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1-x)2/3 Ca1/3 MnO3/0.33(ZnO,Fe304)(x=0,0.04,0.08)锰氧化物复合材料.Rietveld全谱拟合XRD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第2相(ZnO,Fe3O4)和锰氧化物没有发生化学反应,ZnO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而Fe3O4以晶态的形式存在.第2相的掺入改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3Ca0.7FeO3,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纳米晶体的晶型、晶粒大小、形貌及组成进行表征.用乙炔黑为载体制备功能氧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测试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800℃焙烧2 h得到完整的晶体,晶体粒子大小均匀,粒径为17.9 nm,为菱形晶系;同时该氧电极具有明显的电催化特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Nd2O3掺杂(Ba0.7Sr0.3)TiO3基电容器介质陶瓷,研究了不同Nd2O3掺杂含量以及烧结时间对体系微观形貌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Nd2O3掺杂有利于提高体系室温相对介电常数并降低室温介电损耗且随Nd2O3添加量增大,(Ba0.7Sr0.3)TiO3基陶瓷部分晶粒异常长大.(Ba0.7Sr0.3)TiO3基陶瓷居里温度随Nd2O3添加量增大向低温方向移动.随着烧结时间延长,Nd2O3改性的(Ba0.7Sr0.3)TiO3基陶瓷平均粒径显著增大,体系室温相对介电常数显著提高,而室温介电损耗降低.由于粒界缓冲作用减弱,(Ba0.7Sr0.3)TiO3基陶瓷相对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的温度稳定性随烧结时间增长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选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偶联剂KH550、KH570等表面处理剂,来研究体系中添加表面处理剂对溶剂热法合成的CuInS2纳米晶体分散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EDS能谱、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纳米晶体的结构、原子配比、形貌和光吸收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添加少量(总质量的0.1%)表面处理剂制备的CuInS2纳米晶体团聚现象能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偶联剂KH570和表面活性剂PVP改性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以Co(NO3)2·6H2O等钴盐,NH3·H2O,H2O2和NaOH为原料,采用络合沉淀法在水溶液中直接制备出了纳米Co3O4,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观测,讨论了不同反应物、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反应产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制备工艺能够制得纯度高,分散性能好,颗粒分布均匀,结晶度较高的球形纳米Co3O4.纳米Co3O4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Co(NH3)6](NO3)3与Co(NO3)2 的摩尔比为2.5~31,NaOH 与Co(NO3) 2的摩尔比为0.9~1.21,反应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6.
纳米Cu、La2O3、Ce2O3粒子添加于500SN基础油中,采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64nm粒径的Cu粒子与25nm粒径的La2O3-Ce2O3粒子匹配效果良好;纳米Cu粒子与纳米La2O3-Ce2O3粒子的质量比2∶1、总质量分数0.8%,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优于现有的两种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的润滑油;清净分散剂增加使用WFL-1000聚醚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机凝胶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材料La0.6Sr0.4Co1-yFeyO3(LSCF),通过TG-DTA,XRD研究了凝胶前驱体的热分解及其相转化过程,使用直流四引线法测量了烧结体的电导率,并初步探讨了电输运机制.结果表明:凝胶前驱体在850℃焙烧2 h可以形成颗粒细小(约20 nm)、完全晶化的纳米粉体;所有LSCF烧结体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基本上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650-750℃之间达到最大值,中低温段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理.在相同温度下,随着Co/Fe比例的增加,LSCF烧结体的电导率增大,中低温区域内的表观活化能下降.在700℃时,La0.6Sr0.4Co1-yFeyO3陶瓷的电子电导率在195-792 S.cm^-1之间,完全能够满足IT-SOFCs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态原位聚合法制备了Al2O3/MC尼龙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吸湿行为.分别考察了Al2O3体积分数、介质、温度对Al2O3/MC尼龙复合材料吸湿性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2O3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平衡稀释率减小;模拟海水溶液中的平衡稀释率较蒸馏水中减小;温度的增加是该复合材料的吸湿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9.
刘桂香 《船舶工程》2016,38(5):83-87
为了制备具有优异抗氧化性能的复合镀层,试验采用双脉冲电源,在舰船高温排烟管试样表面沉积Al2O3-CeO2/Ni纳米复合镀层,通过抗氧化性能测试,研究了Al2O3纳米颗粒浓度和CeO2浓度对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得出复合镀层的微观组织随着Al2O3颗粒的添加细化晶粒,当镀液中纳米CeO2颗粒浓度增加到1.5 g/L时,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同时镀层表面平整、致密;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随镀液中纳米Al2O3浓度增加而增加,随CeO2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菱方钙钛矿结构氧化物MAl0.97Zn0.03O3y(M=Eu,Eu0.9Ca0.1).电导率随氧分压的变化关系表明,在600~1 000℃范围内,EuAl0.97Zn0.03 O3-y和Eu09Ca0.1Al0.97 Zn0.03O3-y都是一个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双掺杂的Eu0.9Ca0.1Al0.97Zn0.03O3-y的氧离子电导率与单掺的EuAl0.97Zn0.03O3-y相比,提高了约1.5个数量级,900℃时达到2S/m,约高于同温度下La0.9Sr0.1AlO3-y的电导率,活化能为1.25 Ev.本研究表明在EuAlO3体系可以通过优化掺杂离子的含量获得性能较好的氧离子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针对内燃机进排气系统设计,把仿真计算、计算机建模、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e Manufacture)技术和实验测试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计算机辅助技术集成化,建立了内燃机进排气系统集成快速开发环境,并用于JL368Q汽油机进排气系统的改进设计中,设计出新型电控谐振进气系统.配机实验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提高设计的质量和一次成功率,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8.
19.
谢大明 《水运管理》2010,32(9):29-33
针对欧盟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的《欧盟港口国控制法令》(简称2009/16/EC法令)可能对我国船舶产生的影响,在对该法令进行内容分析及按其规定的方式对我国船舶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航运界应对该法令带来的影响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娜  拾路  任鹏  叶仁传 《船舶工程》2019,41(12):71-77
为了明确液舱在平头弹体侵彻下的变形毁伤特点,利用100%含水量液舱的高速侵彻实验,结合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平头弹作用下液舱含水量对舱壁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弹体初速度越高,弹体在水中的速度衰减越快,耗散的动能越多;同时弹体速度的衰减也随液舱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弹体动能的耗散使得舱内形成空泡,且空泡尺寸随弹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液舱壁由于空泡的作用产生了外凸变形,且其变形量随弹体速度及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液舱部分含水时,舱壁出现非对称变形,液面下的舱壁的最大变形量与满舱时近似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