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很多摩托车爱好者都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大排量摩托车,在无尽的公路上飞奔驰骋. 对于大摩托,我并没有去选择日产车,而是在国产的长江750上下了一番苦功.我喜爱宝马,但由于经济条件所困使宝马离得我太远,即使是一辆二手的,现在对我来说也是很难实现的一个梦.  相似文献   

2.
我的海王星     
徐晓春 《摩托车》2005,(3):25-25
因为踏板车具有易操作、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一道风景线。每一个摩托车爱好者都想拥有一辆外观典雅,制作精细,品质卓越的好车,年轻小伙子对速度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我同样存在自由奔跑的梦想。可以说,我是一个如痴如醉的车迷,也是《摩托车》的忠实读者,从杂志中,我了解了不少有关摩托车的知识,也欣赏了许多名车的图片。当我在《摩托车》上,看到豪爵摩托车公司生产的海王星的介绍后,该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遍又一遍地看了此车的参数和性能介绍、资料,期待着有一天,我也能拥有此车。2004年8月的一…  相似文献   

3.
郭建忠 《摩托车》2005,(4):25-26
我在部队通讯连当兵时,我的四川老乡是一名摩托兵,当时,他驾驶的是一辆长江750型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为双缸水平对置式。因此,我有机会接触和驾驶摩托车。回到地方厂矿工作后,我一直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无奈,那个年代我国生产的摩托车,从车轮到车身就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遍地都是“五羊款”,  相似文献   

4.
金鹏 《摩托车》2004,(8):23-24
我是一个年轻的摩托车迷,一直想拥有自己的摩托车,美梦做了好几年,现在毕业参加工作终于能圆梦了,我非常高兴。《摩托车》杂志一直是我的好伙伴,每期我都认真阅读,从中获得许多摩托车知识和趣闻,也欣赏了许多世界顶级摩托车,让我大开眼界。在2002年第7期《摩托车》杂志上看到中国嘉陵集团生产的有着经典外形的城市多功能车——嘉陵JL70T-8型摩托车让我眼前一亮,在这个都市年轻人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时代里,她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5.
刘连营 《摩托车》2004,(2):12-13
提起我与摩托车的故事,要追溯到10年前。那时候,我初中毕业后到一家机械厂工作。在那里,我学会了车工、钳工、电焊等技术。 那时候.拥有摩托车的人并不多,马路上偶尔有一辆摩托车疾驶而过,留下一股淡淡的长烟.总会引来路人驻  相似文献   

6.
难舍难分     
宋发远 《摩托车》2005,(2):30-30
笔者酷爱摩托车,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触摩托车,尽管那时所见的摩托车都是一跑一"留"烟(就是现在的二冲程摩托车),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我也要拥有一辆人见人爱的摩托车。正是这份决心,注定了我将与摩托车结下不解的情缘。从小学到中专毕业,从课堂到社会,从工作到生活,摩托车已成为我魂牵梦萦的两轮"情人"。 参加工作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朋友家里第一次看到了《摩托车》杂志。我为书中精彩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深入浅出、实用通  相似文献   

7.
什么交通工具可以让你在城市早晚高峰面对拥堵的车流自由穿梭?答案一定是摩托车.什么摩托车操作简便、老少皆宜?那一定就是踏板摩托车.作为一种迅捷、方便的交通工具,踏板摩托车一直广受人们的喜爱,在中国台湾地区其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速可达”. 作为“中国踏板动力专家”的金浪摩托为了迎合国内踏板摩托车市场的需求,以适合舒适的日常骑行为目的,推出了晶钻这款排气量为125mL的踏板车.  相似文献   

8.
追逐幸福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现在有一个贤惠的妻,有一个乖巧的女儿,当然,还有一辆我喜爱的摩托车.我喜欢游泳,喜欢平躺在水面上,控制好呼吸,就这么飘着,看着天上的白云,让思绪随水波浮动.  相似文献   

9.
梁书安 《摩托车》2003,(8):13-14
我是一个摩托车迷,摩托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90年代初,只要看见哪怕是几种单调品牌的摩托车在大街小巷上穿行,就羡慕不已,暗自发誓一定要拥有自己的一辆摩托车。经过多年积蓄,1994年6月初,经反复比较,我终于用1.2万元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嘉陵JH125。当时我把这辆车往宿舍大院一放,就引来不少围观者,大家品头论足,大加称赞。因此,我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心里乐滋滋的,我一连几天兴奋难眠,心里总惦记着存放在车库里的那辆崭新的“大黑  相似文献   

10.
越南是一个拥有数百万辆摩托车的摩托车消费大国,然而多年以来这里是日本摩托车的天下。前几年一些越南朋友告诉我,越南人穷归穷,但对摩托车却十分讲究,要一步到位买日本货,中国车看来难以进入越南市场。尊重当时实际,不得不认可这一观点。 1998年,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中国摩托车终于打入了越南。仅一年多时间,越南各大城市街上跑的中国车越来越多。许  相似文献   

11.
爱你爱不够     
《摩托车》2003,(11)
我从小就迷恋摩托车,那时,公路上奔驰的摩托较少,大多是幸福250和嘉陵CT500。家里一有骑车的客人来,我就常常围着车看个不停,摸摸这儿,动动那儿。 记得有一次去邻居家玩,看见电视里在主人公潇洒激情的玩车动作,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这个计划一直在我脑中谋划着,一直到我结束学生生涯以后才得以实现。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一个人在街上闲逛,遇到从前的一位好友。无意中我听同学讲,他表哥又买了—辆新车是宗申150-A加长太子款的,特棒!想把以前的那辆旧车转让,问我是否能牵一红线。我顿时灵机一动,问了该车的一些情况后,便对他讲,自己有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3,(7)
2002年4月28日,这天是我值得记念的日子,不说大家也猜出个八九,因为今天我拥有了自己的摩托车——新大洲超影XDZ175摩托车,见图1。 作为一个铁杆摩迷,能有一辆质量上乘的摩托车,是  相似文献   

13.
成长的动力     
我是在1994年开始接触摩托车专业期刊的.那时我正在努力学习摩托车的维修技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朋友那里发现了很多摩托车期刊,其中有<摩托车信息>、<摩托车>、 <摩托车技术>等,当我随手拿起一本翻阅,便立刻被里面丰富的内容深深吸引,发觉它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4.
车迷热线     
《摩托车》2003,(2)
MTC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车迷,对摩托车极其喜爱。现有一个看上去似乎简单的、但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向您求教,望能满足我这小小的要求。 不管是何种型号的摩托车,到了冬季总难以启动,为什么?冬季驾驶摩托车,为什么暖车后才能够正常行驶? (冒学海)  相似文献   

15.
从事摩托车维修工作已有六年的时间了,却一直未能拥有自己的坐骑,这或者与我从事的工作有关吧!总希望自己的坐骑既要具有日本摩托车的优良品质,又要有国产车价钱的实惠,可实际上这样的摩托车几乎不存在。进口车质量虽好,可买车之后那名目繁多的手续费用令人眼花缭乱,且不时传出进口车停止入户的消息;国产车在价格及入户方面有进口车不可比的优势,但那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车价越便宜,质量越差,这似乎是一种不成文的理论。因为如此,几年下来,仍然无法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摩托车,每每评价顾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颇受城市年轻人的喜爱。中国城市到底有多少辆摩托车?在未来一年还会增加多少辆?这事关摩托车业的未来增长。由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组织实施的年度连续调查CMMS98为我们分析了城市居民摩托车拥有和需求状况。 1.CMMS98显示,12城市摩托车的家庭拥有量为229.7万辆,家庭拥有率为9.4%,相对于私家汽车2.6%的拥有率而言是较高的。其中广州市民特别青睐摩托车,家庭拥有率达到24.7%,北京的家庭拥有率最低,只有3.4%;家庭摩托车品牌数量最多的是本田,为1.4%的家庭所拥有,其次是木兰,为1.1%的家庭所拥有,再次是嘉陵,家庭拥有率为  相似文献   

17.
验证故事     
摩迷故事审验驾驶证与车辆行驶证是每个驾驶员每年必须经过的两个"关口",作为一个拥有摩托车的车迷自然也少不了这两件事。我于1996年考到了驾驶证,次年买了摩托车后又有了行驶证,从此我便开始了一段办这两证的艰难经历。 1998年6月底我第一次审验摩托车行驶证,从我家到市里去审验证照要走130公里的山路。出行那天起了个大早,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摄影发烧友,也是一个摩托车运动的爱好者,工作之余,经常骑着我的爱驹出去旅游,摩托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拥有摩托车的我对于能给予我摩托车带来安全感的"防盗器"有着特殊的情结!结婚那年,家里人买一台铃木GS125摩托车送给我们。我对这台车非常爱惜,除了作常规保养之外,还加装了防盗器和一把上好的防盗锁。心里才稍有点安全感。因我家住在六楼,摩托车经常停在一楼,所以在家吃饭都经常从阳台上探出头看一下爱车是否还在,连吃饭也不放心。  相似文献   

19.
敌后武工队     
亮亮 《摩托车》2010,(10):13-13
一直有人问我《摩托车》杂志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一直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直到今天我收到一封来自日本读者的电子邮件,我才知遵《摩托车》杂志的影响力居然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如何防盗”一直是困扰摩友们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专业摩托车修理者,我不但见多了摩友们丢失爱车那份痛心疾首、欲哭无泪的表情,也有体会摩托被盗的痛苦经历。所以很久以来“如何才能防止摩托车被盗”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心头解不开的千千结…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