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来.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发展格局,一方面,跨国汽车企业看好中国这个大市场,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另一方面.国内自主派系的企业.加速推进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市场。这种形势.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国际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大阵营之间的争斗,因为.在众多跨国汽车企业中都已经走上中外合资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2009年赶超美国跃居全球汽车市场首位,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当年中国整体汽车销量达到1364.48万辆,但国内品牌仅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0%,其余全是中外合资或者进口品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2003,(1):18-18
跃进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汽车行业的骨干生产企业,国家特大型企业。2002年1月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移交江苏省管理。公司目前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24家控股子公司(其中8家中外合资),9家参股公司(其中2家中外合资),400余家关联企业,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生产跃进、依维柯、菲亚特三大品牌系列400多个品种汽车,综合生产能力20万辆。2002年公司产销汽车83547辆,同比增长50.0%。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汽车业创建自主品牌进入新阶段之时,中外合资企业会不会产生自身的品牌?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的《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有些说法。  相似文献   

5.
除了一季度同比增长100%以上的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一大众外,另几家销量虽不太大,但其发展走势却值得关注:自主品牌汽车华晨金杯、比亚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奔驰、上汽通用五菱[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1):12-13
2006年12月.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来说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安全,这是继油耗、配置、外观等不断创新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车辆提出的又一个新要求。C—NCAP对中国自主品牌车辆的安全检验.正是基于对消费者提供车辆安全性能准确信息,引导中国汽车企业更加重视对产品安全性的技术开发,以最终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奇瑞A520作为C-NCAP首款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它的结果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到2.1亿人,且90%二次购车的消费者都不再选择首次购车时所选择的品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遭遇严重危机。对汽车厂商来说,新的消费群体固然重要,但如何黏住已有消费者,让其再次选择自己的品牌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一方面,通过不断满足已有客户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来提升其对品牌的黏性和忠诚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直效沟通。深度洞察消费者需求从而对汽车产品进行调整,以更加适应中国市场,达到更好的销售业绩。  相似文献   

8.
如今,我国进一步强调自主发展,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业创建自主品牌进入到新阶段,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能不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有自己的商标?或者能不能出现中外合资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商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6月初撰的短文,题目是《再议合资企业能否出自身的品牌!?》,先后刊于有关的传媒上。文章提出,“我国汽车业创建自主品牌进入到新阶段,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能不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有自己的商标(Logo)?或者能不能出现中外合资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商标(Logo)?”[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企业营销环境是企业竞争战略制定和执行的基础。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世界汽车生产企业的营销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甚至是本质的变化。在传统竞争战略效果逐步降低或不明显的情况下,世界各大跨国汽车企业都纷纷采用了两种新的竞争战略,即品牌判别向下游扩张战略,这已经成为近期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07,(3):4-5
近来,随着中外合资企业自主研发汽车产品的涌现,中外合资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成了业界议论的热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3.
孙秀洁 《汽车情报》2005,(29):21-25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新签约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及签约的合资项目有18家,合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57.1%,其中汽车整车企业2家,零部件企业13家,另外3家涉及到汽车销售公司重组、大学与国外科技公司合作及与国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外商独资企业8家,国内企业联合与重组的有11家。  相似文献   

14.
雷丽 《时代汽车》2011,(2):71-74
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最流行的一个词是“自主”,时隔半年后,盛行于汽车界的一个词——“合资自主”。一时间,两者间的较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说一股合资汽车企业筹建自主品牌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汽车业。也有人说这昭示着我国汽车工业’坷在走过近30年合资模式后,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5.
张强 《汽车电器》2007,(5):60-60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汽车GPS从21世纪初进入中国以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获得了迅速发展,未来中国也将成为最大的汽车GPS市场。任我游品牌代理商北京合众思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郭信平认为,面对广阔的汽车GPS导航市场,企业应坚持把竞争作为一种驱动.推进技术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最近关于中国汽车出口的消息不绝于耳,并且出口国的范围已从第三世界发展到了汽车工业先进国家。出口品种也已从载货车、微型车、轻型客车发展到了轿车SUV等车型.甚至于我国企业还能在海外设厂.就地生产,似将走上日本,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道路,对此当然值得高兴。好像昨天还在讲自主开发如何滞后,今天忽然间民族品牌汽车却蜂拥出口了。  相似文献   

17.
1979年1月中央再度调饶斌担任一机部副部长,主要掌管汽车行业工作,后又任代理部长、部长,全面主持机械工业工作,1982年调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此时,饶斌已是69岁高龄,他很感谢组织上的关怀和信赖,表示要尽力为发展汽车工业再做些工作。 饶斌自1953年参加汽车工业工作,曾任一汽、二汽厂长,又掌管多年汽车行业全面领导工作。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而且是精通业务的汽车工业专家,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汽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的今天,汽车售后市场的发展趋势逐步由无序到有序,由独自经营到不同形式的专业经营、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在这一整合过程中,品牌、服务、价值追求将贯穿始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竞争,如何提升汽配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解决汽配经营企业面临的许多共性问题,已成为汽车售后市场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个课题,全国各地的汽配市场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必将发生重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外国独资、中外合资企业零部件快速涌现,基本垄断了关键和核心技术,中国品牌零部件有边缘化的趋势。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企业中,拥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占整个行业的3/4以上(外国独资企业占40%、中外合资企业占35%左右),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津娥 《时代汽车》2006,(11):84-85
华晨汽车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它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日前,中国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名单在京公布。华晨汽车集团旗下华展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作为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和辽宁省工业的龙头企业。成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辽宁省唯一被授牌的整车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