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上海地铁一号线限界小,梯度大,曲线半径小等特点,利用既有轨道车辆进行改造,用理论计算结合实例数据分析的方法,研制出适合地铁无缝线路施工用的工程列车。  相似文献   

2.
结构可靠度理论在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秋义  陈秀方 《铁道学报》2001,23(5):102-106
将结构可靠度理论应用于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分析。根据无缝线路稳定性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无缝线路稳定性极限状态方程,在无缝线路稳定性设计参数的概率取值基础上,采用Monte Carlo法分析了60kg/m轨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得出提高钢轨焊接质量对提高轨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和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横移限值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缝线路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是轨道结构现代化的标志。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是无缝线路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无缝线路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构可靠度理论应用于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具有开创意义。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设计参数(轨道原始弯曲、道床向阻力、轨温变化幅度)具有明显的随机性,采用大量试验和统计分析基础上的概率取值更为科学合理。轨道允许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高温和列车横向力作有下的轨道允许横向位移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的模糊随机性,认为轨道允许横向位移是一个模糊变量,在现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变量的当量随机化方法分析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对于模糊横移条件下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进行了随机模拟,发现轨道允许横向位移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具有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车辆荷载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通过建立无缝线路轨道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无缝线路进行了温度臌曲失稳过程分析.详细比较了多种车辆类型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荷载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是明显的,不考虑车辆荷载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来分析其稳定性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广州地道无缝线路设计方法及施工,结合广州地铁的实际情况,对无缝线路设计中锁定轨温的确定,长轨设计,强度稳定性检算及焊接施工方法等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针对广州地铁小半径曲线多,大坡道多等难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传统地铁和直线电机地铁线路轨道标准、轨道强度及稳定性检算比较分析,了解国内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探讨这种轨道交通无缝线路计算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上海地铁M8线与既有的上海地铁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接轨的工程为例,对地铁接轨道岔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搜集既有线轨道设计标准、调查研究接轨道岔现场情况及工作环境,制定施工设计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新材料。 研究结果: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最终采用间隔抽换正线与道岔共用短轨枕和扣件。 研究结论:施工前应做好既有线无缝线路的放散,施工全部结束后恢复道岔两端的无缝线路,并加强两端线路的锁定;FFU合成轨枕侧面应做出凹凸或花纹,新老道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界面剂;道岔道床始、终端及道岔道床内设置伸缩缝,排杂散电流钢筋总截面积应满足要求并保证电气连接,尤其注意侧股道床钢筋与直股钢筋的绑扎或焊接。  相似文献   

8.
把普通钢轨焊接成长几百米乃至成千上万米长的一根钢轨条,铺设在线路上,这种铁路被称为“无缝线路”。 钢轨的焊接,最早1915年出现在欧洲的电车轨道上。1924年,德国在铁路隧道里铺设了焊接长钢轨。1926年,前苏联开始在站线铺设了焊接长钢轨。1930年,美国在铁路隧道里铺设长钢轨,1933年正式铺设在露天线路上。日本在1948年以后,迅速发展了无缝线路。如今,铁路无缝线路,已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而且高速铁路,必须采用无缝线路。 那么,我国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铺设无缝线路的呢? 1957年1月22日,铁道部技术局在铁道科学研究院召集了焊接长钢轨铺设试验讨论会,确定成立由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轨道应具有高平顺性,武广客运专线无缝线路钢轨焊接采用移动式闪光焊和铝热焊,为保证焊接接头的平直度,应加深对检测平直度方法的理解,分析了影响焊接接头平直度的因素,介绍了正确的平直度量测方法和打磨方法,供客运专线无缝线路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铁振动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铁振动污染需采取综合的防治对策。首先应开发、研制、选用减振性能优良的地铁车辆和采用重轨无缝线路 ;此外 ,在工程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振动防护要求 ,合理选择线路方案和建筑物的建设距离、建筑物类别等 ;在减振要求较高的地段 ,可根据具体要求 ,分别采取设置轨道减振器扣件、弹性整体道床以及浮置板道床等工程防护措施。通过以上综合措施 ,地铁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就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