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7.5%提高到8%。央行继4月28日提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后,为什么又要自7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呢?央行认为,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2.
刘勘 《经济导报》2010,(19):13-14
5月10日是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的执行日.而除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出现稍许上涨以外,市场并没有出现太多的“不适”,本次上调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将造成约3,200亿元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出,被冻结到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  相似文献   

3.
刘勘 《经济导报》2010,(4):12-13
持续近一年半的宽松货币政策在新年伊始,央行2010年1月12日决定从同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70月以来央行首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快於市场预期。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10,(4):1-1
元月12日央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央行首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石激起千层浪,亚洲,欧美股市,国际外汇市场迅速作出反应。此举是否意味着中国开始着手回收过去一年来持续极度宽松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吴勇 《汽车情报》2007,(15):26-27,31
中国人民银行5月18日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近10年来中国首次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每周新闻     
视点可能波及重型车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  相似文献   

7.
央行在连续几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后,首次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及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本文从三大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央行此次同时动用三大货币政策的原因,并提出了灵活运用货币政策,理性应对经济过热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自1995年7月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此次加息的具体内容为: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上调0.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安华 《经济导报》2010,(10):28-28
新近公布的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超出了多数市场人士的预期:2月份CPI同比上涨2.7%,使得连续保持15个月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正利率再度变为负数。结合近三个月CPI环比加速上涨的数据,一些人士担心通货膨胀卷土重来,并预期中国央行将采取加息、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紧缩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10,(28):22-23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1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内地6月份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均有所回落。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63万亿元:6月份新增信贷6,034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67.39万亿元,同比增18.5%。数据反映信贷控制措施见成效,意味着央行不太可能在近期采取加息或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陈监林 《经济导报》2010,(12):20-20
多年来,每当A股市场上涨到一个关键的心理关口,总有利空消息在市场流传,“国家将提高印花税税率”是一则屡试不爽的利空。3月25日沪深市场的深幅调整,就与国家将提高印花税税率、央行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传言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央行宣布.自5月21曰起,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范围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中国政府还提高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08,(24):11
6月9日央行宣布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达17.5%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亚太周边地区股市遭遇“越南危机”突袭。纷纷大幅跳水。受此双重利空影响,6月10日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低走.秒杀1.44亿元,2万亿元市值烟消云散。尾盘近1000只股票跌停,创下一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7,(18):45-45
尽管上周日内地人民银行再度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却对内地目前炽熟的股市未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央行今年数度推出紧缩性货币政策,力度都在市埸预期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10,(8):27-28
2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公报显示,政府准备逐步退出去年为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宽松政策。会议指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表态重申了2008年11月以来的经济政策。但是,中国央行今年已经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去年银行信贷大规模扩张之后有效地控制了银行的可贷款规模。  相似文献   

16.
易宪容 《经济导报》2009,(26):12-14
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立即陷入衰退之中,随之而来的是信贷紧缩,尽管欧美各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至今无法改变这种信贷紧缩的局面。中国则不然,2008年7。月美国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突然转向.即在央行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及取消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之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立即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或超高速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21):44-45
为对抗过热的股市,内地人民银行於周前一口气推出“宏调三招”:上调存贷息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增加人民币浮动波幅。但措施对股市的冷却作用只维持了不足一小时,A.B股市在继後时间续屡创新高。直至前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发表内地股市泡沫论后,B股市场才出现明显的调整。而备受关注的A股市场则仍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车分会秘书长、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所长王焕民认为,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是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国家的每一次宏观调控政策都会对专用汽车行业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一次也不会例外。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国家要更加严格控制贷款的投放额度,继续利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定向发行央行票据等手段调控经济。  相似文献   

19.
路宽行 《经济导报》2007,(32):23-24
阴影似在延伸 美国银行信贷紧缩的恶化上周给全球金融市场投下消极阴影,股、汇、债、原材料市场均激烈波动,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总裁甚至认为.美国信贷市场正经历20多年来的最糟糕阶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央行多次采取上调利率的紧缩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确保经济正常运行。作为一个对利率敏感的部门,房地产行业受利率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青岛市城阳区的房地产状况为例,分析利率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