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窦培申 《北方交通》2011,1(7):53-55
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主体结构开挖其拱部地层为粉细砂、圆砾、高含水量粘土,其自稳性差。通过水泥—水玻璃浆液、改性水玻璃浆液不同配比在不同地层止水、加固的试验应用及优化注浆工艺,提高了工效,确保了地面沉降的控制范围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伍配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两种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辅以试验研究复配的复合外加剂,研究制备了一类抢修免振捣混凝土(简称RSCC),分析了部分不同配合比RSCC的力学性能及强度发展规律,探究了复合外加剂中促凝组分和缓凝组分这两个因素对RSCC早期收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某隧道在完成二次衬砌后,软弱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边墙严重开裂。本文研究提出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对软弱地基进行注浆加固,以控制裂缝发展,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计算给出注浆参数。并介绍注浆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动力触探试验表明,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改善地基承载力的效果是明显的,而且经过近两年的运营考验证明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注浆法已普遍应用于矿层开采后覆岩发生了较严重的垮塌、滑落采空塌陷区,或经稳定性评价处于欠稳定的公路路基部位。由于掺有水玻璃的水泥浆液以其具有凝固速率可控性强、材料来源广以及浆液不流失等特点,能起到及时填充、加固、防水堵漏等目的,因而在采空区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依托山西吕梁环城高速公路郭家沟1号大桥桥下采空区治理工程,在1∶1~1∶1.5的水固比范围内,进行了纯水泥浆液和水泥-水玻璃浆液的黏度和结石率室内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同比例浆液在掺加水玻璃前后结石率差异值越来越小,黏度差异值却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多用于软土的防渗加固处理,在砂卵石地层应用时经常会出现卡钻、搅拌困难等情况,施工效率较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砂卵石地层渗透系数大,水泥浆液抗失水性能差,会在孔壁形成较厚的泥皮,增大搅拌阻力。本次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了水灰比、外加剂添加量等因素对水泥浆液失水量及滤饼厚度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的方法,得出PVA掺量对水泥浆液的失水量和滤饼厚度影响最大,并得出最优配合比例。对实验结果进一步采用方差分析,发现PVA掺量对于失水量有显著影响,对于滤饼厚度有较轻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配比的粘土-水泥浆液结石体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揭示了各因素对粘土-水泥浆液结石体性质的影响.所得的粘土-水泥浆液结石体力学特性结论已应用于长沙市人民东路下穿京珠高速公路箱涵顶推路基加固工程,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与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埋暗挖法是以注浆超前支护技术、格栅拱架制造技术、正台阶环形留核心土方法、监控量测技术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施工的技术。结合某浅埋的人行地道工程,采用劈裂注浆法对隧道土夹石地层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提高松散土夹石的自稳能力,用全断面长短管注浆相互结合的方法对砂层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成功穿越不良地质段。  相似文献   

8.
黄土及饱和黄土中水泥水玻璃注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宝中线K154路基高边坡滑坡治理注浆工程现场原位剪切试验,分析比较了注浆前后黄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并对饱和黄土注浆后的浆液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证明了黄土甚至是饱和黄土中注入水泥水玻璃浆液加固土体的可行性和效果.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实践,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鲜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是混凝土在试验和应用时经常碰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水泥和外加剂的诸多因素。通过实验对比几种新鲜水泥的技术数据,论述了新鲜水泥由于存放时间的不同,对混凝土外加剂兼容性存在很大差异,提出了解决该差异的办法及其对策,并建议采用净浆流动度的方法来分析新鲜水泥对外加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果子沟大桥水泥与外加剂出现的适应性问题,从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入手.提出了改善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可操作性措施通过一系列试验.初步解决大桥施工生产中水泥与外加剂不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粉质黏土-水泥搅拌土强度,使其与钢筋或型钢共同作用形成水泥土搅拌墙。以南昌地区粉质黏土为例,在现有水泥土改良剂性能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化剂,采用正交试验,对16组粉质黏土改良方案形成的搅拌土开展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水泥、水玻璃、生石膏和生石灰不同配比对粉质黏土改良后强度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搅拌土的抗压强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掺量、水玻璃掺量、生石膏和生石灰掺量,确定粉质黏土固化改良的最优配比为水泥掺入比24%、水玻璃6%、生石膏2%、生石灰0、萘系减水剂1.5%,并推荐在水灰比为1.5、粉质黏土含水率为12%时使用。经过筛选固化剂和优化配比后,粉质黏土在标准龄期28 d时强度可以达到8.6 MPa。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对高强粉质黏土-水泥搅拌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强水泥搅拌土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方案对水泥、外加剂、水、粉煤灰不同配比的抗压强度进行对比试验.针对遵义至毕节山区高速公路,提出水泥、外加剂对高流态粉煤灰抗压强度的影响,可为设计适应高流态粉煤灰的高强度、凝结时间少的路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建设规模很大,外加剂的使用也非常广泛。在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外加剂,可以提高公路水泥混凝土质量及耐久性,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但同时由于外加剂的使用不当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桥涵结构的质量事故屡有发生,影响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有必要对公路工程中的常用外加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是一种对性能改进的通常做法,但是外加剂是从物理和化学方式对混凝土性能进行干预,此时外加剂必然会对水泥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分析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并分析其对水泥的适应性,以此提出提高外加剂选择的措施,以此提高路桥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的土工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的PA—1型外加剂对水泥土不同龄期强度的影响。工程应用表明,在水泥搅拌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PA—1型外加剂,可以提高水泥深搅桩的桩身强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加复合外加剂,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和对比了水泥稳定碎石不掺外加剂和掺复合外加剂两者的力学性能、抗冻性能和抗裂性能等路用性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复合外加剂后的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较不掺外加剂的路用性能提高较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地铁区间穿越粉细砂地层注浆加固时的材料问题,研究改性水玻璃的凝胶时间、凝胶形态以及磷酸-水玻璃配比,最后据室内试验选择的材料配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研究表明:超细水泥改性水玻璃在粉细砂层扩散性好,操作简单,固结体强度能够达到成环效果,从而保证浅埋暗挖隧道安全贯通。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系列试验调整水泥配方,初步解决施工生产中水泥与外加剂不适应的问题。为工地解决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室内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水泥浆液中掺入水玻璃对水泥凝结时间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玻璃能显著加快水泥浆的凝结时间。凝胶时间随水玻璃浓度和水灰比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当水泥浆较稠时,随着水玻璃浓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增加;水泥浆浓度处于中间状态时,抗压强度基本没什么变化;水泥浆较稀时,随着水玻璃浓度的增加,抗压强度是降低的。  相似文献   

20.
马亮 《交通标准化》2012,(14):77-79
通过水泥砂浆沉入度试验,对水泥粉煤灰浆稠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用水量、外加剂等参数对水泥粉煤灰浆稠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混合料凝结时间随水泥剂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宾汉姆模型,研究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流变特性,并提出了新拌流态水泥粉煤灰浆体的对数形式流变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