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提出要提高运输服务水平,推进货物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在港口更多体现为集装箱海铁联运。现代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为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进一步拓展物联网应用领域,切实推动物联网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将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列为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并在连云港-阿拉山口、大连-哈尔滨、青岛-郑州、天津-呼和浩特、深圳-成都、宁波-武汉6条示范线路开展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叶国庆 《集装箱化》2014,25(10):18-21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经过50多年的快速发展,该运输模式逐渐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集装箱多式联运主要有海铁联运、陆桥运输和空桥运输等多种形式。海铁联运是以航运公司作为整个多式联运运输链的主体,联合航线两端的陆上运输部门共同开展的多式联运形式。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北美等集装箱运输发达地区早在60年代就开始发展多式联运运输,目前世界先进国家海铁联运量占适箱货总量的90%以上,而我国1996年海铁联运量仅占海运港口国际箱吞吐量的3%,上海口岸1996年仅为1%。本旨在分析我国特别是上海口岸海铁集装箱联运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大力 《中国港口》2007,(10):39-39,42
<正>一、国际国内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集装箱海铁联运是经铁路运输集装箱至港口或将港口集装箱经铁路运输至内陆省市的一种集装箱货物的运输方式,是港口货物集疏运方式的一种。目前,我国沿海各主要港口集装箱货物的集疏运主要通过集装箱卡车进行公路运输,经由铁路集疏运的集装箱量仅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3%,而在国外一些主要港口,如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长滩等,其集装箱运输结构比例公路∶铁路∶水运为60∶20∶20,海铁联运比例远远高于我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勇 《集装箱化》2012,23(6):22-24
随着世界物流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海铁联运凭借其快速、安全、低成本、高运能等突出优势,日渐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海铁联运的运输对象十分广泛,运输过程包括将货物由铁路运至沿海港口后由船舶运出,或者将货物由船舶运输至沿海港口后由铁路运出,是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以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运输方式。本文在介绍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加快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内涵,提出了大力推进综合运输体制改革,积极推行集装箱"港-铁-门"多式联运实体化运作,进一步完善区域性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理顺集装箱海铁联运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起始于2009年,虽然与国内其他海铁联运港口相比起步较晚,但在长三角港口群中,海铁联运设施条件优势明显,海铁联运箱量保持高速增长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以其运能充沛、高效便捷、节能环保、集约经济等优势成为国际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2018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我国占据七席。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规模的逐步成熟,产业经济逐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货物的多式联运特别是海铁联运迅猛发展,集装箱铁路运量快速增长,集装箱班列逐步成为港口与内陆口岸间的主要物流通道。以大连口岸为例,每年承担着东北地区90%以上国际集装箱的转运任务,近年来海铁联运量持续增加,1999年~2002年间的年均增幅高达49.8%,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海铁联运量最大的口岸,集装箱班列运输对物流集疏运通道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  相似文献   

9.
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已然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海铁联运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在刚刚闭幕的“2009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上,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平贤作了关于在我国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主旨演讲,海铁联运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日前,本刊记者就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专访了胡院长。  相似文献   

10.
<正>海铁多式联运是伴随着集装箱运输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高级运输方式,为货物的门到门运输提供了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被喻为运输业的第三次革命.目前世界先进国家海铁联运量占适箱货总量的90%以上,而我国1996年海铁联运量仅占海运港口国际箱吞吐量的3%,上海口岸仅为1%.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特别是上海口岸海铁集装箱联运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一、上海口岸海铁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及问题1.铁路集疏运能力滞后严重遏制了上海作为贸易中心的目标.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集装箱吞吐量.随着内地经济的对外合作与发展,港口运往内地的箱量也将随之增加.目前,铁路集疏运能力仅为1%不到,远远无法满足箱量增加对运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港口集疏运体系的不断发展,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已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为使集装箱海陆多式联运模式选择能更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并建立海陆多式联运碳排放计算模型和运输成本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碳排放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的多目标决策模型,通过决策模型进行联运模式的比较选择。以哈尔滨市至泰安市的集装箱海陆多式联运为例,应用以上多目标决策模型得出"铁―海―铁联运"模式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薇  何小明 《水运工程》2006,(12):45-49
通过对鹿特丹、汉堡、纽约、大连、上海、深圳等国内外主要集装箱港口开展海铁联运现状的分析,论证国内开展海铁联运的必要性,探索目前导致我国海铁联运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我国发展海铁联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向阳 《集装箱化》2010,21(7):22-25
为促进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在分析宁波港腹地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阐述宁波港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5.
肖钟熙 《中国港口》2010,(12):18-19
<正>在集装箱港口竞争处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今天,"无水港"战略已经成为大多数大中型集装箱港口的竞争策略。由于无水港与港口之间主要依靠铁路连接,因此,海铁联运在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系统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的确,与目前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的主力-公路运输相比较,海铁联运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1月4日,满载着葵花、南瓜籽仁的19个集装箱由临河通过铁路运输到达天津港,直接装船运往中东国家.这是巴彦淖尔市开行的首列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11月8日,伴随着火车汽笛声,福建省首列冷链集装箱海铁联运专列在福州港江阴港区发车,开启了福建省冷链物流海铁联运的运输新模式.今年以来,这类多式联运模式在各地纷纷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文广 《水运管理》1999,(11):7-10,18
近年来,上海口岸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已跻身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之列。同时,上海口岸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也有了重大突破,1998年完成了3.77万TEU,比1997年增长了17.8%,预计今年可完成5万TEU,约比1998年再增长1/3。由于去年建成的杨浦、军工路两个集装箱港站和今年由上海铁路局和上海港务局强强联合重组成立的路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的有效运作,为大规模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上海海铁联运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海铁联运箱量仅占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8.
匡敏 《集装箱化》2013,24(1):13-17
冷藏集装箱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性能最先进的冷藏运输工具,其所运货物的污染损失相对较小且运价相对较低,能以最好的运输质量满足市场对冷藏货物的需求,并可实现“同到闺”直达运输,被广泛应用于水路、公路及铁路运输。目前我国冷藏集装箱海铁联运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加入国际海铁联运之列。随着我国水果、冷冻食品等贸易的增长,未来我国冷藏集装箱运量将逐步增长,冷藏集装箱海铁联运将成为我国冷链运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沿海港口集装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集装箱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完善.随着沿海经济向内陆的延伸,集装箱多式联运,尤其是海铁运成为集装箱运输的又一个优势.  相似文献   

20.
邵晓娴 《集装箱化》2015,26(11):12-17
<正>据估算,2016年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将维持在3万TEU左右。在周边上海港、宁波港和深圳港等港口对集装箱海铁联运货源争夺激烈的情况下,厦门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战略重点为:建设以内陆无水港为节点、铁路货运操作平台为基础的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厦门港集装箱"陆运-海运-口岸"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和通关体系,继续发扬"走出去"策略,主动争取本省内外大型制造业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