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VR单片机的四相步进电机驱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由AVR单片机为核心的四相八拍步进电机的驱动设计,并用电路图、数据表格和子程序的方式说明了四相八拍步进电机的硬件驱动原理和驱动软件的设计实现。采用了35BYJ46型四相八拍步电动机,通过对AVR单片机Atmega8的I/O口编程实现对步进电机的环形分配器驱动编码,采用了达林顿管电路ULN2003驱动设计,通过程序改变步进电机的方向和速度,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稳定、可靠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MOSFET开关的直流快速接触器驱动电路,通过Matlab对不同拓扑结构的MOSFET开关导通时序和线圈电流进行仿真,提出了一种具有导通MOSFET开关管和续流MOSFET开关管双管拓扑结构的接触器线圈驱动电路,仿真分析表明该驱动电路可降低接触器线圈续流时间,提高接触器开断速度。  相似文献   

3.
<正>某型三相中频电源为某船供电的重要设备。其作为NF系列方位水平仪的系统电源,具有波形失真率小,输出电压稳定,故障率低等特点。三相380V/50Hz电网电压加到输入变压器初级,经降压、整流、滤波变成直流电压U_1; U_1经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压U_2; U_2经LC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就输出所需要的110 V、500 Hz的正弦波电压U0;U0经电压负反馈送回到逆变器作为逆变器中PWM电路的控制电压U_f; U_f的大小控制了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脉冲宽度,从而决定了输出电压U0的大小,这一闭环控制实现了输出电压U0的稳定。系统逆  相似文献   

4.
龙轶  高红星  唐军 《船电技术》2007,27(6):351-353,373
介绍了一种基于功率MOSFET管的RCC变换器,首先分析其工作原理,然后针对功率MOSFET管的特点阐述了RCC变换器电路中功率MOSFET管的驱动和电路参数设计.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电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相比较蓄电池而言,在线式UPS是通过逆变器直接给负载供电。逆变输出电能质量的好坏会对负载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采用双闭环PI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输出电压和电流静态精度,使动态过程时间缩短、总谐波失真率减小,并通过仿真验证设计能较好提升UPS的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PWM控制电压逆变器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新型单相电子负载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电网电压的检测信号进行软件锁相,使逆变器输出电流能够跟踪电网电压,从而以近似于1的单位功率因数向电网回馈电能.该系统包含升压和逆变两个环节,均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PWM控制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输出功率因数高,对电网谐波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单片机电动机综合保护系统由电动机电流、电压、转速信号采集处理单元,A/D转换单元,单片机及外围辅助芯片,故障显示单元,输出驱动单元,继电器输出控制单元等构成。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逆序保护(2)断相保护(3)过电流/过载保护(4)欠电压保护。采用单片机控制将减少保护器的元器件,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还能实现单片机与其他智能元件的通信。  相似文献   

8.
高强  汪光森  刘德红 《船电技术》2009,29(12):18-23
单相NPC逆变器可以利用现有耐压水平的开关器件实现输出谐波少、电磁干扰弱、共模电压低的高压大容量变频器,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等大功率驱动场合。针对单相NPC逆变器的中性点电位平衡控制问题,该文提出了通过在常规多电平载波调制的基础上利用开关冗余状态来调节电容充放电电流,控制中性点电位的控制方法。算法简单,容易实现,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仿真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逆变器均流控制方法中,下垂控制和平均功率控制都需要精确计算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角(频率)。在轻载和空载情况下,由于输出电流很小,电流采样和功率计算存在很大误差,有功功率环流会造成直流母线过压故障甚至损坏逆变器。本文采用电感电流代替输出电流计算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通过改变电感电流采样时刻提高了功率计算的精度。利用两台三相四线逆变器并联系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证明运用该功率计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并联均流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某型舰船武器应急发控系统供电电源的功能需求,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电源模块功能及可靠性设计措施,采用技术成熟的PFC(主动式功率因数校正)、高速MOSFET管驱动谐振式开关电源,采用LLC谐振式结构,降低了开关变压器和MOSFET管的损耗,供电电源的效率可达90%以上,提高了舰船电网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由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设计、浙江省上虞变庄器厂试制的ZDGD-5/0.5CY 5kVA,交流输入220V、直流输出220-260V船用单相整流变压器(暂名)和SGD-10/0.5CY 10kVA,输入400V,输出230V船用三相变压器,日前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船般电工专业委员会和上海电科所组织鉴定获得通过。船用整流变压器是专为直流电制的渔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功率密度,需要在十五相感应电动机驱动系统输出电压中注入三次谐波,这势必导致控制系统的复杂化.本文使用基于dSPACE的快速控制原型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以控制真实的十五相逆变器,快速构建该电机驱动系统,并利用ControlDesk软件开发后期管理和监控平台.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半实物仿真驱动系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且便于快速修改控制结构和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EG8010的车载正弦波逆变电源。介绍了逆变电源的基本电路结构,蓄电池12 V电压经推挽升压电路升压并隔离后,再经全桥逆变后得到220 V/50 Hz正弦交流输出。重点论述了逆变部分中,基于纯正弦波逆变控制器芯片EG8010的控制电路,以及IR2110的自举驱动电路。设计的逆变电源实验样机运行稳定可靠,良好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匡竞佩  徐翠琴 《中国水运》2013,(12):179-181,159
介绍一种由H8/3048F和51两个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循迹小车系统的设计和制作。本系统基于红外线和超声波技术,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路线信息,超声波用于测距。驱动电路用全桥mos管,安全可靠、负载能力强。51单片机用来控制红外和超声波,H8/3048F单片机用于控制小车的速度和方向。整个电路设计周密,安全可靠,模块划分细,方便调试。  相似文献   

15.
波形质量是大功率逆变器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推导了单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逆变器输出波形畸变的主要因素。介绍了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原理,根据75kVA逆变器的参数与要求,设计了将PID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获得了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敬南  丛望 《船电技术》2009,29(10):1-5
三电平逆变器适合向高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在综合三电平逆变器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电压空间矢量PWM调制的三电平逆变器。仿真研究正弦给定的逆变器输出情况,为硬件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使用ARM和FPGA搭建了硬件控制平台,系统调试获得良好的输出波形,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郑帅  杨佳涛  于玮  李睿 《船舶工程》2019,41(8):67-72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五电平并网逆变器,相比于其他五电平逆变器,在该逆变器中当输出电压为高电平时,电流只流经两个开关管,因此可以减小导通损耗。而且,本文提出了针对该逆变器的改进型调制策略,可以实现开关损耗的最小化。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启动时由于悬浮电容电压未达到额定电压而导致的部分开关管应力过大的潜在风险,本文提出了针对该逆变器的直流充电方法,可以保证给各个电容安全充电的同时,使得所有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都不超过其正常运行时所承受的电压应力。通过实验,该新型五电平逆变器拓扑和电容预充电方法的可行性都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功率高性能逆变器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方式,并通过matlab建模仿真验证了其控制方式对逆变器输出波形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系统中,采用传统的PQ下垂控制法往往会引起动态性能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在调节过程中会引起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滞后。本文对传统下垂控制特性的局限性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了一种双下垂特性控制方案。此控制方案解决了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滞后问题,同时对并联系统功率均分影响不大,并且对环流也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以及使负载电流均分。  相似文献   

20.
PWM逆变器是电力领域的重要设备,而输出电压波形控制是PWM逆变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波形控制的目标是消除波形畸变,并保证波形的高稳态精度和快速动态响应。本文首先建立单相PWM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桥臂点电压和输出电流对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然后对单电压环控制策略和电感电流反馈、电感电流反馈+负载电流前馈解耦以及电容电流反馈这3种双环控制策略分别进行理论推导分析,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一系列仿真验证,分析对比各控制策略的稳态和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