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2013年7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3年(2012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共有32家汽车及零部件(含轮胎)企业入围.其中整车企业23家,零部件企业7家,轮胎企业2家.而在整车企业中共有中国7家(上汽、一汽、东风、中国兵器、北汽、吉利、广汽). 整车企业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低迷.美国通用、克莱斯勒受破产的影响,已大大落后于日本丰田和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相似文献   

2.
《财富》杂志日前公布了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汽车业成为500强榜单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共有30家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轮胎企业荣登500强榜单,其中整车企业近2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8家、轮胎企业3家。 从整体来看,全球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行业的情况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3.
汽车资讯     
《天津汽车》2008,(1):44-45
美国 丰田取代福特排名第二;德国 2007年汽车销量同比下降近10成;日本 2007年汽车销售量同比下降7.6%;韩国 2007年汽车销量全线上升;丰田 2007年汽车销量达到937万辆;本田 2007年汽车销量预计达376万辆;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9日,2012年(2011年度)《财富》杂志公布了全球500强.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含轮胎)企业共33家.整车企业共2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8家,轮胎企业3家.在前10家世界500强中,只有丰田汽车公司名列第10位,(去年为第8位,下降2位).汽车零部件企业第一位是名列110位的博世公司(去年为119位,上升9位),依次为蒂森克虏伯、大陆集团、江森自控、电装、爱信精机、麦格纳国际、现代摩比斯.轮胎企业3家为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  相似文献   

5.
刘宗贤  薛宇 《汽车与配件》2015,(5):57-59,56
<正>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达2349.19万辆,中国已经连续6年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汽车大国"的称号实至名归。然而抛开这个荣誉,中国汽车大而不强的现状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汽车产业上至政府机构,下至企业和个人都在为实现"汽车强国梦"而努力。实现汽车强国,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在于零部件,零部件强,则中国汽车强,只有汽车零部件技术提高了,整车的技术含量才相应增加。最近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传来利好,汽车零部件G20组织将建立,20家零部件企业  相似文献   

6.
在2013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苏瑞博(Bob Socia)介绍"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划". 通用汽车公司2012年全球销量达928.6万辆,居世界第二,实现净利润49亿美元,营业收入1523亿美元.2012年通用中国汽车销量283.61万辆,同比增长11.3%,占全球销量30.54%,居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一季度通用中国销售汽车81.6万辆,同比增长9.6%,通用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15.1%.  相似文献   

7.
数字     
《时代汽车》2013,(1):15-15
990万据丰田汽车近日公布的2013年全球新车产量计划,预计包含大发工业以及日野汽车在内的全球产量为990万辆。丰田2012年制定的全年产量指标为989万辆,日本国内受环保汽车购买补助政策终止影响,内需下降,北美以及东南亚等海外地区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汽车市场需求仍然喜忧参半,但总体上仍保持增长,有4.2%的增幅。主要增长市场为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东盟(ASEAN)成员国。预计2014年全球汽车销量将达到8559万辆,同比增长3.3%。全球市场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288万辆,比2012年的7950万辆增长4.2%,这是一个新的全球汽车销量纪录。支撑这一全球性销量的主力军是中国,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3%。美国汽车市场也进一步复苏,增长7.6%。南美汽车市场增长1.5%,巴西政府延长对汽车业的支持政策,这也有利于汽车市场,但全年车市仍下跌1.7%。东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汽协发布的2013年汽车产销数据显示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000万辆,再创全球产销最高记录。自2011年汽车销量1850.51万辆,增长2.5%,2012年汽车销量1930.64万辆增长4.33%之后,汽车销量增速终于回归两位数,且达到了汽车业期待多年的2000万辆年销量。2013年1月、11月和12月三个月全国汽车销量均超过200万辆,相当于2000年中国汽车全年的销量。据中汽协预测,2014年全年汽车需求量约为2385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4日,全球《财富》杂志公布了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2006年度),全球共有13家(含轮胎)汽车零部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博世公司营业收入继2004年名列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2006年,全球汽车工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边是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产销量双双下降尤其是在美国市场,目前三大巨头正在或是准备实行重建计划,有投资者预测通用和福特可能在未来二至三年内申请破产保护,德尔福、德纳等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也都随之陷入为生存而挣扎的境地,美国本土汽车工业微现萧条景象;另一边是以丰田、日产以及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攻城夺地,抢占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并且利润丰厚,2006年丰田全球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福特,排名全球第二,在美国汽车市场则首次超过克莱斯勒,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12.
《财富》杂志日前公布了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汽车业成为500强榜单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共有30家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轮胎企业荣登500强榜单,其中整车企业近2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8家、轮胎企业3家。从整体来看,全球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行业的情况并不乐观;但从区域看,日系汽车企业、中国汽车企业则表现相对突出。以丰田汽车为首的汽车集团不仅在体量上稳居前列、且仍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以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组成的中国兵团则连续三年跻身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9月份,和华尔街风暴一样,美国汽车市场迎来最为黑暗的日子,总体汽车销量下降26%,福特、丰田和通用9月份全美汽车销量分别下滑34%、32%和16%。被视为全球汽车业图腾的丰田汽车公司已经率先悲观,在今年8月底就宣布下调2009年全球销量目标,由此前的1040万辆降至970万辆。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2,(31):33
2002年4月中旬,国际机动车制造商协会(OICA)公布了2001年世界汽车企业产量(见左表)列出OICA认定的全球独立的汽车生产企业(年产量2.5万辆以上)共41家,其产量之和占全球2001年汽车产量99.3%,这41家企业分布在12个国家。年产汽车400万辆以上的企业有5家(通用、福特、丰田、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共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然而,据wind统计显示,截止2007年11月,累计8832家汽车企业中(包括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改装车企业等),亏损家数达1432家,亏损企业的累计亏损额高达70.18亿元。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困扰着汽车生产企业。尽管整车企业情况相对乐观,但压力仍然很明显。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中国汽车业高奏凯歌:2007年共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然而,冷静分析也夹杂着不和谐之音。据wind统计显示,截止2007年11月,累计8832家汽车企业中(包括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改装车企业等),亏损家数达1432家,亏损企业的累计亏损额高达70.18亿元。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困扰着汽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7.
智利以发展重点资源产业为主,而不以汽车产业等重工业为发展方向。智利当地几乎没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汽车及零部件均需进口。智利本国不生产汽车,但市场销售情况良好,千人汽车保有量近180辆,汽车普及率远远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2010年智利汽车保有量为305.3万辆,较2009年增长7.7%,其中,乘用车保有量197.8万辆,商用车保有量107.4万辆。智利汽车销量已由2001年的9.8万辆提升至2011年的33.4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共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然而,据wind统计显示,截止2007年11月,累计8832家汽车企业中(包括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改装车企业等),亏损家数达1432家,亏损企业的累计亏损额高达70.18亿元。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困扰着汽车生产企业。尽管整车企业情况相对乐观,但压力仍然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赵培南 《汽车情报》2004,(31):15-16
目时.全国共有1000多家各类汽车厂.这些厂家遍布于全国除西藏、宁夏以外的各个省份,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生产批量小。据统计,在中国现有的120多家整车制造企业中,有27个省(市)生产汽车、17个省(市)生产轿车、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而其中年产辆超过50万辆的企业仅2家,而不足1万辆的多达95家,其中70家年  相似文献   

20.
林雷 《汽车与配件》2004,(35):20-22
2003年汽车生产和销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整车销量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34.21%。预计到2008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1000多万辆(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