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港郁江大桥主跨为28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减少大桥施工期间对西江航道的影响,钢管拱肋、吊杆、钢横梁、T形混凝土梁采用缆索吊方案安装;缆索吊装系统设计最大吊重为807 kN,采用解析法选配主索、工作索、扣索,并基于有限元法对分离的主、扣塔进行空间模拟验算;总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主扣塔高差对主塔缆风与扣索交叉相互干扰,以及扣索索鞍过低导致钢绞线与地面摩擦的影响,扣索锚固采用具有防松锚具,对于偶数段拱肋,可利用缆索吊的吊钩力代替部分扣索,使拱肋快速合龙.  相似文献   

2.
介绍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前期研究历程、建设标准以及防洪、抗震、抗风、地质、通航等十分复杂的建设环境,阐述南主跨816 m H形塔混合梁斜拉桥、北主跨5×154 m预应力连续梁桥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过程及工程概况.  相似文献   

3.
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全长30.993km,跨江主桥采用主跨808m单侧混合梁斜拉桥,跨堤孔桥采用主跨100mPC连续箱梁,引桥采用30m预制T梁。跨江主桥桥跨布置为(80+290+808+75+75+75)m,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钢箱梁和同外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箱梁U肋与顶板焊接设计要求全熔透,斜拉索采用抗拉强度1 770 MPa高强锌铝合金镀层钢丝,索塔采用无下横梁钻石形混凝土塔,桩基采用3m直径钻孔灌注桩。  相似文献   

4.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75+75+75)m+820m+(300+100)m的单侧混合梁斜拉桥,半飘浮结构体系。主梁采用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组成的混合梁,分离式双箱断面,全宽38.5m。钢箱梁顶板横桥向变厚,设实腹式横隔板;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短线法预制;钢-混结合段采用带钢格室的部分连接填充活性粉末混凝土构造。南、北桥塔高分别为234m、232m,基础均采用直径2.5m的群桩基础,由于地质条件差,桩端采用后压浆技术提高承载力。索-塔锚固采用钢锚梁方案,钢牛腿壁板与塔壁结合采用开孔板连接件。斜拉索采用标准强度1 770 MPa的平行钢丝,外置式阻尼器采用杠杆质量减振器LMD。  相似文献   

5.
介绍鄂黄长江公路大桥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过程,对比A、B标在预制场的布置、模板制作及其关键措施上的种种不同之处,对照实际施工效果,分析其中的成功和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6.
顾杰隽  陈少锋 《公路》2004,(8):283-284
以京珠高速公路横沥大桥跨径为30m及50m的T梁为基础,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反拱过大对工程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控制反拱值过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汉口至阳逻江北快速路新河大桥采用(48+196+48)m的中承式钢箱提篮拱桥。主拱采用等截面钢箱提篮拱,截面尺寸为2.5 m×4 m(宽×高),拱肋分为25个节段,采用斜拉扣挂缆索吊装法施工。2片钢箱主拱肋间设5道横撑,并外包装饰板。边拱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等高矩形截面,截面尺寸为2.5 m×4 m(宽×高),采用现浇法施工。主跨桥面系采用“钢纵横格子梁+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梁体系,边跨桥面系采用混凝土格子梁体系;沿全桥通长设置钢绞线柔性系杆。吊杆采用环氧喷涂钢绞线成品索。拱座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座主拱外包混凝土处设置装饰段,使边、主拱曲线流畅过渡。建立整体及局部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苏通大桥体外预应力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琼阁 《公路》2007,(4):77-82
苏通大桥引桥施工中采用的是75 m跨径预制拼装并结合体外预应力技术,该技术在国内大型桥梁项目中是首次应用,本文结合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的制造,详细介绍了节段梁模板的设计、安装、脱模和钢筋绑扎、混凝土灌注及蒸汽养生等主要制梁工艺。  相似文献   

9.
钱志晖 《公路》1993,(6):28-29
1 工程概况浙江省富春江富阳大桥,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要交通项目。大桥位于富阳镇城东富春江渡口处。主桥长890m、宽10m+2×1.5m;新建接线公路长4.75km,其中有大、中桥3座,总长390m;还有14.35km的旧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技术改造。主桥上部为跨径52m+3×80m+52m的单箱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南引桥为15×35m预应力混凝土T梁。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35mT梁,每孔6片,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跨浦阳江大桥三跨(55m+62.8m+55m)下承式钢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用平板驳船与汽车吊组合,替代钢缆索吊或水上大型吊装船吊装钢管拱,并介绍了船车组合、稳定设计、拱管吊装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钢锚梁索塔锚固区中钢锚梁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斜拉索水平分力,混凝土塔壁只承担小部分,而水平分力是引起索塔锚固区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区设计中布置了一定的预应力以增加混凝土的安全储备.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手段,分别对索塔锚固区在预应力、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无预应力)工况下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下,锚固区的应力均满足要求,但在设计支承方式(无预应力)时,锚固区混凝土塔壁存在较大的主拉应力集中,因此在索塔锚固区上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信息     
桥名跨径/m建成年类型备注桥名跨径/m建成年类型备注荆州长江公路大桥200 500 200 2002混凝土梁土世界梁斜最拉大桥肋板式混凝鄂黄长江公路大桥55 200 480 200 55 2003混凝土梁奉节长江大桥13704.4.7 22502.3.6 460 2006混凝土梁江重庆大桥忠县康家沱长205 460 205 2008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成贵铁路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主桥跨径布置为(116+120+336+120+116) m,其中336 m主跨为钢箱系杆拱桥,120 m和116 m边跨为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根据该桥结构特点,3号主墩采用大块双壁锁口钢板桩围堰施工,墩身采用翻模法施工,将内模作为劲性骨架,外模采用模板脚手架一体化设计;主桥主拱采用缆扣塔合一的缆索吊机吊装、斜拉扣挂法施工,缆索吊锚碇采用永临结合设计,节约了成本;主桥经历了拱肋、铁路梁、公路梁、铁路梁刚性连杆4次合龙,均采用配切合龙;刚性吊杆将铁路主梁连接于拱肋上,采用竖拼接高方案施工;柔性吊杆内穿于铁路刚性吊杆中,并锚固于拱肋上;系杆采用高空托梁法安装,根据加载状态,多次分批张拉系杆,调整和平衡了拱脚推力;公路正交异性钢桥面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提升了公路钢桥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五河淮河大桥系××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全长1031.26米,主孔为90米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两边岸孔和主桥挂孔均为30米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载重:汽车—15、挂车—80。桥面净空为净—9 2×1.5米人行道。全桥共有预应力简支梁24孔120片。为了验证单片T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检验梁的设计强度、刚度和抗裂性能;收集和统计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中的一些设计参数,发现设计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我院与安徽省07403工程指挥部合作,于1977年3至6月在五河淮河大桥工地,抽样6片,进行了单片T梁的预施应力阶段和静载试验(加至设计荷载),测定跨中断面的应变和挠度等数据,现将试验结果作一简略报导。  相似文献   

15.
杨耀铨  吴劲兵 《公路》2004,(11):52-55
禹门口黄河大桥主桥为174m+352m+174m一联漂浮体系双塔斜拉桥,主桥两侧分别设置75m+2×125m+75m各一联的矮塔斜拉桥,其余河槽及引桥采用50m、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连续刚构体系。本文就禹门口黄河大桥的总体设计做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6.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北塔下横梁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70+75+84)m+818 m+(233.5+124.5)m双塔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H形桥塔塔肢间设上、中、下3道横梁.为确定该桥北塔下横梁施工方案,对同步施工方案、异步施工方案、异步施工+主动横撑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步施工+主动横撑方案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工期短、施工风险小,确定为下横梁最终施工方案.经优化,主动横撑采用2根Φ1200 mm×12 mm的螺旋焊管制作,每根施加2000 kN 水平推力,在下横梁第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90%之后,施加第一批横向预应力前撤掉水平推力;采取增加塔柱混凝土凿毛厚度、加强局部振捣的方法,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由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的平塘大桥是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平塘至罗甸段)上的重点控制性特大桥,横跨槽渡河峡谷。桥型方案为:(13×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249.5+550+550+249.5)m三塔双索面结合梁斜拉桥,桥梁全长2135m,最高主塔高度328m,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该设计在2016年伦敦纵览基础设施建设大会上获得了被誉为"工程界小金人"的Be创新奖决赛入围奖。  相似文献   

18.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北塔采用A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79.5m,由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上横梁及塔冠等部分组成。北塔塔柱分为49个节段,标准节段长6m,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施工时,在塔柱内设置劲性骨架,并在两塔肢间设13道临时横撑,按施工阶段对塔肢进行主动顶推。塔柱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利用超高压泵将混凝土一次泵送到位。上横梁高6m,采用支架法施工,上横梁混凝土分2层(每层高3m)与两侧塔柱混凝土同步浇筑;钢锚梁采用10 000kN·m的塔吊整体吊装;上塔柱锚固区环向预应力采用深埋锚工艺施工。  相似文献   

19.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跨江主桥为(3×48+96+828+280+100) m=1448m的等高塔不对称混合梁双塔斜拉桥,主塔设计采用花瓶型,采用国内外首创的梯度功能混凝土新型结构形式,即在普通混凝土结构层表面设置一层36cm厚的白色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塔柱施工采用钢丝网将结构层与功能层混凝土隔离,通过两套拌和、泵送及混凝土浇筑系统,采取分层、分步施工工艺,使梯度混凝土在斜拉桥主塔工程领域得以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20.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全长1476m,为3×67.5+72.5+926+72.5+3×67.5m 9跨连续半飘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其主跨径926m,在钢混结合梁斜拉桥中跨径位居世界第二,斜拉桥主跨跨径位居世界第三。钢混结合段钢箱梁采用设置了复合连接件有钢格室的钢箱梁,标准段梁段最大吊装重量达369.0t,最长斜拉索494.2m,单根最大重量(不计锚具)为38.4t。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大,本文依托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介绍超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