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城市公交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问题入手,以北京市回龙观社区和天津市西青区大学城社区为例,从社区区位特征、出行者的需求、公交服务水平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比较结果,给出了完善公交线网规划、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行百里者半九十。每一次艰难的跋涉,往往是最后一段路程步履维艰。同样的,萍乡公交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否如期见功起效,关键的是要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逐步升温,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逐渐显现出来,最关键的就是农村物流问题。在农村地区,很多包裹都只能送到镇上,消费者需自己到镇上的快递服务点或代理点领取包裹,这大大降低了农村地区网上购物者的消费体验。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物流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众包的解决方案,利用当地村民来收集和配送包裹,提高农村地区包裹配送效率。最后,分析了众包模式在农村地区发展将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与交通规划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支线区域和居民社区难以被公共交通有效覆盖,居民居住点或活动区域远离公交、地铁、轻轨。微循环公交,作为乘客“最后一公里”的一种公交增效方案,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整体进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数量急速增长、产业布局不断调整也带来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弊端,城市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就是其中最为普遍和最为突出的问题。"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配送企业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山东进京白菜物流成本超六成"的中国式运输样本现象、"菜价高问题出在最  相似文献   

6.
最近两年,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等问题凸显,冷链运输“不冷”、“断链”现象较为普遍,快递业“爆仓”、“野蛮分拣”屡见报端,特别是城市配送问题已成为整个物流系统中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环节。这些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业发展,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人民生活需求,成为各方公认难啃的“硬骨兴”。  相似文献   

7.
傅勇 《人民交通》2020,(5):32-35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京东等科技企业推出的无人车,成了当下解决物流配送刚需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京东无人车的实践也给汽车业带来了思考,或成为无人驾驶甚至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拐点。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年春运时,思乡心切的人们纷纷踏上了回乡路。2012年春节前夕,农历腊月廿七,凌晨1点左右的阜阳火车站人山人海,打工的农民兄弟,也许几年都未曾回家过的故土游子,外出求学的莘莘学子……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拖儿带女的,大包小包的,奔走呼号的,霓虹闪烁的阜阳火车站广一场仿佛成了一座不夜城。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营运车辆"零公里"团购加油可行性分析出发,从政策上、技术上等几个方面对在货运站场实行营运货车"零公里"团购加油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营运货车"零公里"团购加油站点的最小经济规模确定方法和对应的货运站场规模的确定方法,为实施营运货车"零公里"团购加油模式奠定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来到彭水自治县参加竣工典礼的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建设经济动脉性质的大桥大路太多太长,然而,在交通的神经末梢,还有这么多出行需求尚未被满足。"这也是‘最后一公里’,是出  相似文献   

11.
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必然性。介绍了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并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指明了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池SOC估算和均衡电路开展研究工作。利用安时积分法设计SOC估算电路,采集电池电压进行数据分析,达到实时精确监测反馈电池SOC的功能;采用基于电感的非耗散型均衡电路控制策略,实现电池间能量均衡。在Matlab中完成了电路的仿真,通过硬件设计及电路制作验证SOC及均衡效果。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实现精确测定电池残电量和单体电池间的能量均衡,能量损耗小、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车辆因其能源结构调整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在道路运输行业应用日趋广泛。但同时,其后期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也随之显现,为引导道路运输企业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天然气汽车,本文通过对当前天然气车辆应用现状的分析,总结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对天然气车辆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适合天然气车辆推广应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A new class of Intelligent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IAVs) has been designed in the framework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for Dynamic Environment (InTraDE) project funded by European Union. This type of vehicles is technologically superior to the existing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AGVs), in many respects. They offer more flexibility and intelligence in maneuvering within confined spaces where the logistic operations take place. This includes the ability of pairing/unpairing enabling a pair of 1-TEU (20-foot Equivalent Unit) IAVs dynamically to join, transport containers of any size between 1-TEU and 1-FFE (40-foot Equivalent) and disjoin again. Deploying IAVs helps port operators to remain efficient in coping with the ever increasing volume of container traffic at ports and eliminate the need for deploying more 40-ft transporters in the very confined area of ports.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is new feature of IAVs, we review and extend one of the existing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s of AGV scheduling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makespan of operations for transporting a set of containers of different sizes between quay cranes and yard cranes. In particular, we study the case of Dublin Ferryport Terminal.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ity of the scheduling model, we develop a Lagrangian relaxation-based decomposition approach equipped with a variable fixing procedure and a primal heuristics to obtain high-quality solution of instances of the problem.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问题是加强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西部交通运输存在如基础设施布局、交通技术结构、交通区域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现状、资金、环境、人才因素的考虑,提出了以“强化技术改造,提高运输能力,拓展内外通,适应发展需要”为基本思路的一系列西部交通开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当前路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将Access软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开发的优点,介绍了基于Access软件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顾了“十五”期间我国交通科技的发展,提出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十一五”应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实际的双曲拱桥加固为依托,围绕双曲拱桥的典型病害,提出相应的加固增强技术方案.实桥的荷载试验结果和计算分析均表明,文中提出的综合加固增强技术方案效果显著、施工简便、经济合理,对同类型桥梁加固的理论研究、加固设计、施工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广西河池市城乡公交客运发展情况,分析了发展城乡公交客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城乡公交客运发展的建议,为河池市加快发展城乡公交客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最常见的路面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行车舒适度高、噪音小等优点,但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水损害现象,尤其是在南方降雨量多的季节。本文通过分析沥青公路路面产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针对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以提高高等级沥青公路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