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我国铁路提速进程的推进,对轨道平顺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有砟轨道无缝线路稳定性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无缝线路稳定性的设计参数(道床横向阻力、轨道原始弯曲、钢轨温升幅度、扣件阻矩系数)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运用概率方法对无缝线路稳定性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分析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并且采用单参数敏感性分析法,通过改变各参数的平均值,而保持其变异系数不变,对设计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参数中的道床横向阻力、轨道原始弯曲、钢轨温升幅度对于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扣件阻矩系数对可靠度的影响较小。并且得出一些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线路养护维修的效益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横移限值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缝线路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是轨道结构现代化的标志。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是无缝线路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无缝线路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构可靠度理论应用于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具有开创意义。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设计参数(轨道原始弯曲、道床向阻力、轨温变化幅度)具有明显的随机性,采用大量试验和统计分析基础上的概率取值更为科学合理。轨道允许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高温和列车横向力作有下的轨道允许横向位移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的模糊随机性,认为轨道允许横向位移是一个模糊变量,在现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变量的当量随机化方法分析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对于模糊横移条件下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进行了随机模拟,发现轨道允许横向位移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具有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无缝线路轨道稳定性简便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向民  陈秀方 《铁道学报》2007,29(1):124-126
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是无缝线路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本文在考虑轨道原始弯曲和非线性横向道床阻力的前提下,在轨道变形曲线假设为半波正弦曲线的情况下,应用内外力矩平衡法,进行无缝线路轨道稳定性分析,推导钢轨温度力计算公式。应用多元函数条件极值理论推导最不利的轨道弯曲波长,从而建立简便实用的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公式。将此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中铺设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的要求进行了对比,两者计算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结构可靠度理论在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秋义  陈秀方 《铁道学报》2001,23(5):102-106
将结构可靠度理论应用于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分析。根据无缝线路稳定性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无缝线路稳定性极限状态方程,在无缝线路稳定性设计参数的概率取值基础上,采用Monte Carlo法分析了60kg/m轨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得出提高钢轨焊接质量对提高轨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和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运用有限单元法和无缝线路横向鼓曲稳定性理论,建立无缝线路横向稳定性计算模型,分析钢轨初始弯曲矢度、波长、导曲线半径及道床横向阻力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提高无缝线路横向稳定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分析及其安全评估是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之一。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问题关系行车安全,为了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平稳地运行,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必须有足够的安全储备。综合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提出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基于首次超越失效准则分析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及其可靠度,提出我国高速铁路无缝线路稳定性的目标可靠指标建议值为4 2。确定满足预期目标可靠度的允许温升标准为60℃。基于李雅普诺夫意义的概率稳定性概念,结合随机过程跨越理论,提出无缝线路概…  相似文献   

7.
初始不平顺与初始弯曲的叠加方式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无缝线路稳定性方面的分析,研究线路初始不平顺与初始弹塑性弯曲之间的叠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无缝线路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理论建立钢轨、扣件、轨枕和道床阻力为一体的轨道框架模型,对于桥上无缝线路由于梁端相对伸缩产生的线路不平顺,分析线路不平顺幅值位置以及各弦测法对应矢度最大值位置与初始弹塑性弯曲的叠加线型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梁端横向伸缩引起的钢轨变形会降低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建议对于存在初始不平顺的线路,首先采用4 m弦长对线路初始不平顺进行测量,得到最大的矢度对应的位置,然后与钢轨初始弹塑性弯曲最大处相对应进行叠加,最后进行求解,以此作为计算无缝线路稳定性最不利的工况。  相似文献   

8.
轨道参数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等波长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公式作为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单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轨道参数对允许温升和轨道变形波长的影响,计算各自的敏感度系数。结果表明,轨道原始弯曲矢长比、轨道横移值对允许温差的敏感度系数影响很大,属于敏感参数,而钢轨扣件的阻矩系数H的敏感度系数相对较小,但仍在较敏感范围。对变形波长来说,轨道横移值是敏感参数,轨道原始弯曲矢长比、钢轨扣件阻矩系数H较敏感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对不同的参数基准值,敏感度系数也不同。忽略轨道原始弯曲矢长比对变形波长的影响,计算的允许温差,其结果与变形波长随轨道原始弯曲矢长比变化时的允许温差相差甚微。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无缝线路试验段轨道参数试验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青藏铁路在技术可行地段铺设无缝线路,对于提高行车速度、减少线路齐护维修、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铁道部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了道床横、纵向阻力与轨道原始弯曲的试验方法和数据整理分析过程,获得了合理取值。确定在青藏铁路格望段通过规范的轨道施工,可以迭到铺设无缝线路设计参数的要求。另外,对青藏铁路轨道稳定性与钢轨强度进行了检算,并确定了锁定轨温。  相似文献   

10.
无缝线路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无缝线路横向胀曲的有限元模型,推导相应的数值计算公式,并编制计算程序。运用该模型,分析道床横向阻力、轨枕失效、扣件横向弹性系数、曲线半径、线路初始弯曲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提高轨道结构稳定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采用高架双线整体道床线路,为便于减振降噪和运营管理,全线铺设了同一锁定轨温的无缝线路;而R-300m小半径曲线是本工程无缝线路保持稳定性的薄弱环节,其稳定性储备成为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轨道稳定性、强度、断缝检算,确定了本工程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和伸缩区长度。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无缝线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铁大兴线与地铁4号线共同构成北京市南北客运大动脉。为了最大限度消除钢轨接头、减少列车对轨道的冲击和振动,全线铺设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重点研究北京地铁大兴线高架段及地下线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设计。根据高架桥、隧道内无缝线路的特点,在设计时根据不同特点确定设计参数、锁定轨温,并进行稳定性检算。根据地铁列车荷载分别计算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无缝线路附加力,进而确定无缝线路的伸缩区、固定区及缓冲区。高架桥上铺设的无缝线路应采用小阻力扣件,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等,减少钢轨纵向力,确保无缝线路稳定性。地下线铺设无缝线路时,应根据道岔形式合理设置缓冲区。  相似文献   

13.
巴准铁路设计为预留无缝线路。对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设计进行研究,在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确定设计参数、锁定轨温,对大跨桥连续梁无缝线路的钢轨强度、稳定性、断缝值和梁轨快速相对位移等进行检算,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可行的无缝线路结构设计方案,为日后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广州地道无缝线路设计方法及施工,结合广州地铁的实际情况,对无缝线路设计中锁定轨温的确定,长轨设计,强度稳定性检算及焊接施工方法等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针对广州地铁小半径曲线多,大坡道多等难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藏铁路非多年冻土地区无缝线路试验段的研究成果和运营情况,对多年冻土地区钢轨焊接条件、年最大气温轨温差、最高轨温与最高气温的关系、道床密实度、道床阻力、扣件纵向阻力、梁体日温差等参数进行了系统论证评价。以五道梁、沱沱河、安多等地区为例,确定了锁定轨温,检算了钢轨强度、稳定性及最大断缝。初步认为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可以考虑铺设无缝线路试验段,但应对无缝线路设计参数、施工方法、安全运营观测等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为青藏铁路全线铺设无缝线路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轨道平顺性在无缝线路安全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轨道不平顺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在维修工作中防止反向弯曲不平顺的发生、加强5 m以上长度不平顺的监控、以及提高钢轨焊接平直度对保证无缝线路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高架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我国首次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广州地铁4号线工程为背景,对4号线一期工程高架桥上无缝线路设计进行介绍。结合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特殊性,对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附加力,钢轨强度及稳定性,锁定轨温度的确定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运营期间的无缝线路观测提出建议。实践表明,所采用的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法合理,满足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铁摩辛柯能量法推导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公式。将轨道视为一根具有一定横向刚度铺设在连续弹性介质(道床)的有限长梁。在临界温度压力作用下,具有初始不平顺的钢轨产生微小的横向变形,且处于微弯平衡状态。根据钢轨应变能增量与外力功的改变相等,直接运用铁摩辛柯能量法,推导出临界温度压力计算公式,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具体算例,获得与统一公式计算接近的结果。将曲线半径、道床横向阻力、弹性弯曲矢度、塑性弯曲矢度等参数取不同值代入计算程序,得出各种参数变化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线路养护工作中保证稳定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方案,建立了考虑护轨作用的计算模型,通过修改计算参数,分析护轨本身和加强方案对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护轨的影响,曲线半径小于600 m地段的无缝线路稳定性会被降低;在加强方案下,曲线半径大于250 m地段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均能够得到提高,且随着曲线半径增大,提高量显著增大;加强方案下的护轨横撑槽钢强度能够满足要求;建议在进行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时考虑护轨的影响,采用60 kg/m钢轨护轨的对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的效果要好于采用50 kg/m钢轨护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型养路机械夜间维修无缝线路时其它作业的照明要求,进行参数计算,确定照明方案,以满足夜间作业照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