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解决膜片弹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测量载荷值与设计值之间误差较大这一工程问题,进行了膜片弹簧生产过程中喷丸、强压等冷强化工艺对其载荷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确认了强化工艺改变了膜片弹簧载荷特性这一事实。对不同阶段膜片弹簧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并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基于试验数据,采用多种材料模型组合,并借助有限元工具,提出一种计算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新方法,使得试验值与计算值之间误差满足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离合器膜片弹簧的计算载荷变形特性的曲线的影响因素,指出实际膜片弹簧的特性曲线有右移和滞后现象,这将给离合器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膜片弹簧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膜片弹簧与压盘和支承环之间的接触、摩擦等实际因素,建立了膜片弹簧大端受载的精确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膜片弹簧的载荷-位移特性和应力-位移特性。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果比传统的A-L公式计算结果更精确,可用于膜片弹簧的实际设计。  相似文献   

4.
由于膜处弹簧工作特性不是线性而是非线性特性曲线,其曲线上的特性点的位置决定了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运用载荷-变形公式详细论述膜片弹簧结构参数对特性曲线及特性点的影响,并就如何选择膜片弹簧结构参数形成最佳特性曲线,提出了目标函数,建立数学 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膜片弹簧大端载荷与变形特性计算方法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利用A-L方法计算膜片弹簧载荷-变形误差较大的问题,归纳出解决该问题的3种方法:理论公式求解法、修正公式法、有限元法,分析了利用3种方法计算膜片弹簧的大端载荷-变形特性误差产生的原因,指出,对于工程应用,比较好的方法是将理论公式求解法、修正公式法、有限元法综合使用后建立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膜片弹簧的的结构特点,阐述了轿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弹性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载荷与变形之间的曲线特征。以轿车轿车离合器使用过程中摩擦片正常磨损的范围内,弹簧的压紧力变化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选取膜片弹簧结构中独立而又对弹性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为设计变量并加以约束,构造罚函数求得最优解。实例验证计算表明,该优化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根据汽车离合器拉式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和应力-变形特性,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建立种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通过设计实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结论对拉式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合理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干式双离合器,采用激光点云扫描技术扫描其膜片弹簧表面,并结合CATIA软件生成膜片弹簧实体模型。用ANSYS/Workbench软件分别对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自由状态膜片弹簧小端载荷位移曲线,并通过台架试验证明了曲线趋势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干式双离合器的自调节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膜片弹簧是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关键零件。本文通过分析离合器的载荷一变形特性和多种约束条件,在参考成熟离合器结构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模型:在摩擦片磨损极限范围内,把弹簧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某轻型货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此模型优化后的膜片弹簧各决策变量的值明显优于利用传统经验公式设计所得的结果。无论是在后备系数的稳定性、膜片的最大当量应力方面,还是在分离力的大小方面,均明显优于原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钢板弹簧刚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讨论了钢板弹簧刚度计算的各种方法。利用Nastran有限元软件提供的线接触单元分析了某型钢板弹簧的刚度特性。讨论了摩擦特性对钢板弹簧刚度计算的影响,给出了钢板弹簧在动静态载荷下加载与卸载的载荷-变形特性图。与传统方法相比,有限元分析可以更为精确地反映各弹簧片之间的接触和摩擦细节,为同类型产品的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