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杰飞  刘涛 《上海汽车》2007,(12):19-22
文章论述了汽车悬架系统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指标和测试标准,分析了汽车悬架减振性能对汽车悬架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在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和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应用两种检测设备对乘用车悬架特性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说明在现阶段应用这种检测方法是比较合理的。同时指出,在检测和检测结果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半主动悬架作为汽车悬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对于阻尼可控半主动悬架,阻尼的匹配对悬架系统至关重要。文章从保证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角度出发,研究汽车半主动悬架最佳阻尼匹配方法。首先分别从保证悬架系统最舒适和最安全出发研究悬架阻尼比,然后确定半主动悬架最佳阻尼比~([1]),最后匹配悬架最佳阻尼系数。  相似文献   

3.
当前,汽车速度在不断提升,对于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悬架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性能的提升产生了阻碍,而随着各项技术的逐渐提升,在汽车中逐渐使用电子技术对汽车悬架予以控制,不仅可以将汽车舒适性提升,而且在操纵时其稳定性能也获得较大提升。近年来,汽车行业在致力于对各种最优悬架控制系统予以开发,以适应类型不一的行驶工况。在汽车尤其是高档车中,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性能越来越优越。而在电控悬架系统中有几个主要的传感器,本文以此为背景,简单阐述了汽车装置识别与检修的重要性,分析了汽车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结构,并针对车高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原理与检修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围绕汽车悬架的分类展开,分析汽车悬架的控制策略,探究汽车悬架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汽车悬架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研究。以期促进我国汽车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满足我国各地区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5.
国内重卡悬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和橡胶悬架代表了目前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方向。橡胶悬架和空气悬架使用环境不同,空气悬架不能超载,因此在牵引车上应用广泛;橡胶悬架适应能力强,可用于超载环境,因此主要应用在非公路用车或使用工况恶劣、对车辆载荷要求大的汽车上。  相似文献   

6.
基于串联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建立了五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提出一种用于汽车悬 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半主动悬架 计算机仿真和结果分析,并通过与被动悬架相比较,证明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减少振动,提高汽车平一方面要优于被动悬架。  相似文献   

7.
寇发荣  方宗德  赵研 《汽车技术》2007,(5):34-36,43
在分析汽车传统被动悬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型主动悬架结构。介绍了该主动悬架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二自由度的主动悬架数学模型。采用天棚控制策略,设计并研制了主动悬架样机及试验台架,进行了被动悬架与主动悬架的台架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该主动悬架能有效改善汽车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侧翻稳定性的改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被动悬架系统侧翻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主动悬架系统的方法进行改善.通过汽车侧倾运动状态分析,建立了被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和控制系统模型.模拟分析表明,主动悬架系统使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侧倾角有效值下降92.8%,侧倾角加速度有效值下降78.2%,侧翻因子有效值下降92.6%.结果表明,利用主动悬架系统可有效降低汽车非直线行驶时的侧倾角及侧倾角加速度,提高汽车的侧翻稳定性,采用主动悬架系统是提高汽车非直线行驶状态下安全性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侧翻稳定性改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强  马建 《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114-117
针对被动悬架系统侧翻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主动悬架系统的方法进行改善。通过汽车侧倾运动状态分析,建立了被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和控制系统模型。模拟分析得到主动悬架系统使得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侧倾角有效值下降了92.8%,侧倾角加速度有效值下降了78.2%,侧翻因子有效值下降了92.6%。结果表明:利用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非直线行驶时的侧倾角以及侧倾角加速度,提高汽车的侧翻稳定性,是提高汽车非直线行驶状态下安全性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汽车悬架系统是安装在车桥和车轮之间,用来吸收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所产生的颠簸力。因此,汽车悬架系统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悬架系统的结构得到不断改进,其性能及其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被动悬架系统侧翻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主动悬架系统的方法进行改善。通过汽车侧倾运动状态分析,建立了被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和控制系统模型。模拟分析表明,主动悬架系统使得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侧倾角有效值下降了92.8%,侧倾角加速度有效值下降了78.2%,侧翻因子有效值下降了92.6%。结果表明:利用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非直线行驶时的倾角以及侧倾角加速度,提高汽车的侧翻稳定性,是提高汽车非直线行驶状态下安全性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汽车舒适性与稳定性是汽车主观评估方面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传统悬架系统设计中,乘坐舒适性与汽车稳定性之间有个制衡关系。汽车驾乘舒适性分析被用于悬架设计,以确保乘员不舒适感不超过某一程度。在传统悬架系统中,有两个确定悬架性能的基本元件,这两个元件是弹簧和减振器。  相似文献   

13.
悬架技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革新,如独立悬架、电磁悬架、液压悬架、空气悬架技术等,其中空气悬架具有刚度可变的优势,对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效果很好,同时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空气悬架也将为未来的智能汽车赋能。基于此,概述了空气悬架基本工作原理、技术特性及主要布置形式,介绍了空气悬架的发展历程、主要组成部件及技术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对汽车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悬架限带I_了汽车性能的提高。通过采用电子技术实现汽车悬架的控制,既能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又能提高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近年来,人们不断开发适应各种行驶工况的最优悬架控制系统。在车辆,尤其是高档车中,相继出现了性能更加优越的各种电子控制悬架系统。随之而来的电控悬架的维修也进入我们日常的检修范围。本文以LS400-UCF10为例介绍汽车电控悬架的检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基于ADAMS的汽车前悬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汽车前悬架数据的基础上,用ADAMS/VIEW模块建立悬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分析汽车运动中悬架随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评价悬架数据合理性。采用优化分析对悬架不合理数据进行优化,以改善悬架系统性能,提高产品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16.
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装置,对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等多种使用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被动悬架将被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而取代。文章简要介绍了这三种悬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主动悬架的五种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17.
凌志LS400电控半主动悬架的功能与故障自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悬架质量的汽车之振动能否控制在最低水平,主要取决于悬架的减振特性。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是根据悬架的位移,汽车的速度、转向、制动等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由电脑进行运算处理后控制电磁式执行元件,实施悬架的刚度与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最早应用的是被动悬架,悬架是汽车行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被动悬架应用广泛,通过计算机建模,并建立微分方程,利用现代控制理论的知识,建立二自由度悬架模型的仿真模拟图。分析了悬架在随机输入情况下的悬架动行程、轮胎动位移。仿真出频率函数响应结果曲线。在计算机的模拟与仿真下,对被动悬架有了更深的了解,为进一步工程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丰田凌志LS400轿车悬架转向器的功用就是将转向盘的转向、转角及转速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入给悬架ECU,由悬架ECU据此信号确定悬架空气弹簧钢度及减振阻尼。如汽车在高速急转弯时,使空气弹簧钢度和减振器的阻尼变得“坚硬”,从而减少汽车侧倾,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主动悬架的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舒红宇  李伟 《汽车工程》1991,13(3):129-136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迅速发展的汽车主动悬架的基本理论、最优控制思想,特别是典型的LQG(线性、二次、高斯型)悬架最优控制问题。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主动悬架具有优良的减振性能,在汽车悬架发展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