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格尔木车站处于高原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真空压力小,卸污效果差,所以在格尔木车站设计中采用分散式真空卸污系统。分散式真空卸污机组单台泵流量40 m^3/L,抽吸面最大真空度55 kPa,产生的最大排污压力140 kPa,通过点对点进行卸污,实现卸污作业中8个污物箱同时卸污,每列车污物箱可以在3 min内完成卸污,提高了卸污作业效率。该系统具有适应高海拔地区、卸污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占地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程覆盖方式布设真空抽吸单元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铁路固定式地面真空卸污系统真空抽吸单元设备的设置受动车组类型、动车组停车线位置、动车组污物箱位置及数量、动车组运行方式、动车组整备作业形式等众多因素影响,只有采用全程覆盖的布局方式,才可满足卸污作业需求。针对4种不同动车组污物箱的条件以及铁路动车所、车站、动车段等不同的应用环境,阐述了真空抽吸单元设备全程覆盖布设的必要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与高速列车相比,普速列车卸污时间短,对卸污效率要求更高。为研究普速车站真空卸污系统设计要点,依托某实际工程进行分析计算。对于新增排卸污线的普速车站,最不利的工况为,在中途通过列车停站时间15 min内完成1列18辆编组普通列车的卸污作业需求。在该工况下,真空卸污流量为27.8 L/s,采用真空罐+真空泵式卸污机组,配套真空罐2座, 1用1备;真空泵3台,2用1备,规格250 m~3/h,N=7.5 kW;排污泵2台, 1用1备,规格Q=100 m~3/h,H=20 m,N=11 kW;真空中心总装机容量45 kW。该机组可以满足将卸污系统从大气压抽至预先设定的最大真空度时,真空设备的吸(排)气时间≯10 min;将系统从真空度下限恢复到真空度上限,用时2 min。满足TB10010—2016《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铁路所采用的真空卸污系统是目前世界铁路地面卸污系统中比较先进的卸污方式。该系统通过其设在列车检修轨道周围的抽吸单元设备用抽吸软管将列车上的污物吸下来,并通过真空管道最后由喷射器将其排出。笔者针对卸污系统中的抽吸单元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将抽吸单元的自动回收设置改进成为触发式回收装置,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卸污时间。  相似文献   

5.
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是快速客运列车密闭式厕所的重要配套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在铁路建设中推广该项技术,本文以某铁路客整所的真空卸污系统施工设计为例,系统地介绍了铁路旅客列车真空卸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设计参数,阐述了真空卸污系统的优点,并对该项技术在铁路生活小区的应用和推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上海站增设真空卸污系统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站采用的真空卸污系统为国内首例在车站使用的固定式地面卸污系统.特别是针对既有车站的复杂情况并且保证运营正常的情况下增加该卸污系统,解决了基层单位的实际问题,满足了铁路提速的要求,体现了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理念,同时也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国策—节能环保.该系统由真空凸轮泵机组、盘绕式真空卸污单元、真空管道等组成.其特点为真空抽吸,压力排放,污物通过机组直抽直排.该系统自2007年7月1日投入使用以来,在不影响使用的条件下先后完成了4次改造,保障了运输整备需要.  相似文献   

7.
西安北站真空卸污设施设计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北站是目前亚洲车场规模最大的特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场布置为一站三场,共18个站台34条股道,是站场真空卸污设施设计比较复杂的车站之一。郑西场真空卸污设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列车停留时间缩短,出现卸污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列车卸污停时整备要求出发,分析影响真空卸污能力的各种因素,并对真空机组配置及真空管道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复杂且多站场车站的卸污需要。  相似文献   

8.
铁路站场真空式地面卸污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外旅客列车密闭式厕所地面卸污系统形式和特点 ,结合我国列车密闭式厕所系统的应用实际 ,提出在铁路站场设置真空式地面卸污系统是解决列车卸污问题的有效方案。并介绍了真空卸污系统的主要技术形式、设备工作原理及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9.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密闭式厕所地面卸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旅客列车密闭式厕所地面卸污系统的形式和特点,结合京沪高速铁路车站及段所分布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密闭式厕所地面卸污系统的主要形式,并以南京南动车运用所为例说明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的设计情况,提出京沪高速铁路车站及段所地面卸污系统的形式和设置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前真空卸污系统在铁路动车所和车站得以广泛应用。动车所真空卸污以库内作业为主,北京动车段为第一批建设的四大动车检修基地之一,建设规模为8线库,远期预留4线,目前远期已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行。真空卸污系统包括凸轮泵真空机组3套;真空卸污线6条;卸污单元134个;信息管理设备1套。北京动车段自2009年3月运行以来,卸污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了动车段卸污需求。本文介绍了北京动车段真空卸污系统方案及应用情况,对库内真空卸污系统设备特点进行了概述,为今后动车所库内真空卸污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模拟人工铺画的方法编制车站技术作业基本图,在满足全天调机使用效率最大化,列车到发技术作业时间约束和股道占用约束的前提下,连接调机和列车,再根据调机空闲情况进行调整,使生成的基本图更好地符合车站作业需求,能够高效地利用车站的各项资源,并大量降低了用户绘制图表的劳动强度。以南昌火车站和昆明东编组站为例,实现了客运站和大型编组站技术作业基本图的自动铺画,证明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精确掌握高速磁浮铁路车站列车作业过程及相应的设备使用状况,为车站设备能力分析、车站作业组织优化等提供依据,针对具备列车始发终到能力的高速磁浮铁路车站,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框架,结合高速磁浮铁路车站作业过程和要求,定义17类车站作业事件及其关联关系、车站状态属性,设计高速磁浮铁路车站作业仿真算法,对高速磁浮铁路尽端式车站的车站作业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车站空线系数增大,相应的股道能力利用率普遍增大;始发终到列车占比和立折列车占比对车站股道及道岔利用率影响较高;所提出的仿真算法能够分析车站作业对车站相关设备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高速铁路列车在追踪间隔缩小时的运行状态,根据准移动闭塞系统原理,设置列车区间运行和车站运行的演化规则,建立准移动闭塞条件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列车群追踪运行仿真模型。利用元胞自动机对京沪高速铁路线路"上海虹桥—南京南"运行图中追踪运行的10列车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到达间隔时间是制约追踪间隔的瓶颈,并得出后行列车满足追踪间隔4 min或3 min的情况下,其运行速度不受前行列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北京南站开行动车密度大、停车间隔时间短、客流量大,结合环保等各方面因素,北京南站设置真空卸污地面接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南站真空卸污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运行机理,并总结了其主要特点,为真空卸污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列车在车站的作业时间、动车组在终点站的接续时间和车站到发线数量为约束条件,以列车旅行时间和动车组接续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综合优化模型.模型求解算法主要采用了4种关键技术:以定序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化解列车作业时间冲突,以交换列车到发顺序化解到发线冲突,通过保持到发线运用紧张时段的列车到发顺序防止产生新的到发线冲突,运用匈牙利算法求解以动车组最小接续时间为目标的动车组周转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运用给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达到整体优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列车开行方案是有效利用铁路运输能力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组织手段。基于城际铁路客流的时变特性,将时空网络方法引入城际列车开行方案决策,增加考虑客流出行时间信息,从而能更加全面评价所得方案。在构造开行方案时空网络图的基础上,以最小化包括列车运行成本、旅客旅行时间、旅客出发偏差时间和未上车惩罚和列车数量等的总成本为目标,考虑时空网络客流及列车流守恒、发车时间间隔和列车能力等约束,建立基于时空网络的城际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双层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其中内层算法优化列车停站方案,外层算法优化列车起讫点、开行数量和始发时间。算例计算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为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提供方案图型及到发线有效长、道岔类型等相关技术标准。研究结果:应根据高速铁路引人大城市的具体情况设置高速铁路客运站:当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站时,集中一个主要客运站设置;当在既有客运站前方站汇人高速铁路时,在引入既有站设置;当高速线不具备引入既有站的条件时,考虑修建联络线接至既有站旁与既有站并列设置;当高速线从市区边缘通过时,高速站与既有站分别设置;其他情况,高速铁路引入城市与既有站平行并列设站(与既有站并行可设计等高方式或不等高高架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车站行车技术作业效率,保证车站行车作业安全,尽可能减少旅客站内走行距离和时间,保证发车时间相近的两列始发或通过列车尽量不停靠同一站台,提高车站既有行车设备利用率为优化目标,建立大型铁路客运站进路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子目标的权重,并构建启发式算法进行模型求解.通过对算法进行实例验证,得到了较优的列车进路安排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速度越来越快,车轮的滚动速度也就随之越来越快,为保障列车行驶的安全性,设计一种高速铁路车轮的实时监测系统。利用模糊控制器这种智能的方法,来处理车轮的机械磨损数据。改变传统的监测方法中,采用先进的控制器来处理数据,使得控制更加智能,满足高速铁路车轮的实时监测需要,提前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