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辉  臧建池 《汽车运用》2006,(12):37-37
冬季经常会有大雾天气出现,让行驶在途中的驾驶员朋友感觉很不舒服。为了保障行车安全,驾驶员朋友应掌握一些雾中安全行车的技巧。开雾灯而不要使用远光灯雾中行车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并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应开启雾灯和近光灯,但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的光束被大雾折射后  相似文献   

2.
董林 《汽车运用》2005,(3):33-33
了解并掌握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将对安全行车起到至关重的作用,下面列举几种危及行车安全的情绪,以示广大驾驶员朋友。急躁情绪这类驾驶员行车速度快,不顾客观条件是否许可便一味地盲目超越前方车辆,遇到交通堵塞或渡口等待时,不是依次排队等候,而是见缝就钻。骄傲情绪这类驾驶员  相似文献   

3.
曾毅  张龙  侯东辉 《汽车运用》2005,(10):22-22
抓好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一是要注重交通法规的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预防车辆事故应从增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入手。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如可以利用广播、专栏、标语、展览等进行宣传或针对车辆事故多发期开展交通法规宣传周活动、交通法规知识竞赛活动,不但可以使驾驶员增强安全行车意识,还可以使广大官兵懂得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主动关心和支持预防车辆事故工作。二是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要形成制度,不断丰富他们的安全行车知识和交通法规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4.
雾天是车辆事故多发期,雾天保证行车安全对每位驾驶员来说犹为重要。熟悉雾中行车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雾天行车最大特点:一是能见度低,视线模糊,驾驶员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易出现情绪波动;二是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出现疲劳甚至分不清东西南北;三是因产生错觉,出现操做失误或鲁莽驾车。为此,可采取如下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官奇 《汽车运用》2004,(10):35-35
车辆驾驶前“三思” 一思身体状况。“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驾驶员,更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状况。身体状况包括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二者处于良好状态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前提,任何一方状态不好都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员身体状况不良酿成的。二思车辆状况。出车前要对车辆状况例行检查,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例如轮胎气压的大小、机油的多少、货物装载是否牢固等,防止车辆带故障隐患上路。  相似文献   

6.
雨天行车,对车辆和驾驶员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一是视线不良。下雨时,雨线和溅射到风挡玻璃上的雨水会阻挡驾驶员的前方视线。另外,为防止车内进雨,驾驶员一般把车窗紧闭,此时,车内、外温差较大,在风挡玻璃和车窗处很容易生成薄雾,从而加剧视线不良,妨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做好入夏教育要将所有车勤人员集中在一起,做一次入夏教育,细致入微地讲解夏季行车的特点、注意事项、应对措施等,使每名驾驶员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意识、操作上尽快调整到夏季行车状态上来。提供保障行车安全的有利条件首先,要尽最大可能保证驾驶员的睡眠时间。其次,要尽可能避开中午用车,把时间安排在上午或下午气温较低的时段。第三,要选好带队干部。凡是长途行车或在外运行时间较长的车辆,都应选派责任心强的干部带队;对载货车或执行特殊任务的车,最好派车管干部带车。带队干部的作用是在关键时刻提醒、协助驾驶员保证安全,减少驾驶员在…  相似文献   

8.
所谓“第一信号”,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驾驶环境中最先出现的影响行车安全的信号。这种信号也可称之为某一事故的“先兆”。这种信号有的来自道路,有的来自车辆本身。准确判断“第一信号”,果断处理“第一信号”,是驾驶员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山区道路崎岖不平,对驾驶员要求很高,为帮助驾驶员熟知山区道路的安全行车规律,本文就在山区道路车辆上坡、下坡、超车以及雨雪天气的驾驶技术进行了浅析,供驾驶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部队在执行车辆运输保障任务中,驾驶员“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一直是做好行车安全的法宝之一。这是因为,老驾驶员驾驶技术好,经验丰富,带领新驾驶员行车不仅可以搞传帮带,还可以保证行车安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老驾驶员传授的“老经验”并不科学,甚至有时还影响到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