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化区段移频防干扰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杭州电务段研制的移频运行台,主要应用于18信息移频设备各备用盘的性能检测,保证各工作盘的性能良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对各单盘出现的故障进行迅速判断、定位并记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移频机车信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制开发了移频设备数字监测系统,以提高既有移频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详细介绍了移频设备数字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配置以及该系统的性能特点,并阐述了采用该系统的可能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区间移频轨道电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秦铁路复线双向移频自动闭塞,区间信号设备分设在沿线各个信号点,区间信号点之间的距离约为1.5~2km,区间较长。例:当5523信号机红灯故障时,维修人员从车站出发到5523信号点查找,如发现轨道电路不正常,又要去5503信号点切断移频轨道电路,并查找送端电路是否正常,如果故障出在受端,又要返回5523点,这样既耗时又造成故障延时。图1为大秦铁路区间移频轨道电路。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对国内移频机车信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制开发了移频设备数字监测系统,介绍了该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配置以及该系统的性能特点,并阐述了采用该系统的可能性及经济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就设备材质、电路设计及工程遗留问题等方面内容,对如何提高沪杭线移自动闭塞设备的稳定性提出了意见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开关电源中的软开关技术,参数设计及移频设备用开关电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在京广线韶关以北的电气化区段上,区间微机报警系统在对区间移频设备进行监测时,主要是通过报警分机,将区间信号机位置及故障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再通过通信专线传送到机械室的报警主机,由报警主机解码,将有关信息显示给室内维修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区间故障.由于报警系统是由微电子器件构成的,区间分机经常受高电压、大电流冲击而易损坏.在维修时,需人工接线模拟现场条件进行编码测试,按要求需编码160次(20个信号点,8个故障信息,20×8=160),既费时,又费力.为此研制了区间微机报警自动编码仪,自1998年4月交付使用至今,效果良好.现对编码仪特点及原理进行说明分析.  相似文献   

12.
8信息移频电码化预叠加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铁路运输对列车运行速度、行车密度及行车安全保障要求的不断增加与提高,铁道部要求提速干线在正线实现站内电码化预叠加.为此特研制了8信息移频电码化双功出发送盘及其配套设备,实现了8信息移频电码化由叠加到预叠加的升跃.  相似文献   

13.
14.
“移频轨道电路补偿电容在线测试仪”是根据现场的实际使用需要而研制开发的,可以在线测试,并直接读出电容容量。原移频设备配装的法国产电容测试仪(VS190)不能直接读出电容值,只能在测出电压电流值后,再查曲线图求出对应的电容值,使用非常不方便,以致故障不能及时判断和处理,且体积大、不便携带,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5.
阐述微机监测系统ZPW-2000A移频设备采样解决方案,结合方案简述利用微机监测对ZPW-2000A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判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之窗     
《铁道通信信号》2003,39(12):46-47
  相似文献   

17.
本对移频自动闭塞发送设备信息源电路的频率安全性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柳州南站到达场至驼峰推峰作业时,常发生推峰机车在岔群区段收不上码,机车信号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经过分析,发现是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发送电路存在缺陷所致。通过改进电路,克服了缺陷,保证了推峰作业的安全和效率。为大站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发送电路的改进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短短几年内,全路已安装运营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设备4000多公里。数千套与行车密切相关的电子设备,以其极低的设备故障率赢得了路内广大专业人员的赞誉和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