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介绍了航标管理基本知识和工作内容,并结合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浅谈了对航标管理工作认识和浅薄建议,总结和提出了提升航海保障管理水平和增强航标管理工作效能思考,希冀在增强航标综合助航和船舶通航安全方面有所启示,为航海保障事业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深中通道工程采用东隧西桥方案,建设期75个月,期间通道与通航船舶相互影响,安全风险较大。航标是通道水域的基本助航设施,在确保通道安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方案设计也是通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重大海上工程航标配布原则,分为施工期(隧道施工区、桥区和锚地)和营运期(水上引导标志、人工岛位置标和警戒标、通航孔桥梁标志)对航标布设方案进行了设计。本文将为今后我国进行重大海上工程通航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航标作为海上导助航标志,主要是为了帮助船舶安全经济便利航海起保障作用。而航标设置、维护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又离不开航标的工作人员,我们一般将航标管理人员称之为"航标人"。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航标,如何做好航标工作,怎样做好航标人等,为航标工作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也能为航标事业未来更好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2021年2月1日晚,汕头航标处南澳航标管理站与汕头海事局南澳海事处在南澳岛周边通航水域开展海上联合夜间巡视行动。全力保障春运期间南澳辖区水域通航安全,助推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此次联合夜巡,南澳航标管理站、南澳海事处职工提前谋划准备,于当晚18时30分从南澳海事码头登上“海巡09002”船出发,对后江水道、莱长渡运、福岩等灯浮标及凤屿、浮屿、案仔屿、长山尾、长山角、海事码头1-2号、莱长渡口堤头等灯塔桩开展夜间巡视工作。南澳航标管理站借助此次联合夜巡,与南澳海事处就航标巡查手段、航标灯光灯质、航标夜间射程以及南澳大桥船舶通航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共同促进了春运期间辖区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国家水监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航海保障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对航标管理模式也相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航保事业发展,探索更优质的航标管理模式,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航标处旅顺航标管理站结合航标管理现状,围绕标准化航标管理站的标准化建设主题,从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建设标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开启航标管理站标准化管理新征程,助推航海保障事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航标船舶主要承担航标布设、撤除、更换、巡检、辖区航标设施建设物资补给等工作,并能兼顾海上防污染、海上救助和无线电导航信号监测等任务。是航海保障部门保证助航设施效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装备,航标船舶的管理水平对航海保障部门向航海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助航服务水平有直接影响。本文根据当下南海海区航标管理要求及现有航标船舶的现状,提出关于航标船舶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运规模的扩大,人们对海上通航的安全越来越关注,对航海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遥测遥控系统中的应用。这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同一行业的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航标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是保障海上运输通道畅通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航海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水上交通运输,支持海洋开发"渔业捕捞"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均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推进,福建北部沿海港口建设日新月异,海上活动更日益繁荣,对海上通航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航海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用户需求驱动"的基本原则,从分析辖区港航发展整体态势出发,立足优化水上通航环境,从规划发展的高度,分析福建北部沿海助航需求,以为期促进辖区航标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化提供依据,发挥航海保障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船舶向着大型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驾驶员对船舶通航安全意识逐步提高,从而对航标先进性、准确性和故障恢复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航标巡检巡视的周期和航标维护的工作效率,增强航标应急响应能力,全面提高航标维护和服务质量,降低巡查成本成为航标管理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建设无人机巡查系统,实现无人机自动化巡查,数据信息化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航标日常维护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为无人机技术在航海领域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海上航运逐步复苏,船舶流量日益增多,对航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态化防控是当前航运发展面临的新背景和新要求,既要打好防控工作的持久战和阵地战,还要保障海上安全形势稳定。因此,必须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航标管理工作进行多维度的思考,让航运市场重新焕发活力,确保海上防疫防控重点物资运输畅通。笔者从温州航标处航标管理工作与疫情防控的现状入手,通过深入思考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航标管理履职工作,为船舶航行安全提供坚实的航海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分析现代信息化航标可靠性的主要内容出发,提出了研究现代信息化航标可靠性关键问题,以便于航标管理部门在航海保障管理中,重点关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降低现代航标自身安全缺陷带给航海者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国沿海航海保障基地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综合北海航标处钦州航标补点设施工程、防城港航标工作船码头及附属设施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和基地使用的宝贵经验,就如何开展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基地利用率,实现航保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研究与探讨,为航标用户提供完善的航海保障服务提供保障,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泉州湾水域通航环境日益复杂,以及近年来该水域航标时常发生被撞受损影响通航安全的情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就泉州湾水域航标"五位一体"综合巡检方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解决航标被撞受损影响通航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荣华 《航海》2020,(2):70-72
通过在巡检船舶上搭载视频监控设备,获取巡检时的现场画面,利用船载差分DGPS定位、视频图像识别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于航标的巡检,检查航标的类别、航标的涂色、航标的结构等是否出现异常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为辖区航标管理实现数字化提供科学、系统、实时、可视的高科技支持,更好地为船舶航行提供安全服务,保障海上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航航标是往来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设施,采用航标作业船艇执行航标作业任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通航环境影响因素。文章首先对航标作业船艇的航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进而分析通航环境对其航行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具体的安全评价及治理方法,以期提升航标作业船艇的航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航海》2017,(6)
航标船主要用于航标布设、撤除、更换、巡检等工作,是航海保障部门保证航标位置准确,着色鲜明的重要装备力量,航标船舶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航海保障部门能否高效履行航海保障职责有着直接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北方海区现有航标船舶的管理现状,提出如何加强北方海区航标船舶的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航标助航设施,大都分布在水上或沿海岛屿上,航标员其工作、生活艰苦程度不言而喻.由于航海保障设施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从1982年开始,我国的航海保障体制随着几次大的调整,对我国海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体制的多次调整,航标系统在业务建设特别是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与航标事业的发展要求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适应新时期航标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航运大市场的需要,从1996年开始,根据辖区内航标管理的实际需要,广东海事局广州航标区在劳动用工制度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航标船(艇)是实施航标管理的重要装备力量。小型航标船舶管理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分散管理""集中管理、派驻使用"三种模式。文中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为例,客观分析了三种模式的优势及不足,从提升航标管理效率及船舶管理水平角度考虑,提出对小型航标船实行"集中管理、派驻使用"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现用的五大航海保障系统平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技术和航标遥测遥控技术优势,对优化航标业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更好地发挥航海保障职能,提升航标助航服务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航标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是推进智慧化航海保障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在系统发展趋势与业务需求分析基础上,整合现有软硬件平台,设计了面向内部管理、海上监控、对外服务三大服务领域的航标智能化管理系统,并探讨了业务数据平台与应用功能平台的实现方法。文中研究成果对于构建与推广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的航标智能化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