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山体冲沟较发育,地表层峦叠嶂,隧道往往会遇到浅埋软弱围岩段,施工进度慢,技术要求高。当隧道开挖至浅埋段时,如果提前采取措施不当,则很容易出现掌子面塌落和地表明显沉降现象,严重的威胁了隧道施工安全。以福土龙隧道左幅出口浅埋段为工程研究背景,结合隧道实际工程地质概况,应用监控量测与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隧道开挖至浅埋段位移变化与掌子面围岩特性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指导现场施工采取经济可靠加固预防措施,确保隧道安全通过浅埋段。  相似文献   

2.
浅埋暗挖隧道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难点、重点,并且存在较多的风险与隐患。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控制安全质量的有效手段与措施进行了讨论,解决了浅埋暗挖隧道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有效地控制隧道施工的风险,保障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根据浅埋隧道——下石隧道下穿机耕道的施工实践,提出了一种对于超浅埋隧道在下穿临近结构或设施时的特定开挖施工方法,总结了此种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开挖浅埋隧道的过程中,由于地层损失和地下水位变化会造成隧道上方的地表沉降,当地表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影响隧道或地表公路和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将某城际轨道工程开挖浅埋隧道的监测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上方公路的沉降值及其影响范围,可为当地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利用浅埋隧道岩体松动区破裂面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体厚度进行计算分析,以隧道围岩级别和中夹岩体稳定区的大小,将浅埋小净距隧道做了进一步分类,并给出了各类小净距隧道的技术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郑伟 《珠江水运》2014,(16):79-80
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隧道浅埋段的施工除了是浅埋隧道的问题外,也是边坡的问题,由于覆盖层的厚度都比较小,会出现严重的风化,自稳能力也不好,容易受到雨水、荷载、爆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洞口段出现边坡失稳、坍塌、变形的情况,影响了隧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对公路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秦家凹隧道浅埋段施工为实例,从重点控制超前支护、开挖、支护、仰拱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等几个方面对浅埋段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合理调整开挖和支护参数,集中体现隧道浅埋施工应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及时衬砌"的原则,有效地保证了隧道的安全、快速掘进,为后续的浅埋段和同类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托贵广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工程施工项目,运用风险管理技术结合项目实际运作,对浅埋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进行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并对部分针对性的降低风险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省定汉线坪坎至汉中高速公路某浅埋偏压隧道单向掘进出洞工程为例,分析了在处理浅埋偏压和洞口高边坡问题的一种思路,对于同类隧道施工及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勋  ;李杰  ;张晓军 《中国水运》2010,(11):217-218
结合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大桥头隧道隧址低山丘陵浅变质板岩特性,阐述开挖、支护施工及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介绍公路隧道浅埋浅变质板岩安全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韩海军 《中国水运》2014,(5):327-328
自然因素、地质情况、勘察设计因素和施工等因素可能导致隧道塌方,如果施工时支护措施不到位,或者采用参数不当,有可能导致塌方的发生。对于双向六车道大跨度连拱隧道,在洞口浅埋段极易发生塌方。文中针对洞口浅埋段可能发生的塌方对二衬结构的安全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洞口段发生塌方时,隧道二次衬砌的安全储备较低,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几种隧道浅埋滑坡地段施工处理方案的分析及综合比较,提出采用隧道内部径向注浆、加强支护同时加强辅助措施的方案。施工期间监控量测数据表明,洞周初期支护收敛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隧道浅埋、偏压地段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某浅埋偏压隧道为依托工程,全面总结分析其工程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其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施工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埋偏压地形条件下,隧道支护结构受力极不均衡,左右边墙、地表部位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拱顶、基底处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而最大轴力值和弯矩值均发生在隧道右侧拱脚处,不利于隧道的整体稳定性;通过采取增设临时支撑、地表注浆等工程措施,提高初期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瑞坡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地质、地形条件,对隧道地表和洞内加固提出了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选。主要为抗滑桩反压回填、地表注浆加固、地表加固+锚索框架板加固等,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最终的抗滑桩反压回填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隧道工程中地下水与隧道有着复杂的联系。建设施工时期隧道开挖将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大量的涌水会影响隧道施工,甚至出现突水突泥事故。隧道运营阶段地下水的涌入将影响隧道服务水平和隧道安全稳定。隧道受地下水影响的同时地下水环境也因隧道而受到影响,由于隧道的存在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改变,随着隧道大量疏干地下水,形成了一系列自然环境的恶化。本文结合我国隧道建设中所遇到的水害实例情况,分析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水害的原因。通过水害成因分析对处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隧道浅埋段地表深层注浆施工展开技术层面的探讨,提出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施工后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注浆加固效果良好,围岩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地层强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以为后续开挖施工创设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郑良雄 《中国水运》2014,(6):280-282
文中结合某高速公路岐山隧道进口段地质情况,阐述了浅埋小净距大跨度隧道开挖时施工方法及工艺相关事项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着重介绍八仙岩隧道施工小净距、浅埋段、洞口偏压段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为日益发展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质、施工、建筑材料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隧道衬砌开裂,结构及轨面发生沉降,威胁到运营安全,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治,确保工程的结构安全。通过昆明地铁3号线明挖区间隧道,分析隧道衬砌产生裂缝及沉降的原因,提出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及轨面结构沉降的治理原则及措施;认识到浅埋区间隧道保护的重要性,对今后地铁结构的病害整治及保护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