基于空间索引技术的多尺度表示算法,它作为中间层衔接了移动GIS应用和空间数据访问.BRIDGE、STRATEGY和VISITOR三个设计模式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框架的核心,其中,BRIDGE模式在上层GIS应用与底层GIS SDK之间起到了桥接的作用,STRATEGY模式以统一的接口抽象了不同的多尺度算法,VISITOR模式提供了方便扩展访问底层数据的能力.因此,基于该框架的移动GIS应用能够很容易的扩展到以多尺度表示的方式处理海量的数据集.将该多尺度表示框架集成至移动GIS平台上的土地利用调查软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尺度的表示方法,该框架的在处理大容量数据集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移动GIS系统的复用性,提出一种基于设计模式的GIS软件设计方案.针对系统用户界面交互复杂的问题,提出采用COMMAND(命令模式)封装的解决方法;引入STRATEGY(策略模式)实现可互换的电文解析算法族;对于网络通讯代码复杂耦合度高的问题,提出应用FACTORY(工厂模式)降低配置代码与事件服务器之间耦合度的解决方法;针对嵌入式环境下显示速度慢的问题,采用VISITOR(访问者模式)和四叉树结构相结合的多尺度显示策略.实践证明,设计模式降低GIS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王强劲 《中国水运》2007,7(2):110-111
介绍了GIS技术目前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尤其在公路管理中,它与传统的交通分析和处理技术紧密结合延伸出公路地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对公路规划、建设和养护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GIS技术目前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尤其在公路管理中,它与传统的交通分析和处理技术紧密结合延伸出公路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对公路规划、设计和养护管理等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公路养护工作定义的探讨,对公路养护管理内容作了介绍,并从员工素质、养护管理、养护机械的使用等方面论述,阐述了提高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提高公路使用周期内的服务质量,促进我国公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鹏  杨霖 《中国水运》2006,4(6):110-111
综合叙述了移动网络技术.介绍了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详细阐述了在移动终端与Internet互联时采用的两种重要技术移动IP和WAP,指出了移动IP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描述了WAP的通信模型.移动网络的应用随着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和丰富.但是在移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仍需采用一些优化技术来提高它的服务质量.最后对移动网络的发展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9.
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分析,指出现阶段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引入养护管理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即采用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计算机技术来提高公路养护的管理,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采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经验及实施效果的介绍,从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管理成效等方面,对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增加和等级的提高,公路养护任务会越来越重,对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公路养护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路养护的需要,公路机械化养护愈加显的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内容及养护机械,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养护机械的差距。初步探讨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机械化养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